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警惕《小猪佩奇》价值观入侵

2023-04-14 23:11 作者:矢来美羽MIUYARAI  | 我要投稿

作为一部儿童动画,《小猪佩奇》收获了很高的评价。看完第一季后,我也非常喜爱这部作品——佩奇和乔治都非常可爱!即使每个人物都有些性格小缺陷,但终能达成和解,是一部成功的家庭片兼喜剧片。

B站上的部分长评

然而细想后却发现,“和解”仅仅意味着“重归于好”,并不等于彻底解决。我们需要关注其内在的问题,以及隐含的价值观传达。接下来,我将从人物和剧情两方面展开分析。

佩奇,经常言行粗鲁、以自我为中心,即使是对弟弟乔治、父母、陌生人都是如此。但一般的结局都是乔治大哭,引得我们观众戏称其为“花洒”;或是父母笑笑,仿佛是无可奈何。在我看过的所有中,只在S1E28的堂姐那一集碰壁了,因为堂姐更粗鲁……这就是典型的被宠坏的小孩

乔治,一言不合就大哭、发脾气,因为他相信,通过这样周围的人就会让着他、帮助他。语言表达上,他总说“恐龙”,虽被佩奇反复吐槽过,但也只是作为笑点。如果儿童观众都学乔治,只会让表达能力变得更差。

佩奇的父亲——刻板印象的集合体。典型的“男人式的笨拙”,比如自以为是地随意操作各种装置,虽然好笑,在现实生活中却非常可怕。而在另一方面,他也被各种挑刺,反复遭到佩奇的“大肚子”的肥胖羞辱,以及在露营时被迫冒雨睡觉等等,这也仅仅是作为笑点存在,而没有任何教育意义。我们只知道,胖的人/悲惨的人是好笑的,以及被嘲笑的人就得乖乖接受。

佩奇的母亲——抽象化的“圣母”。永远笑吟吟的,永远好心肠,也是永远的问题解决者。而在家庭教育上,让孩子想做啥就做啥,想出门就出门,却很少在一旁关注他们,即使孩子犯错也不做教育。这是非常可怕的。

情节中的科普性内容不多,反而有不少反向科普。这些虽然已是成年人的常识,对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却不是,比如在泥坑里玩、大声地狼吞虎咽、与蜘蛛交朋友等(后者在澳大利亚被禁播)。(并且根据IMDB用户tonyum、daichihideyoshi的评论,后几季还有偷别人的车、在足球比赛中动手动脚、去建筑工地玩耍等情节)

总之,这是一部毫无疑问的粗制滥造的喜剧片,请务必谨慎给儿童观看。

防杠提示

  1. 如果你说的不是幼儿园或学龄前儿童,而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成年人儿童,那么他们模仿剧中人物的概率相对较低。

  2. 如果你说的是认知能力较强的、有高度发达的辨别力的精英儿童,亦是如此。

  3. 如果你就是图一乐,也是没问题的。我这里的标题是“警惕”,而非是“必须拒绝”。

  4. 如果你说剧中有反例,那么你是正确的。剧中同时存在反例和正例,以上分析仅针对正例。


警惕《小猪佩奇》价值观入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