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龙八部旧版读书吐槽笔记三(6)上(约会恰逢重元叛)

2023-04-06 19:19 作者:索天响师傅  | 我要投稿

 作为被一个生长的国家和族群抛弃的人,萧峰对心中的祖国辽国一直抱持着含情脉脉的宽容和憧憬,他对契丹人本有一层视之为豺狼野兽的滤镜,在进入辽国土地之后,他发现了契丹人的种种好处,又给他们戴上了对契丹人之前的形容大部分是宋人虚假宣chuan的滤镜。导致他有点从非理性印象倒向非理性印象,不能客观看待两国纷争的意思。

 在看到辽国连营时,萧峰想要躲开,但其实并不真的想躲开,相反还有点想看热闹,但在阿紫面前,也要保持一些姐夫的稳重。他们看到了辽国人射鹿打围,辽兵虽然看到了他们,但“ 略加一瞥,不再理会 ”,没来顺便打个草谷,也体现了辽军御营纪律较好。  

 但萧峰这种并非辽国服饰的大高个在草原中毕竟比鹿显眼,于是他被上次派人送赎金的室里认了出来,大宋丐帮帮主成为了大辽的灰姑娘先生:

 萧峰正看之间,忽听得有人大声叫道:“那边是萧大爷吧?”萧峰心想:“谁认得我了?”侧头一看,只见青袍中驰出一骑,直奔而来,正是几个月前耶律基派来送礼的那个队长。他驰到萧峰之前十余丈处,便翻身下马,抢上前来,一膝下跪,说道:“我家主人便在前面不远。主人常常说起萧大爷,想念得紧。今日什么好风吹得萧大爷来?快请去和主人相会。”萧峰听说耶律基便在近处,也是欢喜,说:“我只是随意漫游,没想到我义兄便在左近,那是再好也没有了。好,请你领路,我去和他相会。”那队长撮唇作哨,两名骑兵乘马奔来,那队长道:“快去禀报,说长白山的萧大爷来啦!”两名骑兵躬身接令,飞驰而去。余人继续射鹿,那队长却率领了一队青袍骑兵,拥卫在萧峰和阿紫身后,径向西行。萧峰心想:“我那义兄多半是辽国的什么将军还是大官,否则也不会有这等声势。”

草原中游骑来去,络续不绝,个个都是衣甲鲜明。只听那队长道:“萧大爷今日来得真巧,明日一早,咱们这里有一场热闹看。”萧峰向阿紫瞧了一眼,见她脸有喜色,便问:“什么热闹?”那队长道:“明日是演武日,永昌、太和两宫卫军统领出缺,咱们契丹官兵各显武艺,且看哪一个运气好,夺得统领。”

萧峰一听到比武,自然而然的眉飞色舞,神采昂扬,笑道:“那真是来得巧了,我倒要见识见识契丹人的武艺。”阿紫笑道:“队长,你明儿大显身手,恭喜你夺个统领做做。”那队长一伸舌头,道:“小人哪有这大胆子?”

阿紫笑道:“夺个统领,又有什么了不起啦?队长,你叫什么名字?”那队长道:“小人叫做室里。”阿紫道:“只要我姊夫肯教你三两手功夫,只怕你便能夺得了统领。”室里喜道:“萧大爷肯指点小人,那真是求之不得。至于统领什么的,小人没这—个福份,却也不想。”一行人谈谈说说,行了一里,只见前面一队骑兵,快步奔来。室里道:“是大帐皮室军的飞熊队到了。”

只见那队官兵都穿熊皮衣帽,黑熊皮的外袍、白熊皮的高帽,形状十分威武。

三联版丰富了萧峰的简单推理:“ 当耶律基送来大批金银牛羊之时,萧峰便知他必是契丹的大贵人,此刻见了这等声势,料想这位义兄多半还是辽国的什么将军还是大官。 ”多大的官儿能随手送出那么大手笔的馈赠敌对部落而不被别人惦记或弹劾?萧峰没当过富人,只当过乞丐和强盗,对钱财的概念还是不怎么明晰。

 跟所有武林人物一样,萧峰非常喜欢看人打架,一听到可以看争夺统领打架立刻觉得此行不虚。其实若不是阿紫一直在撺掇他玩户外,他也不会在辽国一飞冲天。同样若不是阿紫暗算他,他也不会去长白山,若不是为了治阿紫的病,他不去猎熊阿骨打很有可能被耶律洪基所杀,金国的崛起也成梦幻泡影。表面上看这一系列事件的触发是萧峰的自由意志使然,但实际上他下半生的轨迹说是阿紫亲手打造也不为过。

 下面说说这有趣的飞熊队,皮室军是辽国皇帝“ 简天下精锐,聚之腹心之中 ”的三万禁卫军,分为“ 鹰军、龙军、凤军、虎军、熊军、铁鸽子军、鹘军等 ”为了增加节目效果,作者给飞熊军设计了两种熊皮制作的衣服,黑熊袍子白熊帽子,这种服装除了说明辽国与爱斯基摩人似有贸易往来外。也让写文人担心这批人如果转战四川容易被认为是大批盗猎了一级保护动物。

 飞虎飞豹二队穿虎皮豹皮这比较容易,但是凤军可能要从大理进口些孔雀毛装扮,要不就得穿得像个鸡毛掸子,龙军没准会去搞一些蟒蛇鳞片贴上,鸽子军可能会在身上挂个哨儿,鹘军也可以装俩翅膀,可能波兰翼骑兵就是从这种装饰中得到的灵感。  

 在落到人家手里时,耶律洪基那叫一个恭顺,小M一样口口声声叫着主人,最终将萧峰拍得熨帖,直接把他放了。现在到了他的地盘,耶律洪基开始拿堂,给萧峰弄了个帐篷,让他明早上再见,以免仓促见面双方说出什么失了体面的话。萧峰倒也光棍,既然有吃有喝就先吃先喝:“ 萧峰既然来了,也不多问,坐到几边,端起酒碗便喝,四名僮仆斟酒割肉,服侍得极是周到。 ”三联版删去既然来了,把僮仆改为军士,增强了耶律洪基军人皇帝的属性。

 次晨起身又行,这一日向西走了二百余里,傍晚又在一处大帐中歇宿,到得第三日中午,室里道:“过了那个山坡,咱们便到了。”萧峰见这座大山气象宏伟,一条大河哗哗水响,从山坡旁奔流而南。一行人转过山坡,眼前只见旌旗招展,东南西北,密密层层的到处都是营帐,成千成万骑兵步卒,围住了中间一大片空地。护卫萧峰的飞熊、飞虎、飞豹各队官兵取出号角,呜呜呜的吹了起来。

突然间鼓声响起,莲蓬蓬号炮山响,塞地上众官兵向左右分开,一匹高大神骏的黄马冲了出来。马背上一条虬髯大汉,正是耶律基。他乘马驰向萧峰,大叫:“萧兄弟,想煞哥哥了!”萧峰纵马迎将上去,两人同时跃下马背,四手交握,心下都是不胜之喜。只听得四周众军士齐声呐喊:“万岁!万岁!万岁!”

这个段落也有点意思,室里第一时间把萧峰来了的消息告诉耶律洪基,耶律洪基显然在不远的位置,因为飞熊飞虎飞豹三队很快就来拱卫御弟了。但他并不见萧峰,而是赶紧往西骑马全力跑路,也骑了至少一天,终于跑到依山傍水的本阵皮室大帐,安排好了出场的威严仪式,这才以逸待劳的等着萧峰,此河此山想必就是滦河太子山了。

 耶律洪基化名耶律基,这个化名很传神,他做完形象展示后跳下马来跟萧峰像完颜阿骨打一般一见如基,十分的亲热,萧峰是不知耶律洪基在背后做多少工作呢,他要重新向萧峰展示一下自己,并希望他把之前的事情全部忘记, 按自己的剧本走。这样辽国关于耶律洪基深陷女真部落的传言就会变成他单枪匹马七进七出,在萧峰的帮助下怀柔了敌酋。最后看在萧峰的面子上馈赠女真人一些扶贫物资,于朝于野都说得过去。但不得不说就是这批金银物资造就了之后碾压自己的大金朝。在萧峰初去时,阿骨打等人还是步行猎户,萧峰和阿骨打再见面时,他们已经成为了侵略如火的骑射精兵了。

 萧峰大吃一惊:“怎地众军士竞呼万岁!”游目四顾,但见军官士卒个个躬身,抽刀拄地,耶律基携著他手站在中间,东西顾盼,神情甚是得意。  萧峰愕然道:“哥哥,你……你是……”耶律基哈哈大笑,道:“倘若你早知我是大辽国当今皇帝,只怕便不肯和我结义为兄弟了。萧兄弟,我真名字乃耶律洪基,你活命之恩,我永志不忘。”萧峰虽是豁达豪迈,但生平从未见过皇帝,今日见了这等排场,不禁有些窘迫,说道:“小人不知陛下,多有冒犯,罪该万死!”说著便要跪下。他是契丹子民,见了本族的皇帝,原该跪拜。耶律洪基忙伸手扶住,笑道:“不知者不罪,兄弟,你我是金兰兄弟,今日只叙义气,明日再行君臣之礼不迟。”他左手一挥,队伍中奏起鼓乐,欢迎嘉宾。耶律洪基携著萧峰之手,同入大帐。

 这一句话让人想起了桃谷六仙中五人被点穴道,剩下的一个不给兄弟解穴还得意的走来走去的情节,耶律洪基虽然有些弓马的本事,但在做皇帝的水平上确实不那么高,喜怒过形于色。旧版中萧峰没有跪下时就被耶律洪基扶住,三联版则改为跪下以后才被耶律洪基扶起来。

 进帐后,书中特地有一句话:“ 当晚帐中大开筵席,契丹人尊重女子,阿紫也得在皮室大帐中与宴。 酒如池、肉如山,不必细表。  ”这话专门是阴阳大宋的,也为将来讲到辽国女性皇室成员的地位铺垫,三联版把不必细表改为了:“ 阿紫瞧得兴高采烈,眉花眼笑。 ”暗暗表示阿紫喜欢排场和权力。  

 一些契丹武士表演光膀子摔跤,对此萧峰的评价是:“ 萧峰见这些契丹武士身手矫踺,臂力雄强,举手投足之间,另有一套武功,变化的巧妙虽是不及中原武林之士,但直进直击,临敌时往往见效。 ”区别开了军阵武功与江湖武功。

 辽国的文武官员一个个上来向萧峰敬酒,萧峰来者不拒,酒到杯干,喝到后来,已然喝了三百余杯,仍是神色自如,众人无不骇然。耶律洪基向来自负勇力,这次为萧峰所擒,通国皆知,他有意要萧峰显示超人之能,以掩他被擒的羞辱,没想到萧峰的酒量竟也是这般厉害,他本想在次日的比武大会之上,要萧峰大显身手,但此刻一露酒量,已是压倒群雄,使人人为之敬服。耶律洪基心中大喜,说道:“兄弟,你是我大辽国的第一位英雄好汉!”忽然一个清脆娇嫩的声音说道:“不,他是第二!”众人向说话声音来处看去,见说话的却是阿紫。耶律洪基笑道:“小姑娘,他怎么是第二?那么第一位英雄是谁?”阿紫道:“第一位英雄好汉,自然是你陛下了。我姊夫本事虽大,却要顺从于你,不敢违背,你不是第一吗?”耶律洪基呵呵大笑

作为一个对酒文化不很感冒的人士,写文人实在不能理解喝了三百余杯就会被称作第一英雄好汉这件事,好像妙手书生的戏言成真,他几乎可跟大象斗酒,萧峰如果不会武功,就算酒量当世第一,充其量也只能算个第一酒缸。阿紫此时小试牛刀,耶律洪基“龙颜大悦”。  正在安排给萧峰封什么官儿时,旧版尖锐,三联版尖锐急促的号角声传来。看来这种号角类似摩尔斯码,似乎解读号角是辽兵必须学会的技能。于是报告上京有人作乱的号角声一响,正在狂欢的全军立刻缄默:

 耶律洪基脸上笑容不敛,慢慢举起金杯,喝干了杯中烈酒,说道:“上京有叛徒作乱,咱们这就回去。拔营!”他“拔营”二字一出口,行军大将军当即转身出营发令,但听得一句号令变成十句,十句变成百句,百句变成千句,声音越来越是宏大,却是严整有序,毫无惊慌杂乱。萧峰寻思:“我大辽立国垂二百年,国威震于天下,虽有内乱,却无纷扰,可见历世辽主统军有方。”

旧版中耶律洪基笑容不敛,三联版改为神色镇定,降低了一些城府。萧峰这句内心马屁倒也是入乡随俗,称为“我大辽”,但最后那句也露出了他思想分裂的马脚,称之为历世辽主,而不是皇上,依然是宋人口吻。

 十余万大军向东南开拔,但闻马嘶蹄声,竟是听不到一句人声。萧峰大为叹服,心道:“治军如此,自可百战百胜了。那日皇上孤身边地出猎,致为我所擒,倘若大军继来,女真人虽然勇悍,终究是寡不敌众。”

在这句中,萧峰已经在心中称义兄为皇上,三联版把百战百胜改为天下有谁能敌?孤身边地改为孤身逞勇。不过辽国大军若真的深入长白,女真人还可以化整为零躲入森林,若是女真人跟辽兵正面决战,恐怕早已灭族了。走了三天之后,斥候报是南院大王作乱,旧版中耶律洪基只是脸上变色,三联版改为,脸色大变。依然降低此人的zz水平。

 皇帝出去打猎,居然带着北院大王一起,摆明了十分信任南院系,给了南院大王耶律涅鲁古机会,当今是承平之世,宋辽并无大规模战事,要不就不带,要不就都带。此次事件主要因为耶律洪基给了南院掌控料京的机会,南院才发动,所以不好把他塑造得太精明。

 书中介绍了一下辽朝搞皇太弟的乌龙事件,这跟北宋的赵德芳问题倒是差相仿佛,三联版有个别的字句修改,比如勇悍改为勇武,密谋改为密图。此时他们还希望这是南院大王的个人行为,期盼皇太叔大义灭亲,可惜马上听到消息:本应大义灭亲的皇太叔称帝了。在天龙八部中,这个兄终弟及问题有三条线,除了北宋线没有明写外,大理和辽国都搞了这一套。历史上,重元之乱发生在1063年,跟之前的时间1090年左右对不太上,这里顺带一提。

 诏书上直斥耶律洪基为篡位伪君,说先帝立耶律重元为皇太弟二十四年之中,天下皆知,一旦驾崩,耶律洪基篡登大宝,中外共愤,现皇太弟正位为君,并督率天下军马,伸讨逆伪云云。这诏书说得振振有词,辽国军民看后,恐不免人心浮动。

三联版中,把篡登大宝改为窃据大宝。其中中外共愤的说法相当现代。此时耶律洪基想自己兵力不足,十分忧虑,他看起来胸中没什么兵法,只能:“ 寻思:“今日之事,有进无退,纵然兵败,也只好决一死战。” ”他属下还有十几万人,但得知老家被抄,亲人为质,已经哭声震天了,之前萧峰看到的精锐飞熊飞虎什么的纷纷变成了哭包,爱哭的萧峰想必心有戚戚焉。他本想先走,但看耶律洪基有难,于是打算留下来尽点心力,这就是他为人的仗义处。

 群臣对洪基都是极为忠心,愿决死战,但均以军心为忧。洪基传下号令:“众官兵出力平逆讨贼,靖难之复,升官以外,再加重赏。”于是披起黄金甲胄,亲率三军,向皇太叔的军马迎去。众官兵见皇上亲临前敌,也均是勇气大振,三呼万岁,誓死效忠。萧峰挽弓提矛,随在洪基身后,作了他的亲身卫护。十余万兵马,浩浩荡荡的向东南方挺进。

旧版中敌军三十余万,三联版改为五十余万,比历史上的规模大了很多。昨晚的哭包听说有赏,居然勇气大振,誓死效忠,也是很有意思。旧版中似乎十余万兵马毫无纪律的前进,三联版加了一句:“ 十余万兵马分成前军、左军、右军、中军四部,兵甲锵锵,向南挺进,另有小队游骑,散在两翼。 ”此时萧峰也挽弓提矛,充作护卫,看来他在长白山时也不忘精进技能,有练习箭术。

 萧峰不知众骑兵何以下马,脸有惶惑之色。耶律洪基笑道:“兄弟,你久在中原,不懂契丹人行军打仗的方法吧?”萧峰道:“正要请陛下指点。”洪基笑道:“嘿嘿,我这个陛下,不知还能不能做到今日太阳下山。你我兄弟相称,何必叫我陛下?”萧峰听他笑声中颇有苦涩之意,便道:“好,请大哥开导。”

旧版中听到敌人的号角声,耶律洪基这边却全体下马,萧峰脸有“惶惑”之色,似乎略怂,三联版改为“疑惑”,挽回了势子。旧版中萧峰就坡下驴,直接称呼大哥。三联版居然情商得到了极大提高,懂得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萧峰听他笑声中颇有苦涩之意,说道:“两军未交,陛下不必忧心。” ”  耶律重元这一边是五路大军合围,于是耶律洪基选择结阵固守,如果重元那边是一路而来,选择直接上马中央突破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对方马力已疲。由于萧峰武功盖辽,所以他自信满满,觉得可以把阿紫和耶律洪基一起救走,并还天真地认为只要耶律洪基不做皇帝,事儿就能过去:

 萧峰皱起了眉头,心道:“这一场大战,不论谁胜谁败,我契丹同族都非横尸遍野不可。最好是义兄得胜,若是不幸大败,我当设法将义兄和阿紫救到安全之地。他这皇帝呢,做不做也就罢了。”

如果耶律洪基兵败,重元只要得知他有可能没死,一定会挥大军如梳如篦一样搜索,只怕宋和西夏这种接壤国难以容他隐居,萧峰倒是可以借送阿紫之名躲到大理去,让耶律洪基在天龙寺里出出家,丰富该寺的帝皇血统储备。  旧版中如此介绍叛军军容:

  辽帝的营寨结好不久,叛军的前锋已到。这些前锋并不上前挑战,遥遥站在强弓硬弩的射程之外,但听得鼓角之声不绝,一队队辽兵围了上来,四面八方,阵势排得井然有序。萧峰一眼望将出去,寻思:“这一场仗打下来,只怕义兄非败不可,白天不易突围逃走,只须支持到黑夜,我便能设法救他。”但见营寨大木的影子短短的映在地下,烈日当空,正是过午不久。

三联版改为:

  辽帝营寨结好不久,叛军前锋已到。却不上前挑战,遥遥站在强弓硬弩射不到处。但听得鼓角之声不绝,一队队叛军围了上来,四面八方的结成了阵势。萧峰一眼望将出去,但见遍野敌军,望不到尽头,寻思:“义兄兵势远所不及,寡不敌众,只怕非输不可。白天不易突围逃走,只须支持到黑夜,我便能设法救他。”但见营寨大木的影子短短的映在地下,烈日当空,正是过午不久。

萧峰虽然指挥过丐帮,丐帮也喜欢结成阵势,但毕竟打个郭靖都难,何况千军万马。旧版中萧峰似乎懂些兵法,觉得叛军井井有条,自己这边要输。三联版则改为完全凭借人数判断就怂了,刚才可以拯救俩人的自信有点动摇。当然,看见人家人这么多,不光萧峰怂,萧峰义兄也怂得1b,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只听得呀呀呀数声,又是一队大雁列队飞过天空。耶律洪基向雁群凝视半晌,苦笑道:“这当儿若不是化身为雁,那也是插翼难飞了。”北院大王和中军将军相顾变色,知道皇帝见了敌军军容,心中已怯。

但耶律洪基毕竟是为马上皇帝,真打起来,激发了凶厉之气,就像喝了一些酒,把胆子壮了起来:“ 耶律洪基初时颇有怯意,一到接战,却是勇气培增,右手持著一柄长刀,发令指挥 。”  三联版加了一句“站在高处”,这个站在高处十分必要,利用了皇帝这个职业对士气的大幅加减效果。  在真正的打起仗来后,萧峰的信心进一步被摧垮,他本来看到本方小胜,十分开心,但看到了真正战阵冲杀后,发现那不是自己可以如履平地的地方:

 左军由北院枢密使率领,一听皇上号令,三万骑兵便从右侧包抄了过去。叛军见到耶律洪基后,军心本已动摇,不提防御营精兵突然一鼓作气的冲了出来。那北院枢密使更是辽国有名的勇将。两军交战,胜败全在一个“气”字,叛军一犹豫间,御营军马已然冲到,叛军登时阵脚大乱,纷纷后退,御营中鼓声雷雷,叛军接战片时,便即败退。御营军马向前追杀,勇不可当。萧峰大喜,叫道:“大哥,这一回咱们大胜了!”耶律洪基下得寨来,跨上战马领军应援,忽听得号角响起,叛军主力军开到,霎时间羽箭长矛在天空中飞舞来去,斗得激烈异常。萧峰只看得暗暗心惊:“这般恶斗,我生平从未见过。一个人任你武功天下无敌,到了这千军万马之中,那是全无用处,最多不过是自保性命而已。这大军交战,较之武林中的比武或是群殴,那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如果在军阵之中救人,那是几乎不可能,只能趁着夜晚逃跑了,但萧峰这个人的优点就在于,有那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劲头,虽然知道九死一生,但我偏要闯这一生。 大战完后,双方各出300人打扫战场,旧版中只说他们身着黑衣,三联版改为一批白帽,一批黄帽。一战完毕,进入中场休息时间,双方派出了专门骂人的骂手来活跃气氛,比商业广告可精彩多了。

  洪基举著长刀,大声说道:“叛军虽众,却是士无斗志。再接一仗,他们便要败逃了!”御营中官兵齐呼:“万岁,万岁,万岁!”呼声方毕,忽听得叛军阵中吹起号角,三骑马缓缓出来,居中一人双手捧著一张羊皮,朗声念了起来。他念的正是皇太叔颁布的诏书,说道:“耶律洪基篡位,乃是伪君,现下皇太叔正位,凡我辽国忠诚官兵,须当即日回京归服,一律官升三级。”御营中十余名箭手放箭,飕飕声响,向那人射去。那人身旁两人举起盾牌,护在那人身前。那人继续念诵,突然间,三匹马均被射例,三人躲在盾牌之后,终于念完皇太叔的“诏书”,慢慢退了回去。北院大王见属下官兵听到伪“诏书”后,意有所动,便道:“出去回骂!”三十名官兵站到营寨前。二十名士兵手举盾牌保护,此外十余名乃是“骂手”,声大嗓粗,口齿便利。第一名“骂手”骂了起来,什么“叛国奸贼,死无葬身之地”等等,跟著第二名“骂手”又骂,骂到后来,各种污言秽语都骂了出来。萧峰对契丹语言所知有限,这些“骂手”的言辞他大都不懂,只见耶律洪基连连点头,意甚嘉许,想来这些“骂手”骂得极是精彩。


天龙八部旧版读书吐槽笔记三(6)上(约会恰逢重元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