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4.5.2 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23-10-19 15:2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2、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的规律性表现在人们的积极活动中,这一事实决定了社会思想的巨大作用。

  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批评家断言,仿佛历史唯物主义降低甚至完全否认思想在历史当中的作用。在他们看来,这一点可以从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精神生活是社会的物质存在的反映得到证明。但是,指出社会思想产生的根源,决不意味着否认或降低它的意义。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是绝不否认思想、社会理想、人的热情和意向,以及人的一般内心愿望的意义的。如果共产党人一方面努力使劳动者树立科学的、共产主义的思想,养成阶级团结的感情、国际主义精神等等,另一方面又否认主观因素即人的自觉的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那就是自相矛盾了。

  马克思主义只是断定,人的思想和感情并不是历史事件的最终的原因,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产生这些思想和感情的根源。但是,马克思主义立即着重指出,物质生活条件只通过人的意识,以一定的观点、理想、目的等等形式在意识当中反映出来,才能够引起人的这样或那样的行动。

  各民族的社会思想的历史都表明,这种或那种思想的产生是和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需要紧密地联系着的。当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向人们提出新的任务的时候,新的、号召人们改变社会制度的思想才会产生并得到传播。人们以某种形式觉悟到这些任务,并且在相应的思想当中反映出来。可见,新的、号召人们改变社会制度的革命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本身,并不是什么偶然现象。这是对于社会物质生活当中已经发生的变化的合乎规律的反映。例如,恩格斯写道,科学社会主义不外是新的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冲突在人的思维当中的反映,是在直接遭受这一冲突之害的工人阶级的头脑中的反映。

  思想一旦在已经成熟的社会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就反过来对社会发展进程发生影响。这种影响是怎样进行的呢?

  当然,思想不能直接地、自动地对社会物质生活起作用,思想产生和存在于人们的头脑当中,因此,只是当着思想体现在人们的一定的行为、行动中,它才能够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而这又是怎样进行的呢?如果思想符合社会生活的已经成熟的需要,那么,它迟早会灌输到广大群众的意识当中,成为广大群众自己的思想,并把他们团结成为一支在统一的目的和意志鼓舞下的强大的军队。群众自发的不满情绪和自发的运动转变为自觉的和有组织的斗争。这时,思想已不再仅仅是思想了        它已经体现为事业:它把人们团结和组织起来,导致一定的实际行动。因此,马克思说,思想一旦掌握了群众,就变成物质的力量。

  当然,每一社会的社会意识是一种复染的、矛盾的现象。社会存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它本身既包括先进的、革命的现象和倾向,也包括旧的、反动的现象和倾向。这种情况也在社会意识当中得到了反映。一方面,在社会意识当中有代表着衰朽的阶级的利益,反映着没有力量继续存在下去的社会条件的旧的、反动的思想。例如:力图巩固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现代资产阶级思想,就是这样的思想。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反映社会生活的新的需要,号召人们向进步的道路前进的先进的、革命的阶级的思想,它的影响越来越大。

  甚至当统治阶级已经变成反动的阶级,它的思想在很长时间里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第一,它依靠习惯势力和现存的传统;第二,统治阶级的整个政权机关(首先是国家)和许许多多机构(教会,报刊等等)极力培植这种思想并阻止新思想的传播。但是,新思想具有决定性的优越性        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可以禁止但不能消灭革命的思想。新思想迟早会掌握群众,引导他们前进,这时旧制度的灭亡就到来了。社会思想就是这样溶入历史发展的合乎规律的进程中去的。

  思想在历史当中的这种重要的作用,使它在争取社会的革命改造的斗争中具有巨大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列宁主张先从创办《火星报》,在工人中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思想着手来建立俄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然后再以物质的组织    政党来巩固思想上的团结一致。没有新思想的动员、组织和改造的工作,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摆在社会面前的任务就不可能解决。人们的革命觉悟水平越高,革命思想在群众当中的传播越普遍,摆在社会面前的任务解决得就越快越容易。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4.5.2 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