武神孙禄堂小传(众弟子编撰的孙禄堂故事集)

转自孙禄堂吧
孙禄堂(1860—1933年)名禄堂,字福全,晚号涵斋,别号活猴。完县东任家疃人,清末民初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武学大家,堪称一代宗师,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孙禄堂天资聪颖,勤奋好学,9岁丧父,家中一贫如洗,由老母抚养成人。他喜爱武术,曾拜一位江湖拳师学习少林拳术,时间虽短,但他好学苦练,练得一身好功夫。11岁时背井离乡,去保定一家毛笔店做学徒。13岁时孙禄堂拜河北省名拳师李魁元为师,学习形意拳,同时文武兼学。两年后,孙的武艺出类拔萃,李魁元便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傅郭云深继续深造。不久他便把形意拳的真功学到手。然而他并不满足,还继续寻师学艺,到北京跟八卦掌名师,程廷华学艺,由于孙禄堂本来功底深厚,又得程师竭力指教,苦练年余,尽得八封掌的精髓。为使他经风雨见世面,广识神州武林各派之精华,追本求源,挣脱师法樊篱,日后自成一家,便诚恳地劝他离师门去四海访艺。1886年春,孙禄堂只身徙步壮游南北11省,期间访少林,朝武当,上峨嵋,闻有艺者必访之,逢人较技未遇对手。1888年他返归故里,同年在家乡创办了蒲阳拳社,广收门徙。
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久闻孙禄堂武功绝伦,由此聘他为幕宾,同往东北,1909年孙随徐返回北京。1912年孙禄堂在北京遇太极名家郝为真。郝将自己所习太极拳之心得传于孙禄堂。此时孙禄堂武功卓绝,德高望重,誉满京城。1918年孙禄堂终于将三家合冶一炉,融会贯通,革故鼎新,创立了孙氏太极拳,卓然自成一家。同年徐世昌请孙禄堂入总统府,任武宣官。1928年3月,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孙受聘为该馆武当门门长(怎么不说说,让人挑战上门,自己闭而不战跑了的事情?)
,7月,又被聘为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孙禄堂晚年,正值列强环伺,国力衰微,民族危亡日趋严重,在外侮面前,孙大义凛然,在他年近半百时,曾信手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这兄弟,轮着被人打啊),年逾花甲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5名技术高手的联合挑战,故在武林中不虚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美称。
孙禄堂晚年,已将拳术传给了次子存国,小女剑云及门下弟子,孙一生弟子众多,遍布海内外,小女孙剑云女士是现任孙氏术极拳研究会会长,孙氏太极拳的第二代掌门人。1915年到1932期间,孙禄堂除撰写了《太极拳学》外、还先后著述《形意拳学》、《八卦掌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论拳术内外家之别》等重要专著和文章。1933年冬天他无疾而终。
孙禄堂先生轶事
学拳的故事
孙禄堂先生自幼酷爱武术,青年时代就跟人学内功、轻功、散手及暗器。后跟李魁元学形意拳,显示了他学拳的天赋和才干,于是李师将孙荐给自己的老师郭云深。孙跟郭云深学形意拳8年,得形意真粹。
后又经郭云深举荐进京城,跟八卦拳大师程庭华学八卦拳,以及点穴、轻功、八卦剑、七星杆等绝技。程庭华是八卦拳宗师董海川最好的弟子,功夫最接近董海川,出师后,程庭华在北京与各路高手比武,从没有败过。八卦拳与形意拳都是以内功为基础的拳,但在技术上又各有特点,形意拳的特点是劲力整实、动作简捷,八卦拳的特点是身法灵活,手法多变。两种拳法各有擅场。程庭华见到孙禄堂后,非常喜欢孙禄堂,于是主动提出来教孙禄堂八卦拳。这时孙禄堂正在随白西园研究易经,白西园告诉他:“八卦拳之理,依其名,应出自易经。”于是孙禄堂就开始跟程庭华学习八卦拳。这时,从南方来了一位武师,北上京城,专访各派名师较技,所向披靡。后访至程庭华,程的所有徒弟与该武师较量都输了。于是程庭华只好亲自出战,因对手武功高深,程庭华感到自己没有必胜的把握。这时孙禄堂仅跟程庭华学习了一个单换掌,还没有被程庭华列入徒弟,故程庭华也就没让孙禄堂代表自己出战。然而孙禄堂看出了程庭华的心思,就主动要求代程庭华与该武师比武,程庭华同意了。比试中,孙禄堂一出手即将该武师由屋内击出窗外,该武师深服之。程庭华也大喜过望,于是要孙禄堂在董海川茔前磕头拜师,与自己结为师兄弟,自己代师传艺。孙禄堂执意不肯这么做,表示只认程庭华为师。于是程庭华只好将孙禄堂收为弟子,此后陆续教授八卦拳理法及点穴、轻功、八卦剑、七星杆等绝技。孙禄堂这时的形意拳已臻化境,所以在程庭华的悉心教授下,仅研习八卦拳年余,就掌握了八卦拳的精微。由是,孙禄堂感悟出形意拳与八卦拳其理相通。此时,孙禄堂在与武林各派高手的切磋较技中,皆能轻取对手。程庭华深感孙禄堂的武功实际上已经超过自己,于是程庭华就劝孙禄堂效仿当年自己的老师董海川访游天下,以臻拳学至境。程庭华对孙禄堂说:“我敢断言,如今论武功,黄河南北已经没有你的对手,你应该去访游天下,增长学识。”于是孙禄堂听从程庭华的建议,决定访游天下。
”于是,孙禄堂的威名远扬日本。1930年,日本武道界从日本全国筛选出五位技击格斗高手,来中国再次挑战孙禄堂这位中国武术界的象征性人物。他们知道孙禄堂不仅多年前轻取板垣,而且曾获世界格斗冠军。因此他们打算利用孙禄堂年过古稀的现状,采取车轮战的战术,跟孙禄堂比武。日本这五位格斗高手和一位日本领事馆的翻译来到孙禄堂的住处,向孙禄堂提出挑战。孙禄堂决定以一对五,同时与五位日本格斗高手进行较量。由于这五位日本格斗高手都擅长地面固绞的技术,为了让这五位日本高手能以他们最擅长的技术与自己较量,因此孙禄堂说:“我躺在地上,你们五个人以任意方法按住我,你们另一个人喊三下,如果在三下之内我不能起来,就算你们赢了。”这话由那位懂中文的日本人翻译过去,几位日本人觉着这是个玩笑,最后经孙禄堂再次确认这个比试方法后,他们同意按这个方法比试。于是孙禄堂平躺在地上,五个日本人,其中一个最魁梧的,骑在孙禄堂身上,两腿将孙禄堂的身体盘住,并用双手锁住孙禄堂的头,其他四人,以他们各自的方式固锁住孙禄堂的四肢。另一人喊:一、二、三字尚未出口,只见孙禄堂一跃而起,五个日本人都被放出两丈外,扑倒在地,一时竟未能起身。孙禄堂将他们一一扶起,他们惊诧万分,由一人说了句抱歉之类的话,就惶恐地离去了,日人于是惊服孙先生为神拳。第二天他们又来到孙禄堂的住处,这次多了两人,一共8个人,除了昨天6个人外还有两个是日本领事馆的官员,他们说:日本天皇邀请孙禄堂去日本教授武技,每月报酬达两万块银洋。请孙禄堂至少去一年。孙禄堂说:“我老了,哪儿都不去了,如果你们想研究我国的武术,可以与国术馆联系,那里的教师更年富力强。”他们再三恳请,孙禄堂还是婉言谢绝了邀请。
旷世神技
1880年秋,郭云深带孙禄堂去山西拜访郭的师兄弟车毅斋、宋世荣等。在晋期间,郭云深让孙禄堂与门内外各路高手广泛交流切磋,孙禄堂每战必胜,未尝一负,胜人而不伤人,谦逊如仪。郭云深赞叹曰:“此子真能不辱其师。”此时,郭云深认为孙禄堂的武功已不在自己之下了。
1888年孙禄堂返回保定。孙禄堂返回保定后,本打算在保定与老师李奎元和岳丈张瑞一起开办一所文武兼修的私塾学校。孙禄堂当时为了筹备开办学校,协助一亲戚经商。当时保定武术界以武术名家平敬一的根基最深,平敬一是回族,在保定开包子铺,他在少林拳和摔跤方面名冠一时,当地某些习武者常以其门徒的名义横行市里,欺压同道。孙禄堂看不过去,于是打抱不平,登门访平敬一,欲问个究竟。不想平敬一未等把事情问明,就误以为孙禄堂是来比武的,坚请与孙禄堂比武后再论其它。不得已,孙禄堂只好按照平敬一的提议比试摔跤,因平敬一最擅长摔跤。两人一接手平敬一就将孙禄堂背起,然而在一片喝彩声中平敬一却无法将孙禄堂摔到地上,平敬一使尽各种办法还是无法将孙禄堂放到地上,孙禄堂始终安卧在平敬一的背上,相持许久,围观者越来越多,于是平敬一只好认输。当众丢这么大的面子,对于平敬一来讲,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这时他已听不进孙禄堂在说什么,就草草送客了。此事传出后,欲拜孙禄堂为师者甚众,当地一些拳家甚忌之,群谋暗算。他们得知孙禄堂有去某店饮茶的习惯,一天,二十余人暗伏在该店内外。等到孙禄堂进门揭帘之时,埋伏者前后夹击,猛不可挡。孙禄堂于不意之中,从容应对,前点后蹬,使前后偷袭者皆昏扑于地。暗中埋伏者都惊呆了,伏地请罪。时孙禄堂于武技已臻至空、至虚、至诚之化境,有不闻不见之知觉,虽骤临不测,亦能从容应变,感而遂通。此事发生后,孙禄堂被传为天神一样的人。
1893年,定兴的孙绍亭与清朝军机大臣鹿传麟老家的护院总管某发生了冲突。孙绍亭原是燕青拳名家,后来也向程庭华学习八卦拳,故与孙禄堂相识。孙绍亭与某相约在本县某地械斗。随后孙绍亭就邀请孙禄堂来定兴某地见面,但没有说明是什么事。完县离定兴不远,孙禄堂接信就赶到定兴某地,见孙绍亭已等在那里,同时发现气氛不对,对面有某邀集到的北五省上百位武林高手正准备上前械斗。而孙绍亭仅邀到孙禄堂一人,他见孙禄堂来了,自己转身即逃。孙禄堂无奈,独自应战。伤彼数十人,余作鸟兽散。孙禄堂未遭一伤。孙禄堂回去后问孙绍亭“你把我叫来,你怎么先跑了?” 孙绍亭说:“我不跑就得被他们打死,还得分你的神来救我,此后诉讼之事由我办理。你就不用管了。”此事传出后,人言孙禄堂为“平定兴”。
孙禄堂晚年返乡,途经定兴,受到县政府的热情接待。当时县长有位故交,是留洋学习物理学。听到很多有关孙禄堂神奇的传说,一定要见识、研究一下。孙禄堂不喜欢当众表演,但是县长也一再要求,盛情难却,于是答应做一个游戏。孙禄堂说:“好吧,我就表演一个吧。”随后问大家:“在座的诸位今天身体如何?有没有不适的?”大家回答:“没有什么不适啊。”孙禄堂接着问道:“现在你们感觉怎么样,还舒服吗?”这时屋子里的人个个虚汗立下,瘫软不起,都说心口难受。这时孙禄堂又问:“现在好点了吗?”大家缓了口气,都说好些了。于是孙禄堂说:“这是一气之作用,不知物理学可否解释?”那位县长的故交,虽是留洋学物理学的,也惊骇不已,结结巴巴地连声说:“神人,神人。”
名家盛赞
1893年,孙禄堂打听到郭云深回到了老家深州,于是孙禄堂带上一袋子银洋,这几乎是这些年他的所有积蓄,赶往深州看望郭云深。郭云深见到孙禄堂非常高兴,又看了孙禄堂的武功,更是兴奋不已。郭云深对孙禄堂说:“你这般进境,如今海内已无人能及。”此时郭云深虽然已经年过古稀,但他是位不能闲着的人,这回有了孙禄堂送来的这些银两,不久郭云深又出门访友去了。由于郭云深造诣深厚,是形意拳那时的顶门人,所以郭云深每到一处,他的那些师兄弟们总要请郭云深对自己的弟子们给予指导。如刘奇兰的徒弟李存义以及徒孙尚云祥等人都得到过郭云深的指导。
不久孙禄堂又赴京城探望老师程庭华。二人朝夕探讨武技,数日后孙禄堂告别。同门张玉奎等问程庭华:“禄堂师兄的武功达到什么程度了?”程庭华说:“已臻神化至境,望尘莫及了。”
孙禄堂回到家乡后,有一天来了一位同门,告之老师郭云深去世了,并说老师在去世前嘱托把一包东西交给孙禄堂,孙禄堂打开一看,原来是郭云深集其一生习武心得写成的《解说形意拳经》一书,以示要孙禄堂为郭云深传其衣钵。
1924年,孙禄堂出版了堪称武学经典的《拳意述真》一书,前辈宋世荣看后,惊叹不已,邀请孙禄堂去山西见面。时宋世荣在介休,孙禄堂到太原后由宋世荣的徒孙董秀生一路陪同,拜访宋世荣及山西各地同门,宋世荣精通内功修炼,当亲眼目睹了孙禄堂的武功后,宋世荣异常兴奋,在《拳意述真》的扉页上写道:“禄堂仁棣:学于后,空于前,后来居上,独续先宗绝学。”认为孙禄堂的武功已经超逸前代,独续绝学。
1925年的一天,孙禄堂突然接到新任直隶督办、剑术名家李景林的邀请,特邀孙禄堂去天津会晤。原来当时李景林部的武术教官是八极拳名家李书文,李书文擅长大枪,很少有他看得起的人,一些被李景林请来的武术名家,竟被李书文在比武中击伤,然而李书文惟对孙禄堂的武功称赞有加,因李书文也曾参加过天津的中华武士会,与孙禄堂有过交往,每与李景林谈到当代武术家时,李书文总是推崇孙禄堂,称孙禄堂是当今武林的第一高手。(这故事怕不得笑死我。)
1931年孙禄堂回到北平后,北平国术馆副馆长许禹生多次登门请孙禄堂出山,孙禄堂婉言谢绝。其间,尚云祥、邓云峰、张秀林、刘彩臣、马贵、恒寿山、刘斌人等常到家中向孙禄堂请益。切磋中,众人莫不惊服,叹孙禄堂技高不可测也。
孙禄堂的武功早已达到超神入化、与道合真之境,而且不断升华,故其技击造诣空古绝今,被世人疑之为神。孙禄堂与当时几乎所有的武林高手都有交流,未尝一负,未遇其匹,独步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