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技巧不对,做题白费:比较类选择题怎么做?

2021-02-16 21:41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哈喽,各位晚上好~又到了我们的干货时间,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比较类选择题,学习这篇干货,解决这类难题,快快拿出你们的小板凳学习起来吧~

对了,不要忘记转发、收藏,让更多小伙伴一起学习吧!

01

题型特点

“比较就是将同类或者相近之间事物的对照”。同类现象对照,也可以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的社会现象比较,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差异;还可以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间相似事件之间的比较,找出它们各种的异同。

具体来说,比较是指历史事件之间关于本质、影响、同一阶段的趋向、不同阶段的差异等方面的对比以及人物之间观点的对比等。


02

设问方式

常用的设问是“相同”“相似”“一致”“共同”“不同” “变化” “趋势” 等。

试题的呈现方式有二:

一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间相似事件之间的异同比较。

二是同类现象或历史事物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社会现象的变化比较,一般通过“但是”(但)、“而且”(而)、然而、或标点符号(;)、(......)等转折词联系起来。


03

解题技法

一审,审设问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审清设问是考查两者的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是区别还是联系。

二定,确定比较项。提取材料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确定比较项,找到比较的着力点(正确答案往往隐藏在后半段材料中)。

三比,比较备选项。把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选项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只有本身正确的且符合题干的要求的才能最后入选。


04

临场应变

比较型选择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在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时,要注意两步:一要审清设问,看清问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二要确定比较项,找到比较的着力点;最后运用排除法进行排除。其实大多数比较型选择题还是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的,所以平时要对基础知识有意识地进行整理和归纳。

做比较型选择题时还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比较型选择题涉及的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2、比较型选择题需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选项,经常用到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找同。

3、解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05

易错陷阱

#1

基础知识掌握不准,找不出异同

例1.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序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本题的陷阱是:

    基础知识欠缺,导致无法选出正确答案。


【解析】

  解答本题时应关注“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分别发生的时代背景,领导力量以及斗争方式等。1895年“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限,而参与的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而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由此看出导致二者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觉醒与群众基础的不同。故选A项。

【答案】A


#2

阅读理解困难,找不到共性和个性

例2.(2019·全国Ⅰ卷·30)

    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本题的陷阱是:

材料理解困难,找不到比较项,导致无法进行比较。

 

【解析】

  本题关键信息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对资产阶级的态度不同。俄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而中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该联合具有革命性的资产阶级,一起来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毛泽东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正是对上述的中俄革命不同之处的进行了阐释,创造性的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符合题意的就是C项。

【答案】C

#3

不能确定备选项的正误

例3.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祖宗之法不足守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托古改制

本题的陷阱是:

选项都涉及到改革,迷惑性比较大,导致无法选出正确答案。

【解析】

设问限定词是“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材料的意思是:改革越彻底,对人民越有利,既是圣王复出,也不会舍去明代税制而恢复唐代税制。主旨意思是要彻底变革古制。四个选项都反映了变革,但要说彻底变革古制,托古改制与其意思差异最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06

趁热打铁

1.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解析】

解答本题时应准确理解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并结合所处时代科学发展的特点综合分析理解。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冲击了神学世界观,但日心说并非是完全科学的,对技术发展影响甚微;牛顿学说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对人类认识、科技发展产生深远意义;爱因斯坦相对论极大扩展了物理学应用领域,为人们提供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题干三个人物的理论虽然在当时都具有进步意义,但哥白尼和牛顿的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A项错误。C项只符合爱因斯坦的理论, D项只符合牛顿的理论。故本题正确的答案是选B项。

【答案】B

 

2.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有一张出自乡绅之手的对英国侵略者的“晓谕”说:“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    )

A.饱读儒家经典著作         

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

C.初具民族主义观念         

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

【解析】

材料中的乡绅对英“晓谕”(敦劝的文告)体现的是乡绅对土地国家的感情,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乡绅“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可知中国乡绅具有了一定的民族国家观念,故C项正确。

【答案】C

 

3.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解析】

比较型选择题在选项上设置陷阱的很普遍,如果考生基础知识不好或者比较分析能力欠缺,有些选项就无法选。如果能抓住题干材料中逻辑关系“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规模大”,可以说秒杀此题。在封建专制的社会里,民众最需要的就是民主、自由和平等,而这些恰好是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启蒙思想家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王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实现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这些主张在法国得到广泛传播,大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法国民众的觉醒,因此才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社会基础非常的广泛,规模非常大。只有D项能解释得通法国大会革命规模之大的原因。

【答案】D

 

4.(2017·江苏卷,20)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右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 

A.《拾穗者》     

B.《格尔尼卡》     

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导人民》

【解析】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脱离常规建筑风格,属于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拾穗者》是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故A项错误;《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故B项正确;《日出·印象》 是印象派,故C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故D项错误。

【答案】B

 

5.(2016全国Ⅱ卷,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最重要就是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使教育变成全民的教育,因此选择D。C错在排除上,不应该是排除而是避免垄断。B选项是九品中正和察举所要考察的,所以科举不具备优势。A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D

 

6.(2016全国Ⅲ卷,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解析】1898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1903年不会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故A项错误;《奏定学堂章程》禁止使用的只是“团体”等部分新名词,并非全部新名词,与民族语言的纯洁性无关,故B项错误;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中体西用,并不反对向西方学习技术,故C项错误;“‘团体’……‘观念’”等新名词涉及到意识形态,而洋务派反对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传统意识形态,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

【答案】D

- END -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想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

技巧不对,做题白费:比较类选择题怎么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