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谱初识」调酒新手应该如何阅读酒谱?


自学调酒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阅读酒谱。最开始的时候,很大一部分精力,都花在原料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然而有些原料国内根本买不到,根本没必要较劲。
后来发现原料买不到可以找替代品,每篇酒谱的精髓不在原料,而在于用量和饮用温度。换句话说「是什么」不重要,关键是「用多少」和「怎么调」。
为什么说原料用量和应用温度是关键?
其实最开始我是把酒谱等同于菜谱的,不过后来发现,做一道菜可能至少需是一锅的量,可调一杯酒可能也就100ml,基酒多倒一口,可能就失败了。所以就算没有王牌酒保的技术,至少保证原料用量与酒谱一致,最终味道不至于太离谱。
饮用温度这件事,就好比菜谱中的火候,虽然不会明明白白的写出来,但却非常重要。烹饪中的火候,是通过「食材刀工/煎炒烹炸」进行把控,而调酒就是通过「muddle/shaken/stir」促使冰块适度的融化稀释,以完成鸡尾酒的调制,这也是我们经常把冰块叫做「白色焰火」的原因。

从「饮用温度」的角度来看,一杯鸡尾酒应该是长饮还是短饮(短饮通常不加冰块)?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调制方式?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杯具?有关调酒的一切,似乎都可以通过「饮用温度」这个隐藏的线索串联起来,决定了一杯鸡尾酒的具体呈现形式。
有关原料用量的计量单位
首先稳一波,牢记:1 oz = 30 ml
与做菜不同,调酒的用量通常使用体积单位作为计量,于液体而言,倒取一定量要比称重来得快,此外,不同洋酒的的密度变化很大(比如说分层的彩虹鸡尾酒),用体积比称重更直观。
而对于一个调酒师而言,一杯鸡尾酒的重量不重要,体积却很重要,比如两个客人点了同一杯鸡尾酒,虽然口味一致,但是一杯多一杯少,调酒师可能要被客人投诉了。更专业的说法:一杯酒液体到杯口的距离,也叫wash line,中文翻译成洗线,有经验的调酒师,可以直观的把控每一杯鸡尾酒的品质。

如果就阅读酒谱而言,最常见的体积单位就是盎司(英文:ounce,缩写:oz),市面上大多数鸡尾酒书籍 1 oz 等于 30 ml,更形象的说,1个矮罐的可乐是330 ml,差不多十分之一就是1 oz。
常见小杯单位
1 tsp (tea spoon)=1 bsp (bar spoon)= 5 ml,略大于1/8盎司
bar spoon就是吧匙,bsp是美式的说法,tsp比较常见
1 tbsp (table spoon)=15 ml
table spoon 就是平时常见的大汤匙,通过毫升换算可以看出1汤匙等于3茶匙
1 dash = 0.8 ml 或者 36 dashes = 1 oz
dash 通常用于苦精的用量,但 dash 几乎没有其他数值那么精确。标准的1 dash差不多等于1/6 ~ 1/8 tsp,因此1 dash 略低于 1 ml。如果在酒谱中看到 dash,差不多等同于菜谱中的少许,至于放多少,可以直接尝一尝看味道(大不了多加几次)。
1 drop = .05 ml 或者 20 drops = 1ml 或者 600 drops = 1 oz
drop 通常指1滴
通常备大小两个量酒器就能满足需求,大号量酒器,一端是2盎司里带有1.5盎司的刻度;另一端是1盎司,带有3/4盎司的刻度。小号量酒器一端是3/4盎司,带有1/2盎司的刻度;另一端是1/2盎司,带有1/4盎司的刻度。
常见大杯单位
如果是调制潘趣或者是派对鸡尾酒可能还会用到 杯(cup),品脱(pint),quart(夸脱),加仑(gallon)
1 cup = 8盎司
1 pint = 2 cups = 480ml
1 quart = 4 cups = 960ml
1 gallon = 4 quarts = 16 cups =3.84L
其实有种平底杯就叫品脱杯(常用来喝啤酒),容量就是1 pint,可以比较形象的感受下。
有关饮用方式的术语
作为一个东北人,我曾以为「on the rock」的意思是要坐在马路牙子上喝
on the rock
rock 在调酒中特指冰块,on the rock是指将烈酒倒入洛克杯中,并加入大冰块或冰球进行纯饮的喝法,由于大冰块融化较为缓慢,适度稀释有助于释放酒的风味和香气。
neat
通常是指在洛克杯中加入威士忌,白兰地或金酒等烈酒,不冷藏,不加冰或任何其他添加物。常温下纯饮的一种喝法。

在酒精饮料中加冰摇合或者搅拌,再将冰滤除,倒入带有高脚的鸡尾酒杯中进行饮用的喝法。
straight up
straight up 的说法比较多变,如果是想点一杯常温纯饮鸡尾酒,则与neat同义;如果是想点一杯冷的纯饮鸡尾酒,则与up同义。
有关调制术语
兑合 build
这可能是最简单的调制技术,就是将所有原料直接加入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杯中进行调和即可,家喻户晓的金汤力就是兑和鸡尾酒的代表。
搅拌 stir
是指将原料和冰块放入调酒杯中,用吧匙轻轻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在搅拌的过程中不能有任何的气泡或者泡沫。最终得到的饮品是干净澄澈的质感。

摇合 shaken
通过摇合方式调制的鸡尾酒,通常起泡丰盈,口味清爽,充分的摇合一方面使原料间可以充分的混合,另一方面摇动的过程中,冰块适当稀释,可以去除酒精感,通常最后调制完毕后会将冰块过滤。

不过如果是调制拉莫斯金菲士这种还有鸡蛋的鸡尾酒,通常是需要先将原料混合干摇使其充分乳化,在加入冰块摇合进行稀释冷却。
捣碎 muddle

通常是通过搅拌杵挤压,以释放草本植物,香料或者水果的香气。通常在捣碎的过程中应混入约0.75盎司的液体,通常是配方中要求的简单糖浆或利口酒。
混合 blend
是指将草莓,香蕉以及碎冰等原料放入搅拌机中打成冰沙状,通常是霜冻类鸡尾酒的调制方式。
过滤 strain
鸡尾酒调制完成之后,无论冷热都需要经过过滤才能装杯饮用。过滤主要是为了去除调酒过程中产生的果核,果渣以及碎冰。如果你使用的是三段式摇酒壶,壶口处有滤网,直接倒入即可,如果是波士顿调酒壶,则需要使用隔冰匙进行过滤。

如果酒单上写着 fine strain 或 double strain ,则需要隔冰匙和滤网进行配合操作。
分层 layer

分层是指利用不同利口酒密度的不同,调制出层次清晰,分层独立的饮品效果,通常会按照密度从重到轻逐加入,通过吧匙阻流形成分层。
float 冷浮

为了将一种成分浮在其他成分之上而不是混入其中,无需搅拌,利用其自身的重量,达到缓慢混合的效果。比如奶茶或者水果茶中常见的加奶盖加芝士。
酒谱千千万,单拿出一篇讲没有意义;调酒的术语也有很多,某些来源可能只是太平洋小岛上的一种植物,很难查到。老手觉得无关紧要,而新手小白却在这些细节上浪费了时间。
酒谱系列大概会分3篇完成,本篇仅仅是个入门,至少让小白们拿到酒谱,可以把握住重点。剩下的两篇,一篇会介绍具体类别鸡尾酒的调制规律,另一篇会介绍酒谱的快捷记忆方法。先预告一下,感谢各位盆友们的支持。
本文由「野醺」独家原创,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欢迎关注公众号「野醺」或者 官网下载「野醺」APP,appstore及各大安卓市场均有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