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雷霆战将的幕后看中国影视行业存在的问题
汪海林从幕后创作方面讲述了主创的无奈与妥协,致使这部原本严肃的历史正剧一步步沦为一摊污秽。
平台想当然地、自以为是地臆想出观众想看的东西,命令主创人员“按我的意思来”,主创在资本面前步步妥协,这是何等悲哀,最终整个行业都会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平台、演艺公司、部分小鲜肉塑造畸形审美,通过透支行业未来而获利,导致近年来优秀作品“在垃圾的夹缝中求生存”。优秀作品虽得到广泛好评,依旧难在资本市场中昂首挺胸;相反,垃圾竟“腾云驾雾”般地招摇过市,疯狂吸金。最终平台和演艺公司在割完韭菜拍拍屁股走人,不用负任何责任,甚至还能来一句“我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做大了蛋糕,还给国家交了很多税!……”当他们一步步给观众灌输畸形审美,一味地迎合观众,甚至主观臆想观众的需求,并用资金威胁有良心的创作者“按照我的意思来”。可观众心里不只是只有小鲜肉,打磨一部优秀作品并一路走下去是可以有很好出路的,但优秀作品所需要的时间又与他们的计划相悖——短时间内捞的不够多,自然不是首选。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垃圾满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总局不断卡优秀作品的脖子,给想做出好作品的人诸多限制,却很少把“看得见得手”伸向烂片领域。要不是某些人做的实在太过分,真的就不断给垃圾“亮绿灯”,放任垃圾在大众中传播。
国家:能交税的项目多立点,税交够了就行,能让GDP上升就行,你们干你们的,我给你们开路,只要别做得太过分,你们挣钱我收税,你好我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