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训练时为什么会腰椎过度反弓(附解决思路)?

2019-01-23 17:11 作者:一介粗人_  | 我要投稿

我们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大部分动作都需要我们稳定腰椎,否则很容易腰伤。于是我们在未接受过教育的情况下就会有各种天然的、发自本能的稳定腰椎的方式,其中一种就是腰椎的过度反弓的形式。其主要原因是髂腰肌的紧张缩短和腹肌薄弱。此文我将进行进一步分析讲解并提供解决思路。


先说一下什么是“腰椎过度反弓”。这其实是一个不严谨的说法,严谨的说法是腰椎过度前凸,或者腰椎过度后伸。 

当我们腰椎往后伸展的时候,腰椎往前凸的幅度会变大,于是就有了“过度腰椎前凸”。我们的腰椎都是有自然的生理曲度的,并不是说完全僵直就是最好,但是物极必反,腰椎过度前凸后也会有相应的风险。  


腰椎前凸角度越大,剪切力越大,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剪切力,那么可以通过上面的右图感受一下。 



那可能有的人说剪切力大了但挤压力会小啊,力是小了,但前凸角越大,上图开角越大,给椎间体的局部压强可能也会比较大。


所以综上,腰椎过度前凸并不是一个安全和理想的稳定姿势,我们在训练中会很容易因为这个而感觉到腰不舒服甚至腰伤。你可以在健身房观察一下,你会发现在所有训练动作中都会有腰椎过度前凸的情况,从深蹲到硬拉到划船甚至到卧推。


图自诺依曼《骨骼肌肉功能解剖学》

上图为脊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右边是前方,左边是后方),在正常的曲度下,我们的后腰大概凹进去大概一个手掌的厚度,我们要做的是在训练中尽量全程维持这个曲度,不是使劲让曲度消失,更不是过度前凸。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呢?我们来分析下。


从肌力角度看,是因为髂腰肌的过度强势(或者缩短)和腹肌的薄弱。

髂腰肌是深层的有力的屈髋肌群,其中的腰大肌始自腰椎,跨越髋关节,连接在大腿股骨上。我们现代人因为久坐,长期处于一个屈髋的姿势,因此髂腰肌很容易因此缩短,使我们哪怕不在坐着的时候也处于一个屈髋的姿势,参考骨盆前倾。


那这和我们训练时腰椎前凸有什么关系呢?肌肉是很傻的,它才不会只管某个部分的收缩,要收缩就整块一起收缩。 

所以腰椎段的腰大肌不仅让髋屈曲,也会沿着肌肉力线方向扯住腰椎向前,加大前凸的角度。


所以在各种需要屈髋稳定的动作中,腰椎过度前凸的发生几率会更高,并且会伴随骨盆前倾,比如深蹲、硬拉、划船的时候。你能看到很多人在做这些动作时后腰凹得很厉害,幅度很大,因为屈髋时髂腰肌需要缩短,拉着腰椎往前凸,如果腹肌力量不够强或者腹肌没有发力意识,那这个现象会更严重。 


腹肌的起止点决定了它们的重要功能——腰椎前屈。虽然腹肌不是连在脊椎上,但是能够通过牵拉胸廓和骨盆,使骨盆从前倾的姿势变成中立甚至后倾的姿势,可以间接地对抗腰椎前凸。


因此,腹肌的力量不足或者发力意识不足,会任由腰大肌把腰椎扯成前凸。



***


问题必须要解决,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1、髂腰肌拉伸

如果你是久坐人群,那么对髂腰肌进行拉伸是很必要的。采用静态拉伸方式,拉的时候注意腹发力,别让腰椎过度前凸,否则拉伸没有正确执行。


2、加强腹部

主要是加强腰椎屈曲的腹部力量,动态的话是各种卷腹类训练,但更有针对性的是稳定性训练,比如收腹平板半支撑、腰椎保持稳定的各种抬腿类训练。


3、提高腹部发力意识

光有力不会用有何用?动作中要时刻提醒腹发力,不然无法抵抗竖脊肌和髂腰肌的力量而造成腰椎过度前凸。


4、加强臀大肌

臀大肌和腹肌共同作用使骨盆后倾,它们是一对力偶,因此加强臀大肌也会有所帮助。但这可能对日常站姿的贡献更大,在训练中,避免这情况更重要和有效的还是腹。


5、学会收紧腹横肌

这是很基础却是最有效的方式,通过腹横肌的收紧及正确的呼吸,提高腹压以让腰椎得以稳定。有的健美式塑形训练会需要后伸腰椎,这没问题,只要保证好腹横肌的收紧和腹压的维持就能很大程度避免腰部受伤。


正确的核心发力方式在我的各个课程中均有教学,最新版的《力量训练基础课》最为详尽,欢迎学习。除腰部外,课程还涉及肩、肘、膝的常见运动损伤预防供大家学习。


以上是有效的让腰椎维持中立稳定的方式,以避免腰椎在训练中处于过度前凸的状态,来进一步保证腰椎的安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们一定要学会如何在训练中“保护自己”,在持续训练中持续进步并避免运动损伤,这并不是一件单纯依靠“天赋”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持续学习和练习,不断充实知识和提高训练水平。



训练时为什么会腰椎过度反弓(附解决思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