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炭疽芽胞杆菌、布鲁菌、鼠疫耶尔森菌——动物源性细菌
传染源及储存宿主:动物
人畜共患病
炭疽芽胞杆菌(炭疽病)、布鲁菌(马耳他热)、鼠疫耶尔森菌(鼠疫)
炭疽芽胞杆菌——第一个被发现
有氧形成芽胞(菌体中央,椭圆形,不膨出)
致病菌中最大的G+杆菌
两端平切,竹节状有毒株有荚膜
普通培养基:R型 边缘卷发状
不溶血
有毒毒株在含NaHCO3的血琼脂平板:M型
液体培养基:絮状沉淀
抗原结构:①荚膜、菌体、芽胞②炭疽毒素复合物
荚膜多肽抗原:抗吞噬——细菌毒力
菌体多糖抗原:耐热,毒力无关 Ascoli试验——炭疽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炭疽毒素复合物 :毒力因子,免疫原性强
抵抗力:

一、致病性
致病物质:荚膜(侵袭力)、炭疽毒素
炭疽毒素组成:
1)保护性抗原PA:是结合亚单位B
2)水肿因子EF:A 和PA构成完全水肿毒素ET 一种腺苷酸环化酶
3)致死因子LF:A 和PA构成完全致死毒素LT 切割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
EF、LF竞争性结合PA
PA、EF、LF单一组分均无作用。
所致疾病:

炭疽病(乙类)
1)皮肤炭疽:最常见。炭疽痈,无痛性周围水肿、中央黑色坏死的焦痂
2)肺炭疽:吸入芽胞,多见于皮革工人。严重支气管肺炎、全身中毒
3)肠炭疽:毒血症,呕吐、血便、腹痛腹泻等
上述病变均可并发败血症。
Ø BSL-3及以上实验室
严禁解剖,必要时割取耳朵、舌尖
Ø 青霉素串珠试验——炭疽芽胞杆菌特异

布鲁菌
布鲁菌病(马耳他热)
对人致病的有牛、羊、猪、犬布鲁菌。
G-短小杆菌 有微荚膜 胞内寄生菌
专性需氧——奈瑟菌、结核分枝杆菌、布鲁菌
能分解尿素,产生H2S
抗原构造:牛布鲁菌菌体抗原(A抗原)、羊布鲁菌菌体抗原(M抗原)——A、M比例是分类依据

一、致病性
春末夏初家畜分娩季节
病变局限于家畜腺体、生殖器官(富含赤藓醇)——母畜流产、睾丸炎、乳腺炎、子宫炎
人普遍易感布鲁菌。
传播源: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或畜产品
多途径
人类——波浪热、不流产
鼠疫耶尔森菌——鼠疫(甲类)
肠杆菌 G-
抗原构造复杂

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自然环境中生存时间较长(痰液中能存活36天;蚤粪、土壤中能存活一年左右)
一、致病性
早期胞内寄生菌,晚期胞外。
贮存宿主:啮齿类动物(野鼠、家鼠、黄鼠)
传播媒介:鼠蚤
传播方式:鼠-蚤-人
致病类型
1)腺鼠疫:最常见,流行初期 急性淋巴结炎
2)肺鼠疫:吸入带菌飞沫(原发)或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继发 流行高峰期:高热、寒战、胸痛、咯血——黑死病
3)败血症型鼠疫
二、免疫力——获得牢固的免疫力,持久免疫依赖细胞免疫。
Ø BSL-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