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日一个科学小知识_上帝工程——戴森球

2020-08-03 15:30 作者:吴与伦_笔  | 我要投稿

如今,全球的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各大国家也纷纷在开采可循环利用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等能源。然而,这些可循环能源只能为世界提供很少的一部分能源,被广泛利用的化石能源却在日益枯竭。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替代能源既量大又可以可持续发展呢?当然有!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脑洞最大的一种——戴森球

戴森球假想图

很科幻的感觉有没有?戴森球理论本质上就是在恒星外部包裹一个人造天体,并开采恒星的光能与热能。目前我们太阳系各行星只接收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大约 1/10^9,对太阳来说,微乎其微,建造一个包裹恒星的戴森球能为我们提供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发财了发财了发财了

其实,这个理论在1960年就被弗里曼·戴森提出了,他相信,只有把恒星系内恒星的能量利用率提高,才可以长期支持这个文明,使其发展到足够的高度。同时,戴森球也是一个文明高度发展的标志。

正在建造的戴森球

那么,我们有没有观测到其他星球的疑似戴森球现象呢?你猜 你别说,还真有!

科学家在NASA的开普勒任务曾经观测过的十万多颗恒星中发现一颗名为KIC 8462852的恒星有着怪异的亮度变化:它的光变曲线上也有凹坑,但并非周期性出现。有些凹坑很深,有一个深达15%,还有一个甚至深达22%!

开普勒观测到的光变曲线

开普勒的数据显示,KIC 8462852的光变曲线出现过深达22%的凹坑。上图中的横坐标是某一日期之后的天数,纵坐标则是这颗恒星的亮度,取正常亮度为1。在第1500天左右,这颗恒星的亮度出现了22%的降幅!要知道,就是像木星那么大的行星,对太阳的遮挡也只有1%!所以这肯定不是一颗行星造成的。现在最热门的解释就是那里有高等文明在建造戴森球。然而小编认为,与其说那里真的有戴森球,不如说是我们自己脑洞太大了。

不同的戴森球结构

要知道,不管是哪一种戴森球,对一个文明来说都是一个上帝工程,需要极其大的人力不说,光是资源就是一个文明无法企及的了。要想建立一个能够包围整个太阳的结构,把我们的八大恒星掏空都未必能够实现。KIC 8462852上的现象,与其说是戴森球引起,的倒不如一块星际尘埃来的更科学。更何况像戴森球这种结构,在一个恒星面前,简直是薄如蝉翼,说不定还没建好就被一阵小小的太阳风给刮的灰飞烟灭了。

因此,戴森球可能只会存在于科幻小说中了,而这个上帝工程的狂想,可能也只是黄粱一梦罢了。

好啦,今天的小知识就分享到这里,up主还会不定期继续更新的(咕咕咕咕咕咕),希望大家喜欢。

记得三连!

记得三连!!

记得三连!!!


每日一个科学小知识_上帝工程——戴森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