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文化:只此青绿。
只此青绿,古典长卷浩浩汤汤照见今人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 (千里江山图) 》之所以显得如此独特而优美,靠的是三双独特的眼睛:展卷人,少年希孟和青绿意象。
青绿意象是东方“美"的提纯,是全剧“审美的眼睛”。如同《干里江山图》独步宋代画坛,步移景异穿越千百年,依然能够震撼观者。然而,让作品跳出窠日的,是另外两双眼睛一一少年希孟与展卷人。少年希孟是全剧“叙事的眼睛”,十八岁的天才少年于江南山水间绘此长卷。他对生活的体察、对人事物的描摹、对艺术的极致追求贯穿始终。而展卷人则是全剧“当下的眼睛”,有了它,全剧从“宋代审美的图解”和“少年画师传奇”中飘然直上,多了一层现代的维度、一种独属于当代人的表达。而这两双眼睛不断交汇、发现、碰撞则让古典之美与今人之思交相呼应,令人不禁赞叹:这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方式-----古典文化为筋骨、当代表达作视点,舞台上不仅呈现了《千里江山图》的美,还有图卷中蕴含的故事与哲思,更有独属于当代中国的价值观。
在中国文化频繁“走出去”的今天,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向外传播不仅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更承担着破除“刻板印象”、宣传当代中国的责任。期盼在不久的将来,该剧可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向全世界的观众展示一个古老而现代的美丽中国。
【文化】
花开且花落,云卷再云舒。如果拉长时间的坐标,这是一场古典与今世的双向奔赴。人民日报用AI技术,复刻出那青铜器物“年轻时的样子”,幽默但又不失庄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那神秘的古蜀文明。《只此青绿》的独特与优美,如果没有那三双独特的眼睛,又怎能让古典之美与今人之思交相辉映,让世界看到了中式审美的盛宴。诚然,这是发扬国潮的绝佳方式,以古典文化为其筋骨,用新时代的风华筑其血肉,铸造出新时代的别样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