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橡叶谈:3D打印 1/72 美国 M6 重型坦克 制作评测

2022-12-18 16:42 作者:双剑橡叶  | 我要投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橡叶谈"


竣工照,美国橄榄褐是橡叶认为最难调的颜色

注意:

1:模型类照片多用微距镜头拍摄(并非使用了"放大镜"),很多还采用了景深合成技术;请勿对照片做任何概念化的想象。

2:本套件为3D打印(某鱼68元,请自行搜索),打印件的材质很脆,掉地上几乎就废了,要万分小心。

3:套件收到时有些异味,用肥皂水(普通黄肥皂,千万别用洗涤剂)洗2遍,晾晒若干天。

4:限于目前3D打印技术,多少有些层纹,有些位置需要细心打磨。

5:一体式行走系统要先涂装、旧化好;然后再粘结到车体上;固定炮塔的磁铁和铁片也要先粘好。

6:水贴纸取自六分仪的M551谢里登。

7:水性漆、旧化液、掉漆液、天然土、水贴纸软化剂全部使用橡叶模型自主产品

基础涂装主要使用橡叶模型美国橄榄褐CM法套装,详见以下链接(复制到浏览器地址栏打开)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95560479474

另外使用:灰色水补土、烧铁色、银色、透明红

渍洗主要使用的橡叶模型全能旧化液(黑色),详见以下链接(复制到浏览器地址栏打开)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30408576625

海绵掉漆使用的橡叶模型掉漆(黑色),详见以下链接(复制到浏览器地址栏打开)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31002467861

干扫使用的橡叶模型天然土黄绿色(即:磨损装甲绿),详见以下链接(复制到浏览器地址栏打开)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42384376242

另外使用:沙黄色、黑土色、铁锈棕、烟黑色、天然土固定液


假组,一体式行走系统要先涂装、旧化最后再粘结到车体上

喷橡叶模型灰色水补土,便于检查瑕疵、也可使喷涂后发色更准确

果然发现诱导轮支架还有未打磨好的层纹!

CM法基础涂装:主要使用橡叶模型美国橄榄褐CM法套装

渍洗前贴好水贴纸,使用橡叶模型水贴软化剂可令水贴纸更平整

水贴纸取自六分仪的M551谢里登,六分仪的水贴较厚,用第三方水贴会更好

橡叶模型黑色旧化液渍洗全车的螺栓、折页、凹线

橡叶模型黑色掉漆液,以海绵掉漆法做出掉漆效果

先用橡叶模型沙黄色、黑土色天然土,表现出底盘、行走系统的尘土效果

再用铁锈棕、黑土色、烟黑色天然土局部旧化

后用黄绿色(即:磨损装甲绿)干扫全车螺栓、折页等突出的小零件表面

全车喷消光透明漆保护旧化效果

最后笔涂车灯的银色、透明红,用2B铅笔表现磨损金属的高光效果后完工

M6身上明显有M26的影子,与萤火虫也很神似

一改美国传统的后置前驱布局为后置后驱,但车体还是很高

负重轮达到了4组8只,诱导轮与第一组负重轮之间还有个辅助诱导轮

辅助诱导轮后部有个矩形框、上方的侧裙上有个孔,爬上高大的车体就靠这2个"登车梯"了

一些细节图

烟黑色天然土表现炮口的烟熏效果

用铜管充当炮耳轴,再点一滴502固定铜管

炮塔左侧的抛弹口和起重吊环,用2B铅笔表现磨损金属效果

炮塔前部突出的棱线和起重吊环,用2B铅笔表现磨损金属效果

指挥塔,车长直瞄针过于粗壮、应该叫"直瞄柱"

小探照灯用银色笔涂

银色笔涂大灯,3D打印的大灯护栏较粗

车体上的舱盖、观察口

车体后部:用黑土色天然土表现发动机进气口、散热口的尘土效果

透明红、银色笔涂尾灯,车体尾部的工具箱支撑杆向下

行走系统有趣的细节:负重轮组的固定加强板,形状像小机器人脑袋

与近期制作的M551对比,可见二战橄榄褐、越战森林绿的差异

橄榄褐是橡叶认为最难调的颜色,很容易偏绿变成"橄榄绿"或者偏红变成褐色。橡叶借助专业色彩分析软件,在几十种配比中确定了目前的调色方案,实际效果令人满意

同一家的3D打印M6与KV-4,虽然同为后置后驱结构、但M6车体比KV-4高不少


点赞:

1:题材不错,大体外形较准确。

2:模块化结构,组合度尚可,制作较方便

3:炮塔采用磁铁吸合方式,牢固还能转动

4:部分细节、锐度尚可


槽点(比较明显的缺点):

没有炮耳轴,需要自己串铜管、胶棒等


挑骨头(不太明显的缺点):

一些位置的层纹较明显,需要细心打磨


转载请保持文章完整性以及二维码,多谢!


橡叶谈:3D打印 1/72 美国 M6 重型坦克 制作评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