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个人都可以是专栏UP主

2020-08-03 15:28 作者:opllx  | 我要投稿


8月3日凌晨,看到了 哔哩哔哩专栏 的“专栏三周年”报告,一时间,众多专栏UP主们都冒出来晒自己的成绩。


从数据情况来看,相比起长期写文的朋友,显然还是玩票的朋友更多啊……


实际上,过去这一年我写得算少了(近几个月有所怠惰),况且一些文章并不适合/或无法发在B站上。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如果从大学时期写《海贼王》的分析文开始算起,到现在为止,我已经连续码字12年了(当然期间也断过几阵子),毕业后进入传统媒体单位工作,哪怕前些年离开媒体了,也依然在网上写影评剧评,把码字的习惯保留了下来。


对我来说,写一篇文章并不难,难的是写一篇质量高的、自己满意、读者们喜欢的文章,而这样的文,一年下来可能都没几篇。


当然,我不是来倚老卖老或者自吹自擂的,而是想谈谈“写文”这件事,以及给B站专栏提一些自己粗浅的意见。



上限高,下限低


写文是一件“上限极高,下限很低”的事情。


上限高 很好理解,且不说那些流传多年的中外佳作、播撒广泛的历史名篇,“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就算是今时今日,也有许多写得好(和写得不怎么好但包装好)的人靠着码字实现了名利双收。


下限低 就更简单了,只要你上过学,是参与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份子,就肯定写过作文


正因如此,看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写手”。



码字的好处


相比起单纯的娱乐或者学习,适当“输出内容”能为自己带来更多助益,这不单只是表面上物质或荣誉的收获,而且还会让你对娱乐、学习的内容进行提炼,甚至是眼界的提升。


就拿近几年我写的影视评论文来说吧:


过去,我也只是个单纯看美剧打发时间的普通观众而已,在尝试写文后,自己对于作品以及看待作品的方式都发生了不小的改变,这种改变仅仅靠“看得多”很难实现,我很感谢自己这三年半以来坚持码字,那些“耗费掉的时间”,多多少少让我得到并留下了一笔无价的财富。


这种“输出”的形式是多样性的,可以是剪视频、做直播、写记录、参与竞赛、整理业态和历史等等,而“写文”因其特点,正是最容易上手的方式


我个人很鼓励大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输出自己所看、所想、所学、所爱的东西,方式不重要,结果不重要,甚至于“别人看不看得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习惯和思维方式,玩可以玩得更有价值和层次,学可以学得更有效率和成果。



人人都可以写专栏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码字,现实也不可能让人人都参与到写文的行列里来——可只要让喜欢写文以及不排斥写文的人参与进来,那就是一股巨大的能量。


虽然“下限低”意味着文章质量普遍低下,但我们要明白两点:


1、让大家自发性写文,本身是抱着低功利性的目标,这是一种简单的实验性质的尝试,看看自己能不能有所收获;

2、大浪淘沙之下,如果真有人能发掘出自己写文的兴趣或天赋,那就善莫大焉了,不管今后要靠码字吃饭,还是进行其他相关的转型(例如视频文案、广告设计等等),都有好处。


我明白现在的B站是个大社区、大家庭,即便是拥有9年站龄的我,对于B站的内容也只接触了十分之一还不到,文字专栏只是其中很小很小一块相对边缘的部分,但基于上述那些想法,我还是要提出一些建议:


一、广发“英雄帖”,在现在专栏的基础上,向更多B站用户发出写文邀请(全站?)。


二、除了原有的文章“品种类别”分类外,还可以考虑按照“垂直年龄”思路进行分层分类,例如针对初高中学生的 作文写作交流、学科学习经验总结等,针对 大学生的 专业学习交流、学科竞赛统筹、社会实践分享等等。


三、举办更多类型的征文比赛,奖励可以不用多丰厚,但一定能想方设法引起大家参与的兴趣(上个月让大家一起写高考作文就是个不错的主意),比方说让大家对某件事物大开脑洞、对近期某部热门作品抒发己见——之前的专栏活动似乎更多以奖励为彩头、以“肝”为主,但对许多对码字抱着模棱两可态度的人而言,灵感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当然,这些不成熟的建议存在许多隐患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希望 哔哩哔哩专栏 能够更加重视这件事,争取到更多资源,B站并不是专业的文创平台,没有相应的包袱或负担,更有条件轻装上阵把这项潜力巨大的事情做好。




这是“我和文字的故事”的一部分,祝愿B站专栏能在一群可爱用户的努力下创造更多精彩的故事。

每个人都可以是专栏UP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