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考公务员申论冲刺突破 分析题出题趋势与难点解析

上次说了 概括题出题难点解析突破,这次重点说分析题,要分几次说,购买课程的同学会获得视频解析课程,24日更新。2018年江苏省考申论课程
江苏省考的分析题是公考中水平最高的,也是你突破的关键
历年来的江苏省考分析题都是公考水平最高难度最大的,真正体现了从已知推导未知的分析过程,严谨精妙的前因后果。
即使与国考对比也不落下风,比如2013年江苏省考
(二)假如你是“给定资料8”中所倡导的“当一天环卫工人”体验活动的参加者,并且做了很多实事。当听到一些市民把这一体验活动与那些“作秀”行为相提并论时,你心里肯定不是滋味。请你对市民们形成这种看法深层次原因作出分析。(20分)
要求:全面、辩证,符合实际,篇幅不超过250字。
具体而言就是问,为什么作秀不信,做实事也不信?
问题有两个层面,答案也得有两个层次,才能层次清楚,逻辑严谨。具体讲解见课程。
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很多同学和机构还是想不明白,写不清楚,要么答非所问地写对策,要么稀里糊涂没有重点。
有些答案你把它放在“因为...,所以市民会...”这个逻辑关系里,你就会发现根本就不成立。
另外,把作秀也辩证地认为有积极作用,完全是胡说八道。
比较而言,即使是国考也没有这么精妙的逻辑题,而这道题已经是5年前的题了。20分,不是你胡扯扯什么素质问题,背诵模板就能解决的。
当然难就意味区分度,或者说,就是你的机会,看到这篇文章就是突破的开始,如果有10分的优势,你的命运就改变了。
所以,分析题一定要注意。
A级16年思路抽象难度大,15和17年思路相似
2016年江苏省考公务员A级申论
(二)“给定资料2”中的M妈妈与“给定资料3”中的N教授在面对世俗习惯与社会潮流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请对此进行比较分析。(15分)
难在比较的点,M妈妈和N教授在什么点上可以比较?这是关键难点。
资料没有直接给,你必须自己概括抽象。很多同学和机构概括成M妈妈不诚信,N教授会做人,这能比较么?
15分,没了,你都不知道为啥没的!14年,16年都是比较题,今年是18年。
所以,这道题值得同学好好理解,特别是比较的思路,以及如何抽象理解比较的点。具体讲解见课程。
15和17年都是对某种情况的评价看法,只是答题思路问题,抓住论点和论据即可突破。有难度,但是相对容易突破。
常见的扣分情况是,作答层次不清,两个观点揉在一起答,不知道你到底想表达什么,说明你没有对两个观点有清晰的认识。
BC级17年难度明显增大,强调工作经验/有不公平的嫌疑,和严谨逻辑,16年的语句解释题难度一般
2017年的分析题无论是B级别的
(二)给定资料5中J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所开展的春联春贴专项整治活动,遭到网民质疑和民间舆论的抵制,请你对这一事件做出评析。(15分)
还是C级别的
(一)给定资料5中,对于叫停老潘免费放电影一事,当地政府部门给出了三点理由,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15分)
都是具体事件,行政执法问题,如果你有工作经验,可能会比较简单,特别是如果你是法学专业的同学,这题没什么难度,甚至都不用看资料。
至少对我而言,这是常识性问题,但是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就有难度了,能不能看懂,能不能写清楚。后续我会单独讲解如何作答这类题。
其实这就是个合法不合法问题,抓住事实,依据与执法行为,迎刃而解。当然,资料中也有明确的阐述,到底合法与否,变相解决了公平性问题。
可惜的是,很多同学不重视阅读理解训练,没看懂,又没有法学常识,完全抓不住重点。
更可气的是,很多机构完全是以法盲的思路在讲解,比如这是同学发给我的某机构的“高分”作答,红字部分严重的法盲,完全不顾材料原文,法律依据斗大的字,看不到么?
道理都没有说对,说清楚,答非所问地写对策,也都是错的。
难,才是机会!
本篇文章系 柳夫子讲道理 原创
柳夫子讲道理 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柳夫子讲道理 @微信订阅号
欢迎转发,转载需署名授权,已委托维权骑士,全网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