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身体物语》王唯工对话梁冬对于人体健康核心观点总结

2022-03-13 17:56 作者:子子中医  | 我要投稿

王唯工,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硕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系神经科学博士。

「王唯工资源整理全集」「阿里云盘」资源链接:

https://www.aliyundrive.com/s/SGqGKMXjyfM


梁冬对话王唯工第一讲 从“心”认识自己

现代医学观点是只要保证人体有稳定的血液流量,血液循环就正常进行。但是忽略了血液循环中 “血管压力波位能(势能)的共振与传输现象” 而这种现象也正是中医传统辩证理论的基础。即,人体的每一个组织和机体都不会被动等待心脏和血液的带动与滋养,它们会主动和心脏保持一致的频率,自发的将血液吸收到自己组织之中,这种人体组织和心脏协同振动的现象就是中医所讲的气,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共振谐波原理。

梁冬对话王唯工第二讲 都是“缺氧”惹的祸(上)

高血压其实分成两种可能性,一个是低压的部分变高(舒张压高),一个是高压的部分变(收缩压高)。舒张压高大部分是肺功能的问题导致血液里边的氧气含量不足,以致心脏供血量增大,才是有高血压的原因。而收缩压高与身体外伤特别是头部或者体内的淤血堵塞有关。这些问题导致身体重要器官缺氧,心脏与其他脏器之间存在着共振,而当脏器发生病变缺氧的时候,该脏腑的震动频率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导致心脏被动的调整频率,即表现为升高血压,以确保全身血液的正常循环,从而有了高血压的病症。

梁冬对话王唯工第三讲 都是“缺氧”惹的祸(下)

中医的“气血不畅”即生物物理学所讲的“缺氧”。中医讲叫心主神明,大部分的跟心脏或神明(脑)有关的疾病,都和脑部缺氧有关,如失眠,忧郁症,狂躁症等一些情绪上的问题。神经细胞有一个细胞膜电压,要靠氧气氧化葡萄糖以后产生能量来维持,不然它就会降下来。神经细胞的这个电压越不稳定的时候,越容易发生错的信号。神经是管痛的,细微的外部刺激你就觉得痛;神经管痒的,细微的外部刺激你就觉得痒;假如是思考的,你就会想东西;假如它是眼睛,送视觉的,你就会觉得你看到鬼了。

梁冬对话王唯工第四讲 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人之所以会失眠,那是因为脑缺氧。

对于失眠《黄帝内经》中给出的原因是因为人的气血循环分配出现了问题,气血衰了,气道涩了,导致人不能吸入足够的氧气。当人体缺氧现象严重的时候,假如此时你的身体还有其它不好的东西,比如细菌出现,并引发各种病症,像哮喘病。我们在睡觉的时候,肺呼吸的深度就会不够,你睡觉会使吸进来的氧气量下降。你假如思虑过度,大脑已经在缺氧状况了没有办法维持它原来的正常工作,大脑就不希望你睡觉。

梁冬对话王唯工第五讲 2012,是不是传说?

地球的自转公转有自己的规律性,就代表了所谓的运和气这么两个东西。于是就形成了人生的这种起伏转合,所以叫运气嘛。每一个生命真的是独特的,因为确受到了天地的影响,但同时又有某种规律性,因为我们天地是规律性的在变化的。按六十年、十二年,一年、一月、五天等等的变化,当然不同纬度的这个变化周期了,不同维度的周期。按照周期性的推论,2012年都是一个周期的结束,而是另外一个周期的开始。

梁冬对话王唯工第六讲 脉诊——“摸出”你的健康

通过实验王唯工教授发现,原来我们的心脏不止是每分钟跳动七十二下,还发出了十二个谐波,有趣的是这十二谐波正好对应了中医的十二经络,各个经络又对应着相同正中频率的脏腑,所以身体的经脉可以将脏腑的信号送到体表。我们就可以通过测量经脉的变化得到脏腑是否患有疾病的信息,这就是中医脉诊的理论依据。

头部血管共振频率都是第6谐波,刚好是“胆经”的共振频率;手部的血管共振频率都是第4谐波,刚好是“肺经”的共振频率;而到脚上去的血管都与第2谐波,也就是“肾经”有关。

“心肝脾肺肾”……这几个它的脏器要比经络大,它脏器比较重要;六腑”都是经络会比“腑”大,它的经络的重要性比较大,比如“胆经”。《黄帝内经》:十一藏皆取决于胆。胆主决断力的说法是胆经决定大脑的气血循环。

梁冬对话王唯工第七讲 影响健康的罪魁祸首——“另类脂肪”

肥胖是人体的废物没有排出来。我们所有吃进来的东西最后代谢完了,一定变成二氧化碳跟水,假如是蛋白质的话还放出一些尿素跟氨。二氧化碳溶于水,会形成碳酸,如果没有正常排出就会在人体内部产生出大量的酸水了,从而破坏人体本身的酸碱平衡,所以人体只能用脂肪将这些酸液包裹起来。用脂肪将酸液包裹的方法只能治标,只有尽量多地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才能治本,二氧化碳在你身体里面才是危害。

梁冬对话王唯工第八讲 “欺骗”身体的健康减肥大法

节能减碳尽量要烧油(脂肪/油脂)要烧煤(碳水化合物/糖分/米饭类),产生同样多的热脂肪比糖分产生更少的二氧化碳。吃碳水化合物人体还是把它转成脂肪去储存,所以吃饭或者吃油,对身上来讲无关,总卡数才决定一个人的肥胖。而油比糖的代谢产能效率更高,所以多吃糖比多吃油更容易肥胖。

另外因为油脂代谢要用到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中间的一个成分。如果完全不摄入糖分(碳水化合物),那油脂不能代谢,完全只能靠蛋白质代谢供能。所以你的肌肉就会萎缩,并且蛋白质代谢的会产生很多氨类的毒素,脂肪不能代谢,就会产生酮,导致肝跟肾都会被伤害。

如果想减肥,正确的健康饮食是以蔬菜(纤维素)解决人体的饥饿感,用油脂作为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再配合吃一些米饭类(碳水化合物/糖分)和肉类(蛋白质)。即蔬菜和脂肪为主,加上米饭类和肉类。

梁冬对话王唯工第九讲 让人上瘾的那根“经”(上)

人的感觉器官把外界刺激变为一组信号,这些信号由神经细胞传送给大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以被加强或削弱,于是大脑就会选择性地反应外界刺激,从而产生出各种情绪。而上瘾的产生正和大脑神经的这种机制息息相关。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让人感觉快乐的中枢。当我们做了某些事情后,这个中枢会被大脑中主管奖赏的神经刺激,从而让我们感觉满足和快乐。如果这个机制不断地强调能刺激快乐中枢的行为,我们就会不可自拔地被引诱成为“上瘾者”。所以“上瘾”是出于快乐的习惯。

梁冬对话王唯工第十讲 让人上瘾的那根“经”(下)

脉象的研究发现,稍微喝酒一点点,胃气会起来,胃口会好。饭前酒会增加食欲,再稍微多喝一点,肾气会起来,补肾,对心血管的好处,还有会把那个所有的神经的细胞啊,它会溶在里面,所以你所有神经的沟通都变得比较迟钝。

假如你再喝下去会变成肾虚了。胃也松过头了,胃气也没有了。酒精太多,肝要解毒,所以肝火就起来了。

《身体物语》王唯工对话梁冬对于人体健康核心观点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