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司马南:陈凯歌《志愿军》我打80分

2023-10-02 13:44 作者:司马南  | 我要投稿

(本文根据司马南老师视频节目整理,内容有删改)


我是一个爱看电影的老头儿,中秋国庆长假专门到电影院去看了陈凯歌导演的最新力作《志愿军:雄兵出击》。(以下简称《志愿军》)



按说像我这么一个经常去剧组里面串戏的,饰演群众演员的这么一个半瓶子醋的人,是没有资格与陈凯歌导演讨论问题的。互联网提供了一个便利,斗胆说几句实在话,谈谈我看电影的感受。陈凯歌先生一定有雅量容忍观众群里发出的杂音。


我去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影院里边没多少人,这和我之前想象的爆火的情景,差距比较大,这是第一个意外。


影片看到中间,我一度想出影院。主要的原因是片的战斗场面偏多,太血腥,太震撼,太长太响,战争的场景重复不断。残酷的战争,有这些画面很正常,但是如果刻意不堆砌就好了,对这部电影有所期待,想着影片的最后一定会有更精彩的地方,我一直看到最后。



若只是简单为这部电影打分的话,我给它打70分吧


如此打分,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我很残忍,乃至不尊重别人的劳动,司马南你太不厚道。


那我就再加一分,打71分吧。


影片可圈可点的东西不少。比方说张颂文饰演的伍修权很好,气场十足。他旁边的章子怡饰演翻译,也演得好。王砚辉饰演的彭德怀形象很饱满。其余的几个主要人物塑造的也都很好,毛岸英的形象塑造的尤其值得夸赞。导演陈凯歌他独具慧眼。他镜头下的毛岸英没有特别高大,没有特别英俊,他是个普通的青年,平实朴素,鲜见行高于众的豪言壮语,如此反多了撼动人心的力量。



能看得出来,这个电影耗资不少,好多场景应该都是真实拍摄。比方说麦子地里抢救被美国燃烧弹炸伤的朝鲜老乡,那麦子据说种了两茬儿。第一茬麦子的效果不好,第二茬接着种,而且地都是自己开荒自己种,付出的成本之高,只在镜头上是看不出来的。


细品这部戏,我总觉得缺点啥。


总的来说文戏不如武戏,武戏又堆砌到显得累赘。我在想,如果剪掉那些没完没了的打戏,把片子精编到一个半小时,也许效果更好。


不知道今天的电影是不是已经到了那个阶段,过度依赖高技术的战争效果拨弄你的神经,什么8个流程4个模块,可以产生强烈的技术性震撼,以至于导演不愿意放弃这些本作为辅助性手段使用的东西。


看电影的时候,我多次被感动。彭德怀说:“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那一刻我的泪水潸然而下。



这次剧组对饰演毛主席的唐国强老师颧骨、额头等细致地进行化妆改造,目的是为使其更贴近人物原型,然而实际效果是,看着反而不自然了。观众业已接受了唐国强饰演主席,这么一番生猛的改造,反而拉开的距离减少了亲切


说句也许让唐国强先生不高兴的话,跟唐国强老师以前演的毛主席相比,这部片子,概念性更强,图式化更明显,在向着话剧回归,不如以前那么生活化了。也许是这部电影特别强调战斗性,强调仪式感,导演刻意要让唐国强这样一个资深的表演艺术家,在每一场戏中都要使足全身的力气表现出强势,然而过犹不及。


唐国强饰演的毛主席已经被观众所接受了。这次为了强调形似,在唐国强老师的脸上用了太多技术,请相信,观众是能够看出来变化的。观众不一定觉得这种追求形似带来的效果是正面的,就像很多女子在脸上填充了若干东西,做了某些技术性修正,她以为自己是变得完美了,其实是在试图改变观众的审美。


向参加抗美援朝的战士牺牲的烈士致敬,也要向这部影片的所有参与人员致敬。拍摄这么一部电影,难度可想而知。司马南在这里说话属于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得罪了,得罪了。



抗美援朝的全景式的史诗般的大剧,到底是走现实主义的路线,还是要走现实主义加抒情话剧表演范儿的路线?


这是两条路线两种风格,现实主义的基础之上,加上抒情,加上话剧范儿,现场的效果或许震撼,然而《英雄儿女》那般更自然的更走心的更真实的风格,在中国观众当中或有更深的影响。今天的观众不容易接受刻意,当我们刻意强调那些名言警句的时候,当我们过于强调定格画面的时候,这些过分的强调,可能会干扰观众自然地被打动,观众已经流泪了,不需要再额外点眼药水。



当然,这是一个很难的事儿,这个片子已经做得很好,只是有些问题还可以讨论。不是还有第2部作品第3部作品嘛,第1部总是有些探索的意味在里边。


网上很多的评论都在说这个片子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立威之战”,这场战争是新中国伟大的奠基仪式的一部分。陈凯歌导演在这部影片里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全景式反映抗美援朝的确很难在影片中讲一个特别完整的故事,这一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是能够理解的。



做这期节目,说一些自己的真实感受,我心里面很忐忑,因为这个片子的确和一般片子不一样,它不是侧重于讲故事,而是既要有规模浩大的历史场景,还要融入人物个体的命运,剧本拿捏十分不容易,只有当个人的命运和历史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主创团队是下了大功夫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为什么才给打71分?职业坏人果然残忍,再加一份情怀,立正姿式向历史致敬,《志愿军》这部片子,我打80分


责任编辑|胡言 王德波

部分图片|网络



司马南:陈凯歌《志愿军》我打80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