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几年,孟子义为何频繁上热搜,那些黑红艺人们的洗白套路!
阅读前声明,本人不属于任何某流量的粉丝,也不针对任何明星,特别是女明星,但是针对收钱营销号和被洗脑的天真蠢烦粉丝。个人认为女性在娱乐圈的受压能力要比男明星强,前提是,有实力,却没有资源背景的艺人。 为了完整的解答,评论区误入的一些水军和粉丝的搬运问题,我决定完整的写一篇关于这一类黑红明星的营销套路。
热搜
,一直是观众了解事情的一个渠道口,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热搜,其实是可以买的。这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营销号的人员组织。一个挂上前三的热搜,平均需要30万。 前阵子,孟子义连上3个热搜,都与完播几年的电视剧《陈情令》有关。
起因是某不知名网友
扒出,孟子义在一年前的采访中提到: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不会接《陈情令》。拍完戏的9个月内自己都没有任何工作,心情抑郁到想要轻生。
抛开
卖惨
嫌疑不说,孟子义在参演《魔道祖师》这一篇流量IP之前难道就没有想过?她孟子义饰演的温情,从几百字描写的小说角色变成人人怜惜的隐藏女主,这其中的原因,莫非她本人和团队都不知。 在IP改编这个领域,任何抬位提咖,加人物,缝合角色都属于
资本操作
。
很多人谈到娱乐圈的孟子义,大部分观众对她的印象比较猎奇。其他演员靠作品和营销美貌持续热度。 孟子义,一个靠资源和黑料捧起来热度的演员。 论人品,我认为孟子义并非像有些粉丝说得不堪,但是她确实是一个不清楚自己定位的艺人。 先说孟子义团队“黑红营销”以及粉丝的操作,再来分析一下她在陈情令里面到底有没有加戏?以及孟子义被骂到底无不无辜。 常言道,都说互联网没有记忆,不知何时我发现我的平台被孟子义团队和粉丝营销语录刷屏 。粉丝洗白方式采用
混淆视听
,标题一会说她没加戏,评论区一会说是导演给她加戏,跟孟子义没关系,她是无辜的,是导演硬想让她当女主。你们网络暴力,她无辜坚强。评论区只要不喜欢盂子义小姐就会打成某某什么粉?这种饭圈风气不知道什么时候刮到其他平台的。
生物种总有多样性,世间粉丝千奇百怪,逻辑总是让人叹为观止。
比如这种九年义务教育失败的案例,我第一次见用秀智商丢脸方法来洗白孟子义的形式,可惜我不小心手滑删掉了。不然加上我的回复,这家伙的话显得更好笑。
以后还是把这些句话等你走后,刻在你的墓碑上吧。也算是给你家姐姐以死明智。 说到底,观众认识孟子义,还得是靠孟子义的各种黑料。最开始大家觉得她对长辈袁咏仪像故意的,对待前辈也不知道用客气称呼。觉得一个新人在前辈面前不知谦虚,擅自为了自己美美的,改掉自己小偷的妆容。经常有观众迷惑说,孟子义,她到底是靠什么资源撑到现在? 孟子义的原生脸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这也导致她整完容之后,一直营造美女人设。通过整容调整之后,是达到标准的美女,欧式大双,V字脸。是标准的网红模板,缺乏惊艳感,很多观众把她认错成网红起家也很正常。调整过的五官,美的单一,美的流水线。
她在综艺《十五十里桃花坞》口碑转变,节目经纪人一直在反复营造,孟子义是招黑体质,所以口碑不好,经常遭骂。仿佛她不被观众喜欢,都是观众的原因。节目营销给她营造的也是比较符合孟子义的傻大姐人设。 问题来了,一个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混迹好几年,背后有资源支撑,愿意在自己的脸上挨几十刀的成年女性,真的只是情商低的傻大姐吗? 相反,孟子义时时刻刻都维持自己的形象。在综艺里总想站C位出风头,但是又不好明摆出来。比如这个剧照里每个人都很放松,只有她保持一种营销刻意的姿态。
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要不是因为她加戏和大学一年级的热搜,都不知道孟子义是哪位。当时我真觉得她连八线都不算。 这次加戏风波反而给孟子义带了不少热度,她的经纪人用的就是现在就流行“黑火”营销。 从常理上来看,如果爆出来的加戏的料是真的,那基本八九不离十。 就算是因为广电局的要求,怕过不了审,需要加女演员的戏给耽改美剧批个皮,也轮不到温情 。书粉一直以为会是师姐当女主角 。再需要加女演员的戏,再怎么加也加不到一个在原著里戏份不到百分之五的女n配身上,还加的是戏里男人都爱她的设定……
可这样玄幻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大概只有带资进组的有孟女士才能做到叭。 网络上曝出很多剧本,甚至孟子义和肖战对手戏的路透也十分清晰多角度,让人…… 毕竟以孟子义小姐的八线咖位,导演和编剧总不能是因为孟子义小姐长得倾国倾城演技超群非要腆着脸给她加戏吧。 按照戏内。原本应该是蓝忘机给魏无羡上药,现在是温情,绵绵被烙印魏无羡去救的戏份也是她的,书里只是说挡住也没抱住。 云梦求学她就上线了后面的名场面几乎一个不少,忘羡的许多梗都和她有关。
戏外,看了一下横店的明星行程,陈情令剧组每天都有孟子义,有时候没有肖战或者王一博都有孟子义。结合陈情令官微最先关注孟小姐,让人免不了猜想,这个剧就是为了她打造的呢。接下来再扯点别的,来说说孟子义小姐的黑红路线。
看到孟子义小姐的经纪人我大概就知道了是要走黑红路线。当时,以在饭圈混迹多年的经验我早就预想了 一波孟子义小姐以后的黑红操作。 黑红套路在圈子里很常见,很好操作的。现在很多艺人在电视剧里面加戏,配角抢主角戏份,只是大部分都糊透了。没有多少人注意而已。比如从《前有座灵剑山》和《九州飘渺录》。 首先趁着孟子义被骂的最惨的时候,顺势让她被骂,当然她被爆出来的黑料都不可能是什么致命的黑料,大都是一些人品问题,人品问题很好洗,可以洗成“耿直”“直爽”之类,反正只要后来有了粉丝,就不用担心人品洗白的问题。 继续,说黑料,除了人品问题,最多也就一些没有实锤的被包养有金主之类的,这些料是最好洗白的,以后洗白的时候人家一句“没实锤纯属造谣”就能堵住你的嘴。被骂了,不作回应,或者简单敷衍几句,将来洗白的时候就成了“专注事业清者自清”,多么冰清玉洁的小白莲啊”然后大家就骂的更凶。 注意了 给大家敲黑板了️这个时候就开始了黑红的吸粉之路,由于生物的多样性,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圣母和不以是非来评判事情的奇葩,她们看到孟子义被骂了,弱者无罪论,就觉得,诶哟,这个小姐姐挺可怜,你们都骂她,那我支持她! 好,这是第一波小操作吸粉。《陈情令》播出后就是第二波吸粉了,敲黑板️这里是基础吸粉。书粉和BG党的撕逼,虽然这本书本身就是耽美,但是世界上总有不看耽美的人。 哪一天打开电视,看到《陈情令》,哎哟我觉得女主感情戏不错,你们干嘛要骂人家孟子义,什么?加戏?这是耽美?反正我对耽美不感兴趣我还蛮喜欢bg线……撕起来之后,本身就不喜欢耽美逆反心理,于是一下子从“孟子义不错”到“孟子义没错”,成功吸一波粉。 《陈情令》播出结束,开始第三波吸粉。这里要拿小本子记下来️️开始了最重要的大规模洗白加吸粉。那就是接一部知名度高的好戏,演一个讨喜的好角色。营销号倾巢出动。可以开始立人设了,什么单纯啊耿直啊敬业啊颜值高啊演技好啊,往天上吹就行。 这个时候距离大规模被黑已经过去很久了,路人一看,不错,再看一下通稿,似乎对她评价挺好,对她过去被黑也不了解,那就粉了,同时好角色真的能吸引好一波人。最后一波操作就是强力洗白了 就像我上面说的,人品问题粉丝洗,金主问题营销号洗。至此,一场黑红路线就算是彻底完成了。 洗白成功以后,今天书粉们骂她的话就成了她卖惨的点,今天骂她的书粉就成了她那群傻白甜粉丝口中的黑子,“为了黑而黑”。黑红,说白了就是故意引战,在撕逼中把明星摆在绝对弱势的一方,让别人同情她,等同情她的人多了再洗白一波。 加戏就是加戏,别再一边说自己是“魔道女孩”,却根本不知道道友和走尸团,卖惨说自己戏少,一边狂开金手指把自己塑造成剧里全部男性角色的白月光。 加戏就是加戏,这些年孟子义的好资源,好配角的剧本和强行加戏的也不少。 不管是《武神赵子龙》里面穿的比女主还要精致的丫鬟。 还是《射雕英雄传》戏份几乎快成压倒女主黄蓉形式的穆念慈。(不带资进组,没有编剧会冒着砸招牌和被人骂的风险给加多戏)。 大IP《将夜》和《雪中悍刀行》的好角色给她扮演简直让我可惜,孟子义根本都不符合原著。(粉丝别带着先入为主的粉丝滤镜在评论区什么我觉得很好呀。你要是先看原著就知道孟子义根本不符合小说的描写。演技也是中规中矩。完全是角色人设在圈粉。) 最近出来的《说英雄谁是英雄》杨超越所饰演的女主温柔,不仅角色扁平,对男主的感情线都被削没了。然而孟子义所饰演的女二雷纯,不仅身世线,事业线,亲情线都完整。跟男主不仅感情线丰富曲折,最后都快成亲了。(严重怀疑这个剧组把杨超越当做流量包抬轿) 此生最恨加戏精。
个人建议,孟子义当初应该多学学另一个隐形前辈。就比如九州缥缈录的十四番女主陈昊宇。看人家保密工作做的那么好 ,还有制片人总编剧,作者为她洗白。不像孟子义, 钱都花了 ,消息又泄露,现在还要各种花钱营销上综艺洗白。估计演戏演久了,孟子义自己都快洗脑认为自己是无辜的。 Ps.《魔道祖师》IP这么火的流量。你想加戏改剧情当女主毁原著?你不被骂谁被骂 ?正所谓 “小红靠捧,大红靠命,强捧招雷劈”。 总结一下。 喜欢加戏的艺人总特征,①有资源,但没有像刘浩存,陈飞宇那样逆天夸张。②通常是个新人,而且自身条件不足。比如,颜值不突出,演技平庸。 加戏精艺人的营销模式。 开始,用黑料事件发酵十热量十卖惨=话题度。 中间,找资源(比如综艺和好角色)+立人设圈粉=洗白白为再拍新剧持续圈粉做铺垫。 最后,团队经纪人找有热度的主角艺人的电视剧,在剧播后不缺流量,让曾经的加戏艺人,自己在其中搞好人设十加主角感情线CP+再买营销号=洗白粉转黑语录文章加小作文一步到位。 如果这些加戏的演员,真的没有背景资源,以他们刚出道的相貌和人气还有低情商根本不可能还有资源,能上什么综艺,得到什么新剧的好角色! 对于资源加戏精,这次失败火不了,人家搞下一次。大不了,人家有资源再接几个这样的好配角搞CP。说真的,换作其他真正有实力的演员,角色早就火了。根本不需要,还没有上线就去角色买营销。 对那些IP改编的加戏精来说,他们演的只是一个为自己量身定制,让自己有话题度的资源包,而对那些期待已久的观众和书粉来说,这何尝不是一场令人发指的切割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