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试卷答案

2023-04-09 13:25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三、目标练习

1. 品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本剧第三部分(从“一贵族上”到结尾)的对话,要求边听边勾画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语言、行为。

思考:哈姆莱特在临终前,对霍拉旭说:“你倘然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哈姆莱特为什么这样说?

明确:

(1)能和敌人同归于尽,对他而言,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结局。

(2)在哈姆莱特眼里,世界彻底失去了它美好、光明的面目,显得冷酷、狰狞,试图告诉人们,不要把自己的正义行为误解为弑君、杀父的叛逆行为。让世人明白这个社会的黑暗。

2. 辩驳矛盾

四组同学抽签选择其中一组矛盾,默读剧本,圈点勾画,根据品评人物的方法进行组内辩论。

冲突:

(1)草率鲁莽——犹豫延宕

(2)仁慈善良——残忍自私

(3)聪明机智——相信命运

(4)快乐——忧郁

明确:

冲突1 :草率鲁莽——犹豫延宕

草率鲁莽例证:

(语言)“你怎么一点也不起劲?请你使出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

理解:哈姆莱特的话激怒了雷欧提斯,使他刺出致命的一剑。

(语言)“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随它去。”

理解:意识到形势危急,却没有周密的复仇计划,意识到可能是设下的圈套,却不愿深究,甚至希望一切都尽快结束。

犹豫延宕例证:

(语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

理解:考虑了生死问题,进行了生死的斗争。他不知那里是否比人间更痛苦?对他打击太大,痛苦太深,这种死而不得的痛楚需要时间整理。

(语言)“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教师补充:

(作者情)16 世纪末17 世纪初的英国现实,一方面,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并日益暴露出它的腐朽性和反动性;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也加紧了对农民的掠夺。

理解:哈姆莱特是学者型王子。他目光敏锐,思想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当他听到父亲的鬼魂揭发事情真相后,马上意识到一切反常现象的根源在于时代的颠倒混乱,自己的责任不仅是单纯的为父报仇,杀死一个克劳狄斯,而且还要重整乾坤。他扩大了责任的内容,找不到更好的复仇办法。

英国诗人和评论家柯勒律治在《莎士比亚和其他戏剧家的讲演和注释》一书里说:他的感官与思考器官之间失掉了平衡,想得太多了,从而失掉了采取行动的力量。

冲突2 :仁慈善良——残忍自私

仁慈善良例证:

(语言)“现在我正好动手,他正在祷告。我现在就干,他就一命归天,我也就报了仇了。这需要算一算。一个恶汉杀死了我的父亲,我这个独生子把这个恶汉却送上天堂。”

理解:阴谋、暗算违背他善良的本性。

残忍自私例证:

(从行为方面看)为了给自己扫清道路,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吉斯吞送上死路。

(语言)“他们本来是自己钻求这件差使得,是他们自己的阿谀献媚断送了他们的生命。”

冲突3 :聪明机智——相信命运

聪明机智例证:

(行为)对付克狄劳斯的借刀杀人之计,发现诡计,更改国书。

(语言)“可是一经试验,他们的水泡就破裂了?”

(语言)你认识这只水苍蝇吗?

一只小鸭子顶着壳儿逃走了他在母亲怀抱里的时候,也要先把他母亲的奶头恭维几句,然后吮吸。

明确:机智聪慧。

相信命运例证:

(语言)“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备着就是了。”

(语言)“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就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一切都是上天预先注定。”

冲突4 :快乐——忧郁

快乐例证:

(语言)他有一句经典自白,他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能发出这样的感慨,他不以王子自居,肯定人,相信人,他很快乐。

(语言)他认为,胖胖的国王跟瘦瘦的乞丐是一个桌子上两道不同的菜。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相信理想会实现,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

(作者情)哈姆莱特在国外留学,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哈姆莱特是一个快乐的王子,《哈姆莱特》的主题就是歌颂人文主义的理想。

忧郁例证:

(外貌神情)他身穿墨黑的外套,脸色悲苦沮丧,酷爱思索,愁容满面,沉默寡言,郁于心,而形于色。面相上讲,他是抑郁的。

(心理)按精神分析的角度,人类有一种恋母情结,然而慈爱的母亲却让他失望之极,他面对母亲的改嫁,自语道到“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的长久些”。

(语言)他说“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

他对现实罪恶的认识越深刻,他的内心就越痛苦,以至于对自己原有的理想产生了怀疑,陷入思想危机,这才变得精神忧郁。哈姆莱特在世界戏剧人物画廊中有“忧郁王子”之称。

四、教学小结

矛盾冲突中凸显人物性格,性格决定人物的命运,哈姆莱特因在矛盾的挣扎中,显现内心的丰富,成为被人们记忆的对象,经久不衰。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因而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性格悲剧,我们应庆幸所生活的科技高度发展的和平时代,命运虽不能掌控,性格却是可以改变的,愿同学们播种下最好的性格,收获最美丽的人生。

五、布置作业

阅读徐保耕《西方文学十五讲》中第六讲之哈姆莱特命题:活还是不活。请同学们在QQ 平台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试卷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