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逐字稿
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兰亭集序》是文采书艺双绝的传世佳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我们来欣赏一下。
哪位同学能试着读一读其中的内容呢?
这位同学,你来读。读得很流利,那我们今天这节课呢,要去继续学习《兰亭集序》这篇文章,深入感受它的魅力。
(板书:写题目)
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初步的学习了课文,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呢?
好!你来
王羲之,字逸少。
汉族,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那除了作者的知识,老师还想再来提问一下。上节课,大家对于字词的理解,老师将重点的字词展示在多媒体上,我们采用接龙的形式来说一说它们的含义吧。
那从你开始。
茂林修竹的修,长、高的意思。下一个少长咸集的少长是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年龄小的人和年龄大的人。
咸:全、都的意思,看来呀,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是非常扎实的。(板书:王羲之)
深入研读
那下面我们继续来去感悟《兰亭集序》带给我们的人生哲理吧!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从文章当中找到原句小组合作。
按照屏幕上出示的表格内容,找一找,这次集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
我看同学们都已经放下了手中的笔,那就请第一小组上台来展示一下成果。
其他小组来对他们的成果点评一下吧。
第二小组
你们小组的答案跟他们是完全一致的,他们表格的内容非常清晰明确。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请坐。
看来。同学们对于课文内容还是很熟悉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且快速地进行信息分类,很棒。
那不知道大家的概括能力又如何呢?请试着将这些信息概括成一句话。
第4小组代表。
你概括得很简练,没错,兰亭集会时天气很好,人来的也多,环境呢,十分优美,实在是良辰美景相伴。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很是愉悦。请坐。
那请同学们试着去用愉悦快乐的感觉来读一读课文的前两段。
其实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吗?
请试着和同桌之间去讨论,并且展示成果。
我看您已经准备好了,你来回答。
你结合图表找到了:人贤、辰良、景美这三个词,请坐。
老师把你的概括性的答案写在板书上。(书写板书)
那同桌还能继续来补充吗?
还有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的情真之乐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赏心之乐。
你们二人的答案组合在一起就更完美了。
请大家再一次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乐趣。(板书:情真+赏心)
第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的乐,但是为何第二段的开头便说了,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这似乎是一种转折的态度。如何理解第二段的内容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请你。
你认为第二段开头,阐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并且展示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那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能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呢,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的生活,非常地准确,的确是不同的人生态度。
那与第一自然段的乐相比多了一些人生哲理的意味。
谁能再去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请你。
你认为此段与第一阶段不同的是心情。
第一段是既有良辰美景,又有好友相伴,乐极了。
但是这一段呢,就有些痛,尤其是在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的一生很快就结束了。
从你的语言当中,老师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请坐。
那短短数载,你爱之物转瞬即逝,的确是很悲很痛的,那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自读第二自然段。
(板书:痛 短暂)
人生无常时不待我,乐忧生死是人生重大的问题,难道作者的感悟就止步于此吗?其实不然。第三段才是对生死观的深刻理解。
下节课我们再继续了解。作者超越了生死无常之痛,进行了理性思考。
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着。
总结升华
中今中外的文人其实有很多的生死观。
请来跟老师一起看一看ppt,那老师找到了古代其他文人对生死的理解。请齐读,并且谈一谈感想。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让人感受到了生死选择的意义重大。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感受到了其报国的坚决意志。
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布置作业
那这节课到此就结束了,谁能来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呢?
那老师听到大家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收获,大家听得都非常认真。
最后请大家在课后呢,结合课文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写成一篇议论文,并且背诵本文。
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