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来趟五台山吧
总要来趟五台山吧,
随缘随心到净土,
所求所念皆如愿。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部,是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著名的避暑胜地。五台山由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座山峰环抱,五座峰虽高却平,故名五台山。五台山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五台山上的寺庙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经历代建筑和修缮,成为东亚最辉煌的佛教古建筑群,是宝贵的佛教历史文化遗产。五台山现有建筑比较完整的寺院95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其余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宗教活动场所的角度,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寺院的有11处:显通寺、塔院寺(大白塔)、菩萨顶、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阁寺、广宗寺、广仁寺、黛螺顶、观音洞。

东台望海峰,东台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台顶曾建有望海楼。古人说:“登上东台顶,极目到海瀛”。登东台而看日出,是五台山旅游的一大景观。而望日出中,又数“云海日出”最为壮观。夏日天气晴好时,黎明登临其上,可见云海尽头的红日喷薄而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诗人赵朴初,登临东台时曾即景咏词:“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着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


西台挂月峰,西台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挂月峰为盘山绝顶,是游人最喜欢登攀的地方。“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登上峰顶,才能真正领略盘山那雄浑巍峨的气势,纵览大好风光。难怪有人说,不登挂月峰,不算来盘山。 在西台顶上赏月,别具一格。台顶有座石砌的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寺北有个天然水池,直径约10米。池北有泉,长、宽各约1.5米。


南台锦绣峰,南台名锦绣峰,海拔2485米,五台山其它四座台顶皆连起伏的系列山脉,唯有南台是另为一峰。远望山形,莞如一匹卧马,站立山巅,又觉得好像立于覆盆。亦名仙花山,以野生植被闻名,台顶鸟语花香,犹如仙境。台顶像倒立的藻瓶,周围1里,细花杂草布满了整个山峦,犹如绿色的地毯。这里有罕见的“金莲花”、“日菊”和名贵的“台磨蘑菇”。”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


北台叶斗峰,北台名叶斗峰,海拔3061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北台顶气候非常寒冷,通常每年10月便会下雪,翌年5月才会融雪。除每年6至9月外,其它月份也不便登台顶。据说这里冬季有一种极狂烈的大风,能把小树连根拔起,所以台顶甚少林木。在北台观雪,令人叫绝。下雪时,周围漫天飘飞,只见群山被白雪覆盖,大大小小,千姿百态,好一片银色世界。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中台翠岩峰,中台翠岩峰,海拔2896米,地形状如雄狮,是其余四座台的发脉之祖,是诸多河流的发源之地。台顶有寺庙演教寺,寺内供“儒童文殊菩萨”。中台顶巨石堆积,石面杂生苔藓,阳光照射,碧翠生辉,如蛟龙腾起,人们称之为“龙翻石”。盛夏农历六、七月登上台顶,满目碧翠生辉,特别在雨过天晴之后,石面望去碧翠欲滴,仿佛是巨块的翡翠,因此中台称翠岩峰。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写字崖,五台山奇峰灵崖随处皆是,著名者达五十余处。其中写字崖,用水洒湿以后,拿手帕仔细拭擦,崖面会显示出类似篆隶体字迹,水干字隐。有人曾除去表皮石层,结果下层仍能擦出字来。层层有字,字字不同。据载曾发现过“天之三宝日月星,地之三宝水火风,人之三宝精气神”的联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