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人民当家作主 单元考点总结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
第一框 基本经济制度
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公有制,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亟需发展生产力,因此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形式: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作用: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含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特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
(4)国家的态度: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4.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含义:是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
(4)国家的态度: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5.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2)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国家的态度:保护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6.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7.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物质基础。
第二框 根本政治制度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理解记忆)
8.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各自的职权?
(1)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人大代表: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9.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人大代表的职责或义务
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10.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个必须):
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第三框 基本政治制度
1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
(1)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12.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3.我国的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这些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14.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5.中国人民政协的性质、主题和职能分别是什么?
(1)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主题:团结和民主。
(3)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16.坚持政党制度的意义/作用/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③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④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7.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国形成的民族关系是怎样的?民族分布特点又是怎样的?
五十六个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18.我国的民族制度是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1)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实行这一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19.我国的民族区城自治制度是如何实施的?意义?
(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3)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②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改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情况结合起来;③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0.什么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什么?
(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自治组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或说: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
21.如何自治?意义?
(1)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2)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有利于人民群众之间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第一框:国家权力机关
2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或人民代表大会
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怎样的?它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1)立法权(法律的立、改、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
(2)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3)任免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4)监督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其他由其产生的国家机关如“一府两院”。
第二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主席
26.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是什么?如何产生的?任期?
(1)国家主席代表着国家,是国家最高元首。
(2)国家主席、副主席是全国人大选举产生的。年满45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副主席。
(3)国家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大代表每届任期相同(五年)
27.国家主席有哪些职权?
(1)颁布法律、发布命令: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2)任免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3)外事权:①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接待外国使节;②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4)荣典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第三框:国家行政机关
28.什么是行政机关?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如何组成的?
(1)含义: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2)组成: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或各级人民政府)
29.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②行政机关通过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报告等形式,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30.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31.行政机关有哪些职权?
(1)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2)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32.行政机关如何行使职权?
(1)自身而言: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2)制约与监督: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第四框:国家监察机关
33.什么是监察机关?我国的监察机关是如何组成的?监察对象有哪些?
(1)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权的机关。
(2)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监察机关)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在工作上,上级领导下级)
(3)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覆盖。
34.国家监察机关产生/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国家监察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5.监察机关有哪些职权/职责?
(1)监督职责。首要职责。监督所有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的行为,确保权力不被滥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调查职责。经常性工作。调查公职人员的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能有效地强化不敢腐的威慑,减少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保持公权力行使的廉洁性
(3)处置职责。
①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
②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③对履职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
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⑤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
36.监察机关如何行使职权?
(1)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第五框:国家司法机关
37.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38.人民法院的性质?组织体系?职权?如何行使职权?
(1)性质:国家审判机关。
(2)组织体系:
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审判机关)
②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
③专们法院(海事法院、军事法院)
(3)职权:(通过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院。
(4)如何行使职权: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9.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织体系?职权?如何行使职权?
(1)性质: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2)组织体系:
①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检察机关)
②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
③专们法院(海事法院、军事法院)
(3)职权:行使国家检察权(①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②对刑事犯罪行为进行批捕和代表国家提起公诉)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4)如何行使职权:
①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②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