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到底有什么优势?--文明6商路的持续时间、内外商区域收益和部分机制补充

本篇作为进阶篇01的补充文章,详细叙述了文明六商路的持续时间,范围,内外商区域收益和部分机制补充,包括水域和高级工程设施所带来的收益的具体公式。

1. 持续时间
贸易路线的收益表现为每回合的收益,持续时间取决于游戏速度和距离,在标准速度下,一条商路至少需要21T的时间且商人完成了至少一次往返并返回出发城市才会结束,这意味着短途的商路会往返多次而满足要求的长途贸易商人只用往返一次。
随着游戏时代的更迭,这个21T的最少要求会被增加,具体为下表

所谓“长途旅行的好选择”,意思其实是这样距离的商路能够更早的结束,即更和21T的最低要求契合。

如图,一条距离为4的商路,受到最少21T的持续时间要求,会在城市之间往返3次(24T)来达到要求,而一条距离为15的商路,一次往返就已经达到要求,所以只会往返1次。
2. 内外商收益
无论是内商还是外商,商路收益的一部分都取决于目的城市的发达程度,即所拥有的已经建成的区域数量和类型,这种加成是实时变化的,具体表现如下:

比如第一列,意为内商(以自己城市为目的地)有市中心+1粮1锤,有学院+1食物,所以目的地如果有一个学院,商路收益就为+2粮1锤。 外商(以别国城市为目的地),有市中心+3金,有学院+1科,所以目的地如果有一个学院,收益为+3金+1科。
当然这只是目的地区域本身带来的收益,可以理解为商路的基本收益,其他增加收益的方法视频有讲,这里就不再赘述。
3. 其他机制补充
掠夺商路:和掠夺同理,消耗3点移动力,为掠夺者提供金币收益,被掠夺者失去商人(并不损失贸易路线容量),高移动力的单位可以一回合同时掠夺商路和地块。
水域和高级工程设施:所有穿过水域和高级工程设施(铁路、运河、隧道等 包括部分奇观)会获得额外的金币收益,但这种百分比加成仅作用于路线的基本金币收益,即目的地区域的收益。
具体机制为:水域、运河、铁路在商人通过时获得2“效率点”/格, 通过隧道和印加的特色隧道时,获得15“效率点”,最后收益的加成取决于“效率”点数与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距离之比。
例如,在 16 格距离内获得 8 点效率的贸易路线将获得 50% 的基础黄金收益奖励。此奖金上限为 100%。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路过了几格湖泊的商路比一般的商路要多一点收益。
这就是为什么推荐拉海商,在享受更远贸易距离的同时,只要一条商路至少一半为水域,就能吃满100%的商路收益增益。
道路:商人会在通过一个单元格的同时创建道路,最低为当前游戏时代的道路级别,如果你解锁了更高级别的道路,商人会在通过时更新当前道路等级,铁路不会自动创建。
除了面板以外的收益:商路会施加宗教压力,目的地城市的外交能见度+1,外商目的地文明的旅游业绩产出提高25%(文胜关键之一),同盟之间的商路会增加同盟点数,加快同盟升级。
最后,希望觉得有用的看官点个赞,之后很多觉得没必要放在视频内的内容都会用专栏的方式展现。

引用:https://civilization.fandom.com/wiki/Trade_Route_(Ci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