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种认知方法玩转中学物理1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觉得我们人类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最初我们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到这个世界的一切,但仅仅是感知却无法产生系统认知。于是我们开始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对世间的种种事物进行命名,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每一个具体的事物都抽象为符号化的名词;紧接着我们通过观察与总结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将我们创造出的名词符号通过组合修饰创造出了语言文字系统。至此我们便能够用这种属于人类的方式去描述这个世界,并将这种描述世界的方式传承至今,在语言文字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还通过不断地实践将其应用于交流、思考甚至是解决实际问题。时至今日,语言文字的学习已然成为了我们每一位人类成员的必修课,当我们掌握了一门语言,便拥有了这门语言所蕴含的对世界的认识,自然而然便了解了这个世界的某一面。
以上便是我的看法,不知道大家是否另有高见,有的话欢迎分享讨论。
为何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呢?让我们回到物理学上来,大家认为物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呢?我个人认为物理学便是我们用来命名自然界事物、描述事物关系(或称自然规律)的一门学科。不知大家是否认可我以上的看法,本文接下来所要讲述的认知方法便是基于此。
如果认可以上观点,那么大家会发现物理学与人人生来便要学习的语言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其学习过程我将之简化为以下几个阶段:
1.基本名词的学习(对应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物理概念)
2.名词指代事物之间关系的学习(对应物理量之间关系、物理学定律)
3.将名词组合修饰成完整的语句(对应物理学公式)
4.熟练应用语句描述场景事物(利用物理学公式表述物理模型、实际问题)
5.运用语言与逻辑思维思考解决问题(运用物理学符号公式分析解决问题)
由此,我们便会发现,生活中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能够熟练的运用自己的母语解决一些较为繁琐的问题,那岂不是说明我们在与之相似的物理学方面也同样有潜力做到一点吗。
可能有很多人会对其进行反驳,说物理比语言学习需要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大家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的语言应用场景难道不比中学物理那些题目中的场景复杂的多吗?所以我认为大家中学物理学不好的根源是没有学好物理学的语言,大家被它理科学科的标签所误导,将之推向了语言学习的对立面。
大家可以想一想,到底什么是文科,什么是理科呢,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差异真的就如同天堑吗?我们可能都被学科分类所误导了,分科只是近现代用来应对庞大人类文明时的一种整理分类的手段罢了。无论是什么学科都是建立在人类基础认知的基石上的一种专项性语言系统罢了。
综上,大家在不仅仅是在物理学习方面,也可以试着将其延伸到其他领域,将其当做一套语言系统去学习,暂时忘却它的其他标签(如文理科等),用一种全新的心态去认识物理学,相信当你能够熟练掌握这门语言时,你自然便理解了物理学。
下一章我会通过一些中学物理的实例讲述这种认知方法的实际应用,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
欢迎大家追更,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积极发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