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淮海国的崛起——从弱邦之首到强权之巅

2020-08-03 15:34 作者:彩虹勇士号  | 我要投稿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先进》)

子路的话听起来确实有些狂妄,但在历史上确实也存在短时间崛起的强国,比如本篇文章介绍的:6824年的淮海国。

将淮海国称为千乘之国并不过分,淮海国据有阿姆河下游平原和淮河沿岸土地,国营茉莉商会占据沿海优质良港,地处东方世界的贸易中心。在6762年——6822年间,淮海国进行了长达60年的土木建设,修筑了沟通南北的运河以及多条道路,九个大型粮仓让淮海国应对饥荒的能力大幅提升,虽然比起岭南都护府和渤海国还差了一些,但至少淮海国赶上了时代的步伐。除了淮海国政府的努力,当地的领主富户和外国商人也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完善淮海国的基础设施,为了完成这些工程,殖民者从全世界运来奴隶,当地的原住民也被奴役和压榨,在天国全力支持淮海国时,殖民者有能力压制奴隶的反抗,但在工程建成后,冗余的大量奴隶就成了可怕的隐患。

6767年,渤海国宣布给予黄种人完整公民权,此举激发了淮海国奴隶的斗争热情,当年9月淮海国发生了第一场奴隶暴乱,213名天国公民被杀,3.7万奴隶被处决。此后使用奴隶的管理成本持续上升,奴隶主们开始雇佣当地人管理外来奴隶。由于劳动力都是外来奴隶和当地人,天国的移民无法在此找到工作,黄种人的数量反超了殖民者,废奴运动愈演愈烈。

此前,最先抵达的天国殖民者圈占了过多的土地,而他们的数量却并不足以管理这样庞大的领地,但经济利益驱动他们盲目扩大生产。从天国得来的先进技术让当地土人和奴隶迅速发展,奴隶数量上的猛增和质量上的进步让天国殖民者感到恐惧。没有消费能力的奴隶们在让大地主和大奴隶主富裕的同时又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在6783年翰朗奴隶起义时,天国商人们甚至出资支持废奴主义者,淮海国的白人无力镇压数量庞大的奴隶起义军。最终让淮海国让步的却是天国派出军队的提议,淮海国的大地主和大奴隶主为了阻止天兵将领瓜分淮海国的利益,竟然同意奴隶起义者的所有请求,6785年奴隶起义领袖绍荃成为淮海国相,淮海国成为天帝治下第二个平权邦。

6785年-6822年是淮海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阻碍经济发展的奴隶主阶级消亡,大地主所有的土地变为小农经营,粮食产量上升但价格持续下跌。由于道路以及水利设施的修建,物流成本持续走低,随着天国殖民者深入岭南,淮海国成为了各路大军的后勤基地,淮海国出现了大量手工业者和商人。随着天国对盐铁茶糖等战略物资进行专营,岭南都护府和淮海国走私泛滥,走私贸易让百越残部得到了物资和技术支持,最终导致了西瓯越人有能力发动起义。在岭南都护府被百越人起义搞得焦头烂额时,淮海国却成为了东方世界最大贸易国,在天狼事变后三分之二开往东方的货船都要前往阿姆河口装卸货物。

随着战火蔓延,更多的难民从岭南都护府和中原涌入淮海国,成为背负非法移民之名的廉价劳动力,当地大量的劳工也面临失业危机。淮海国政府利用他们进行拓荒运动,失业的劳工和逃亡的难民死于饥荒和迫害,而富裕的白人却在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穷人们在街头组成各种互助组织,善良的人组成自卫帮派,而他们中的流氓组成拥兵团和垄断帮派镇压自己的同胞。乞丐、手工业者、皮条客、小偷和商贩互助攻击,街头暴力成为穷人的日常生活,专业的暴力团伙则成为了商人和政客的武器,他们劫掠店铺商船,刺杀要员,甚至攻击军队。由于只有贫困的黄种人才干这种活计,监狱中的黄种人占比高达97%,白人们甚至以“黄种人”代指犯罪者。

6823年,天国的财源枯竭,黄海国的托尔和南海国的苏拉开始拖欠淮海国的债务,淮海国政府也因为没有资金流入爆发了财务危机,以至于地方政府无力赈济难民和失业者。为了逼迫淮海国继续为黄海国和南海国提供军需物资,天帝授意鬼方发动入侵,同时淮海国的蓄奴主力者也发起叛乱。危难之时天降伟人,吾夷率领松鼠拥兵团在淮海国内战和抗击鬼方的过程中屡立奇功,依靠军事力量建立了淮海国军政府,在事实上架空了国王和国相。

此时的淮海国虽然地广人众,但“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黄海国和南海国从南北夹击,西面是抱有敌意的大魔国和华夏诸邦,在东面大海上淮海国和扶桑海盗不共戴天,这叫“摄乎大国之间”。黄海国和南海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挑起战端,出兵逼迫淮海国割让了租界商港和淮北之地,这叫“加之以师旅”。寒冬来临,各地难民,尤其是从淮北逃亡来的本国难民饥寒交迫,淮海国无力赈灾,这叫“因之以饥馑”。,可谓内忧外患举步维艰。

在6824年之前淮海国从未认真解决过难民问题,所谓赈灾无非就是将难民们安上“非法移民”的罪名送到农场主手中充当劳力。但6824年的难民都是被赶出家园的本国人民,他们逃亡是因为淮海国没有守住国土导致平民被屠杀和奴役,如果给本国的难民定罪必将激起民愤。淮海国的政客们对难民问题互相推诿,他们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当吾夷等人自告奋勇赈济难民时所有人都热烈欢迎。

吾夷之前发动政变,架空了国王和国相,在仕人和精英中的名声非常不好,吾夷建立的军政府只得去讨好底层百姓,这是当时的必然选择。为了讨好难民,军政府派出军队挑起边境冲突,扬言要收复失地,北府兵经常在公开场合找外国公使和商人的麻烦以示强硬姿态。北府兵还被命令进行一些亲民活动,士兵和难民们一同劳作,保障了难民的安全和尊严。为了维护治安,吾夷亲自会见帮派头目,扶持暴力团体并扩编军队。吾夷不计成本地提高士兵待遇,给效忠自己的军团分配精米和腊肠,以至于士兵在阅兵时喊出了“大米万岁!腊肠万岁!”的口号。

然而作出姿态和承诺虽然能收买人心,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为了节约粮食促进生产,淮海国军政府对难民实行了“围聚制”,承诺难民每天能获得两块大饼充饥(类似地球世界中埃及实施的大饼制)。由于缺少贵金属货币,手工业和商业陷入停滞,淮海国军政府鼓励以物易物,军政府直接对难以谋生的手工业者下订单,以小米和其他粮食代金支付。在军政府的努力下,大部分的难民都得以幸存下来,大量荒地被改造成农田,手工业也迅速恢复。

虽然这些措施消耗了大量粮食,但淮海国的粮仓里仍有足够的余粮,可淮海国军政府却借机炒作粮食和难民危机,从国际上骗取大量援助。在淮海国内部,吾夷以赈灾得来的民望攻击政敌,在协和派和王道派之间反复横跳,他授意手下军官将粮食和赈灾物资藏起,逼迫士家大族捐款捐物,若有反抗就指使士兵扮成难民前去抄家。大地主和大商人被洗劫一空,吾夷还将土地分给贫民收买人心,美其名曰:“平均地权”,茉莉商会也在内讧后变成“国营茉莉商会”。

淮海国军政府在经济上优待拉拢小农、劳工和手工业者,在政治上高举“黄白平等”、“反抗侵略”和“保障民生”的政治正确大旗,在军事上组织起难民和暴力团体充当边防,在外交上采取极端强硬的姿态。北府兵严格执法,对外国使者和教士大打出手,酿成春祭惨案和松江教案,吾夷则扮演卖国贼对外屈膝求和。

当淮海国军政府一次又一次地卖国妥协时,苏拉和托尔都以为他们是一群怂包,苏拉的胆子越来越大,以至于纵兵在淮海国烧杀抢掠。这次一向隐忍的淮海国军政府竟然领兵反抗,愤怒的平民和士兵冲进万国公使馆抓住了岭南都护府公使蒙西并将他掷出窗外活活摔死。吾夷还雇佣杀手害死了苏拉的两个儿子,并写公开信在梅尔斯万国公议会当众羞辱苏拉并宣布战争,而此时天帝刚刚册封苏拉为南海王,苏拉只得应战,淮海绥靖战争开始了。

在吾夷向南海国宣战之时,他就从人人得而诛之的奸臣和卖国贼变成了爱护士兵的将领和保卫平民的英雄。就连乞丐、小偷、妓女、皮条客和走私商人都成为了他的忠实粉丝,难民们渴望夺回自己的家乡,士兵们渴望夺得荣耀和奖励,商人们渴望收复商港和租界,百姓们渴望战争带来更多的福利……。世俗和神圣的愿望驱动着淮海国的战争机器,“东方病夫”一声怒吼变成了“东方霸王”,而从失去淮北到发动淮海绥靖战争,其间仅有短短三年。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淮海国的崛起——从弱邦之首到强权之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