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旋流油水分离器

2022-07-22 20:08 作者:新乡市嘉航过滤设备  | 我要投稿

旋流油水分离技术已成功应用多年,是国际上八十年代末的一项高新科技成果。旋流油水分离器(以下简称旋流器)是我厂九十年代推出的一种新型油水分离器,从结合我国油田生产实际而开发该产品以来,先后经轮船、海洋平台、炼油、石化、印染等行业的含油污水的深化试验改型,现已在国内很多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及原油脱水处理工程中推广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3.2  工作原理

旋流管由进口、旋流腔、收缩腔、尾锥、尾管、底流口、溢流口等部分组成。油水混合液由旋流腔上的进口进入分离器,形成螺旋流动。经收缩腔、尾锥两级收缩,使流体增速并在分离器的内部形成一个稳定的离心力场。根据斯托克斯(stokes)定律,油水混合液中重相水在强大离心力作用下被抛向旋流器内壁呈螺旋态从底流口排出,轻相油则向分离器的中心聚结形成油芯,从溢流口排出,实现油水分离。该离心场产生离心加速度为2000g,因此油水在几秒内可实现分离。我公司制造的旋流器,其油水分离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分离能力是重力分离的300倍以上,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机械、炼油、油港、轮船、海洋平台、印染、环保等行业的含油污水处理及原油脱水处理工程和存在比重差的两种不相溶的液——液分离场合。高浓度时可两级串联使用。

旋流器的工作原理(见图1),旋流管是在一定的压差条件下工作的,它是靠两种不相溶液体的比重差,利用含油污水在收缩腔、尾锥内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较重的水抛向外侧,呈螺旋状从底流口排出,而较轻的油滴则在尾锥中心低压区形成油芯,并从溢流口排出,从而实现油水分离。


技术特点

旋流油水分离器的关键部件-旋流管采用本公司第二代专利技术生产的小口径旋流管(常规旋流管径为φ50mm),该管直径φ30mm;减少油向中心位移距离,保证其分离效果。旋流管具有以下特点:

a改变锥管螺旋角,提高旋转速度,增加其离心力,即:提高油水比重相对差值,保证其分离效果。

b溢流量少、去除率高;

c依靠水力旋流提供分离动力,设备内部无运动部件,运行可靠,免维护;

d渐开线进口设计,保证压力能转换为旋转能时能量转换率高;

e独特的入口设计,保证油芯与旋流器的几何中心大限度同轴,大大降低溢流率;

f新型的旋流管由4级收缩结构取代原产品2级收缩,其中第一级为曲线收缩,保证旋流器内流场稳定。具有一定锥度的尾管取代了直管型尾管,可以进一步去除更小直径的油滴;

g较小的分割粒径可以适用离心泵供液;

h合理的容器设计保证旋流管拆卸和维修方便;

i设备核心部件旋流管采用不锈钢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的特性。

安装说明                                                 

a 设备安装前应检查设备是否有损伤情况,在安装的全过程中,应防止脏物和其他物体(金属屑、螺栓等)落入设备。

b 检查设备预留安装位置及安装平面度。

C检查设备上的各阀门开启是否灵活,安全阀压力是否设定正确。

d与设备连接的管口需有阀门截断,以便维修。

e设备整体安装完毕,试漏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装置操作说明  

a、设备进水端或供液泵前应安装20目管道过滤器;

b、设备的进水管道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节流阀,可考虑选用蝶阀或闸阀;

c、设备的出水和出油管道上应考虑安装节流阀,以保证灵敏的压力、流量调整;

d、设备的排油管线通入常压(或低压)撇油罐,以保证低压的油芯能有效地从水

中分离出来;

e、在设备的进水端或进水腔上应设置法兰连接型安全阀,安全阀的出口端应与相应的排泄管相连;

f、设备的进、出水腔和出油腔所设计的排气口应与排污管连接,排放到指定的地方;

g、设备的进水腔与出油腔之间设置反冲洗管线,作为备用管线,以便油孔阻塞时反冲。

h、因设备的处理量是个变量,当调整出水端节流阀达不到出水水质要求时,应对泵的供给量作相应调整,尽量保证排量稳定;

i、在设备的进、出水端管线上应设置采样口,以便于随时对其处理前后的水质进行监  

控。

j、设备投入使用前,应首先打开旋流器进水蝶阀N1、排气阀N4,待排污口N5出水3分钟后,关闭排气阀N4(说明设备已充满水)。然后打开出水阀N2,再打开出油阀N3,并调节阀门N1和N2,使设备在满足上述的进水流量2m3/h、溢流率F=5%、压差比C=1.5-2.0以及工作压降0.2~0.4 Mpa的要求,设备进入正常运行。


旋流油水分离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