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奇怪的日子

2021-01-10 20:40 作者:壹个可怜人  | 我要投稿

       这个灵感出现在上个月。不过当时顾虑挺多,也不知道怎么写。但昨天突然想到了写这些东西出来的好方法,耶。有些东西看来还是不能急,好东西就像酒,越放越有。

       不多扯了。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开始码起来了。心情复杂.jpg。

       先打预防针吧。这篇充其量是随想随笔,没怎么构思过,免不了莫名其妙,支离破碎,有些话没仔细考虑过,口无遮拦,不留德行。但这也有这的好处,你何不把这当成是行为艺术?或者当成人类观察或者什么别的乐子也是挺好的。我那个语言学大佬女性朋友就是心太善,甚至不能养成乐子人心态,负能量有得进没得出,最后被她所处的环境整得抑郁(这里抑郁只拿来形容精神状态,不拿来指代精神疾病)。我跟她比恶毒得多,所以我提出的方案都因为不够高风亮节被她否了。我还在一边无可奈何一边暗自庆幸还好我心态恶毒些,结果上个月出了点事,我抑郁了。这就叫风水轮流转。不对,是这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有内味了!

       从上个月开始,出现了一些事情,导致我的心情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于是我便过上了奇怪的日子。

一   抑郁

      有道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就作为一个平头老咸鱼没什么起色但确实有点颜色的过着大同小异的日子,三次元自己整点活娱乐娱乐自己,二次元自己整点活娱乐娱乐大伙。我是个有工作还不是社畜的人,这样一来社会上最容易置人于死地的外力便离我远了——南边风暴来了,我在北边撸串;南边气温降了,我在北边烤暖气。这么一看,虽说我从个人生活上看是老倒霉蛋了,但从大方向来看,我平安无事地从小学一路混到工作,而且混了一路到今天竟然还能游刃有余地混下去,确实是带了一身低开高走的运气。当成游戏来看的话,我现在手里有田有基地,种就得了,剩下的事是大后期再考虑的事情,花花世界、朗朗乾坤、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就做着这样的美梦,直到上个月我看到这个视频为止。

       “你醒啦?别唱什么英特纳雄耐尔啦,要赛博啦!”

       突然之间发现,好像仗要打完了,我们这边是要不灵了——视频里描绘的看似是布尔乔亚彻底胜利后的终局,但实际上大批的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和眼前。而之后会发生什么事,视频里已经讲得差不多了。若要言简意赅地归结这种种现象,那就是:“打工人”将名存实亡,这个阶级将从力量上被消灭。或者翻译成大白话:以后大伙就都是翻不了身的社畜——这个社畜就用最原生的,日语里的意思:公司养的畜生。现在布尔乔亚们若是想赢下与“打工人”们的对局,需要的就是用机械替代低质人力,他们只需要把机器科技线点出来——剩下的胜利条件,他们都已经达成得差不多了。而机械科技又被这帮布尔乔亚们摸得如何呢?机械的流水线现在已经是屡见不鲜,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也是花里胡哨,工业的江山已经被机器打得差不多了,服务业也有机器势力往里渗了。哦,原来唯一还没算达成的胜利条件也要被布尔乔亚们按部就班地拿下了。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我自认为我比那群只知道变向喊“板载”的人和那群只知道“就一定要实现”的“下次一定”党灵光一点,我也知道现在的情况本就不乐观。往好里想的话,通过对群众的启蒙,布尔什维克的力量会逐渐增长,最后当两个阶级的斗争破坏性够大,使得整盘对局变成负和游戏的时候,布尔乔亚就不得不为了自己的算盘,向布尔什维克让出自己的部分饭碗;往坏里想,反正现在羊也不爱生了,狼急了,供不应求了。直接加速到可用人力临近匮乏,这批狼要么就好好养羊,改切羊肉为薅羊毛,要么我们就看着最后一匹狼饿死——我是无所谓,但这群畜生可不能好过。但今儿突然告诉我,布尔乔亚只要把“机器羊”量产,他们就可以一把甩开“肉羊”,直接飞升。 “打工人”的末日似乎触手可及,但顶上那群败类不但没被反噬或殃及,却反倒像要踩着血肉登天了。

       我觉得就好像我开着一辆全力赶路的车,开着开着终于开到头了,结果一看是条死路,通到墓园里去了,然后天突然黑了,发动机还跟着熄火了。我整个人傻在驾驶座上,就不知道该干什么。

       头两天属实难顶。回家基本上就直接倒床上,倒到十一点多洗漱睡觉。这德性比起懒,往严谨里说,应该叫“丧失行动欲望”。视频并没有做,没有那个做戏的心情,游戏也并不玩,玩了反倒闹心。我已经看着刑场上的铡刀了,这时候还要我唱歌跳舞哈哈哈乐嘛?

       换作是别人,或许这并不会让他这么难受。机械化还不至于那么突飞猛进,反正赛博肯定赛不到自己身上。但我这就不一样,至于为什么?不知道,可能是我气性大,过于容易上头罢。

       做视频的想法没有了,玩游戏的想法没有了,继续顺着赛博的思路想下去更是闹心,也没有什么欲望动别的念头。于是我便什么都不想——但阴郁的苦雨是一直下着,因为面对这种诺亚六百岁洪水般的末日景象,我貌似造不出什么方舟来,也没法效仿咱们老前辈去防洪。想来想去,不用费任何体力和心思就能达成的,还有点用的事就是干躺着睡觉。

       床很温暖,床很柔软,床总是在那里。

       床不会妖言惑众、床不会反攻倒算、不会干喊口号、不会冷眼旁观、不会明着一套背着一套、不会嘴上主义心里生意、不会像有娘生没娘养的泼皮一样给别人找不痛快、不会剥削压榨、不会玩反智的烂把戏、也不会用看似佛系的犬儒主义消磨他人的意志,它就在那摆着,任劳任怨地不计任何情况为他人服务,或做着这样的准备。

       床很好,多陪陪床。

       好,我抑郁了。现在让我们回头看看都发生了什么:

       我该上班还上班、天气一如往常、管我的那个主管大妈还是跟办公室的人扯些家长里短、两千米外的那个小商圈当天也开张,正如前一天它开张,前两天它开张,一周前它开张。没什么不一样。除了我突然间就“黑化”了,还啥大动静都没闹之外,这地界就没什么跟平常不一样。

       所以说“有道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二   困惑

       最开始我也是自作理智地向自己辩解:什么都不干,这不就是等死吗?

       但这种有理但无力的辩解马上就给辩回去了:“对,但你给我出个主意试试?”

       没有主意。而且我又不是过两天就真嘎了,赛博也不会过两天就赛,周旋的时间还是有不少的。这就是个心情问题,目前的情况就是心情过差啥都不想干,过两天缓过来了就能逐步走回正轨了。有一说一,这两天混吃等死的日子过得还是蛮安逸。

       混了半周吧大概,缓过来一点,视频重新开始做了。要不是把做视频当做任务,“再不整点活就断顿了”,我估计我还是继续拖着。说来有趣,本来最开始黑化时候都准备撒手不干了,结果反转战役没成想做成了,引来一大批看热闹的。要有这效果那我倒是乐得天天黑化(笑)。那必须得趁热打铁啊,你把饭送给别人他们要了,再送一碗给别人他们又要了,送了几碗出去他们要饭成习惯了,这时候你要是下一碗端慢了他们就要摔碗骂厨子了。我犯不上找那不自在。

       这时候我倒能在一些奇怪的方面找到自信。虽说我现在(当时)要心力没心力,要灵感没灵感,但我有做视频这技术啊,编点漂亮话甩出去,别人就好像捡到了什么笑话似的,一个游戏实况剪几刀,然后就开始打字,编各种耍小聪明的废话,效率高的话上午一个视频,下午一个视频,我都不用动脑子的,随手扔出去就是几千人过来看戏。然后我没事闲着就来看你们看戏。你们消遣我,我消遣你们,一个完美的互惠互利(?)。

       但不动脑子,实际上也是在混。我要是把那个赛博问题放在一边不管,那我就跟那群“经典屁民”和“下次一定党”(说白了还是经典屁民,只不过喊的东西换了)没区别。浑浑噩噩地做视频做了几天后,我终于又回了一格血,有心情重新考虑那个把我击沉的问题了。虽然没用快速修理,船也是没修完,但已经不是大破了!可以拉出去打仗了!他妈的粪提。

       首先我就面临一个问题:这一局对战,我们的赢面真不大。就像赛跑,我们还在起跑线争怎么起步,对面倒是有条不紊,差一段路到终点了。经典龟兔赛跑。

       形势已然如此,我觉得以我现在的实力和体量,干出些什么事情也就无异于蚂蚱在秋天前蹦跶。但这不是那种简单的蹦跶不蹦跶的问题:咱们这伙人,但凡沾点我国近现代史,就不应该对这种生死存亡的斗争陌生。但仔细定睛一看,看看我现在所处的战场,哪是什么山地平原,没有什么城什么庄,大阪的城墙在四周圈着,德川家的军队就搁城外围着,国崩炮都架好了。对面国崩炮都架好了,我这边却连基本作战纲领都没有。没有作战纲领怎么办?赶紧整一个出来啊!

       那思绪就回到“赛博末日”上。当对面彻底把机器人科技树点好了之后,我们还有什么机会吗?我想了又想,我觉得没有机会。到时候他们几乎不会受制于我们丝毫,而且资源和力量全集中在他们手里,一支超级高配的军队加上一整个主流社会对付一群毫无训练和组织度的平民就是玩一样的事情。那么我们有胜算的时机就是对面把机器科技点完之前——也可以说,就是现在。粗略一比,我们相比于对面的唯一优势就是人多。这是唯一能利用的东西,所以我们得趁着人还多,尽量发挥这个优势——必须要在对面的算盘打完之前把他们的算盘砸了,若想取胜,唯有速胜。

       而若想胜利又有什么办法?我是才疏学浅,我觉得除了我之前提过的那两个方法是别无他法。要不然就是更多的人看清了,不做奋斗逼和“无脑打工人”了,让对面的小把戏更加的难办;要不然就是更多的人看清了,然后“累了,破灭吧”,犬儒了(指现代犬儒主义,你要是去百度“犬儒主义”的话得看百科里的子标题“现代犬儒主义”)。但无论走哪条支线,你必须先完成这个前置任务:让他们看清。

       这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我还念过,就是那个《启蒙即救亡》。我去找一下。

       我本来不想搬自己的玩意拿出来当材料,但霹雳不能那么便利地引用站外链接,搜站内的跟这篇文章有关的只有我一个,那就不好意思了。这玩意你百度标题应该就有,念四十来分钟,看顶多半小时。

       我对这篇文章的思考早于我遭遇赛博末日图景的幻想。思绪很多,但太碎片化,我就长话短说:

       “那么彼时彼刻……”

       “恰如此时此刻。”

       “竟能如此相像?”

       “像。很像。”

       说完了。长话短说都要引用别人的话,你倒是来评评我这个披着臭老九皮的人到底是个啥东西?孔乙己尚且知道茴字四写!……    

       但正因为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当初有用的办法,现今应该也是管用的。要让那些什么都不清楚,乃至什么都不想的人,想点儿东西,明白明白。而让他们发生从不动脑子到动脑子的转变,就可以称之为启蒙了。

启蒙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ǐ méng。泛指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接受新事物而得到进步的运动。 1、开发蒙昧,使明白事理。特指教育童蒙,使初学者获得基本的、入门的知识:祛蔽启蒙|启蒙教育。2、指普及新知,使社会接受新事物,摆脱愚昧和迷信:启蒙运动。

       而至于等他们明白之后,是起飞了要当从天而降的歼击机,参加到炮火连天的战场中去,还是沉没了当那现代的桶子里的哲学家,参加到与世无争的犬儒中去——在我看来都是好事,参见我第一节“抑郁”的第四段。

       若要在这战斗的最后关头取胜,我(乃至我们)一定要顺着这条道路走,而且要走得特别快,要在对面跑最后一个弯道的时候直接把他反超。但环顾四周,好像没什么人去跑,那就只能我自己跑。一个人冲出去了总比一群人都趴窝强吧?然后我就得跟拔河似的,拔出一堆人来,然后带着他们加速,最后抢先完成弯道超车。

       你说它挺离谱?我说它也挺离谱,它™根本就离谱!

三   迷惘

       离谱也得继续想。仗看来是要输了,但绝不能不打了。我明白这种事儿,于是心里大喊“离谱”喊了两天,“不行,还是得继续寻思。”那张扔了一叠纸又从地上捡起来那个图搁哪来着?

       (重新看回到上一段结尾的时候我有点疑惑,为什么突然就得是“我”第一个冲出去,然后带着别人跑。吹得自己多有责任心多能似的!不过一来我对重要事项从来都是强迫症似的不放心,信不过别人——铁哥们除外——也不怎么信得过自己,二来我觉得这形势得有人去当出头鸟,但也没人去当那出头鸟,绕回来不还得是我自己上去。硬要解释,那可能是出于无奈。说好听点,形势所迫!)

       我在看见赛博末日和看过《启蒙即救亡》之前就明白一个“道理”:网络是个威力无穷的兵器。

       论像模像样的兵器的话,该收走的当然都被人家给收走了,但这文化战的兵器就妥妥地握在我们手里,理论上我们可以跟他们在同一水平线同台竞技。当然,网这东西的用处并不只局限于是个兵器,这玩意用处大了去了,我觉得我就不用在这扯什么皮了。武器在手,问题是怎么用。

       这么问可能一些人还没反应过来,那么问题应该更加精确一些:启蒙应该怎么启蒙?

       一般想到的可能是些特别红专的办法,我就其形式特征将其命名为“照本宣科”。我其实仔细想过,很遗憾,你去看看评论区就可以把你心里那燃气灶的火熄了。那种评论区里一般就是这么几种人:第一是有备而来的,事先有一定的基础,你直接给他念原文他们都懂,甚至能从别的文章里援引的;第二是那种吃瓜党,话都听了差不多,然后评论区发了句“好耶真厉害”之类的就今日无事发生的;第三就是我最看不上的“下次一定党”,你看他们在评论区里口号喊得山响,乍一看不周山下红旗乱,实际上视频都没打开,纯粹是来叫个好就走——要是这群看客都是学以致用的实干派,那我还忧郁困惑个头。结果一顿操作下来,来的都是懂的,不懂的也留不住(“几乎”,作用不能说完全没有),这对于培养新人、增强力量没有啥大用处。而且相比于启蒙,我觉得管这“照本宣科”叫“灌输”更合适,自己有思考能力的就想明白了,不懂的还是不懂,然后就变成了我之前提的三种人的后两种。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第一感觉。

       当务之急是,要让那批不动脑子的人开始动脑——有些人是没脑子的,这些人我们暂不管他,但有些人只是没开窍,没开眼界,这是启蒙这一建设性任务的关键。这我倒是挺乐观,在我看来,只要目标对,这一任务是不会失败的——纵使是头猪,它聪明起来了也是笨不回去的。

       那么,让大众接触先进的文化内容,让他们见见世面则是正道。认得什么是香的,就自然离臭的远了;认得什么是金玉良言,妖言惑众自然就不信了。这就是精神上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确信)。待到他们的精神世界足够丰富,养成了足够的精神力量后,他们就会逐渐理解一切,或者在某个时机,藉由某个事情突然把风云看清——为什么我有这种自信?因为我就是这么过来的。这不是自夸,而是想带出接下来这句话:你以为一定有丰富的理论做支撑,但实际上我一本红书都没看过,理论仅停留在高中马哲。

       而所谓的“先进文化内容”就广义的多了。艺术尚且分八大类,艺抛掉还有社科人文和历史,而我从个人经历出发,则觉得正是历史学习对养成一个人的思想以及辩证法最为有用(然而对于善恶那种方面的养成,好像就不是历史管得着的事儿了。)——学无止境是真的。

       实际上创造着先进文化内容的UP主为数不少。不过有那种门槛太明显的、也有太挑口味的、总之种种,就是觉得启蒙的威力好像都不太够。

       我另外看到数据,游戏区至今仍是霹雳客流量数一数二的大区。这地方的看客比别的地方的多出一大截,不过也情有可原,其他的分区多少有点审美门槛乃至专业知识门槛,就这游戏是最下里巴人的。如果把只知道玩游戏的,别的一窍不通的人(说难听点,精神上最无聊的那批。我上大学之前也差不多就这么个德性)点化,那是真的牛逼。而这种点化,难度是最大的却也是最重要的:本身有资质的人,给他们个机遇他们就能上道,而啥都不懂的人有个什么样的未来则完全不可知,可知的是布尔乔亚用那经典烂把戏唬他们就跟玩儿似的,就算是今天,这帮布尔乔亚也在把这种被唬得跟孙子似的人扔出去当烟雾弹,掩护自己免于炮火跑向终点。这伙人可能就是战场中央的山头,谁拿下了他们谁就居高临下,主动权想必来得容易。

       我四处看了看,看看谁能做到这种事儿。但霹雳这地界,什么样的UP什么样的粉,史图馆那种基本上都是带着已经上道的人走,一些音乐、钢琴UP表现不错,但音乐有其自身的审美门槛和专业门槛(知道钢琴弹ACG的甚至不知道冬风拉二,有些看起来懂行的实际上也就听说过个冬风拉二,他们甚至不知道钢琴业余十级上头还有个专业十级。一知半解是玩票圈的通病,不过真那么上道的话也不至于只是玩票了),痛姆倒是玩得很转,但那个好像劲太大了(?);能够带着小白群众白手起家的,能在下里巴人和“高山流水”之间玩得转的,老陆或许算一个,但也不能太指望别人。

       然后我突然想起来,我是个“臭玩游戏的”,我的看客大多一开始是纯来看热闹的。这环境不正好吗?而且出于我的本性,我先觉得别人靠不住——

       出头鸟竟是我自己?

       那就想法出个头?别人我觉得靠不住,这活也不能没人整,那可不就得我整么。

       脑袋里冒出这么个想法的时候,我心情倒还稍微回升。虽然我真是太痛恨额外的工作量和额外的风险了,但寻思出一个方法,倒也是那么回事。

       不过我还是短视了。这还不是最让我头皮发硬的。

四    焦虑

       我今天又来看了看第三节。这特娘的不是行为艺术是什么?我一个字不识一箩筐的屁民在这谈什么启蒙民众和什么接急斗争,整个一超级魔怔人啊这是,我要是够不要脸把这些话念出去做视频,我就会成为霹雳第一魔怔人,冲国分身Jreg,靠这种耍疯来当个网红什么的应该一点问题都没有吧?荣华富贵可就尾随而至了嗷。我连把整篇字全删掉的心都有了,但我都写了七千字了。哈哈,臭老九的脾性臭老九的命!

       没事,权当整魔怔活,行为艺术,行为艺术。

       说回正事。后来我又顺着想了想,甚至真的想整出些那种视频。然后我就发现了最大的问题:我充其量也就是个玩票,而且是玩票中的玩票,业余中的业余。这是内忧外患的问题。

       先说内忧。我之前想做个乐评,就照这样的做。

       它好就好在一切的结论都有理有据,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谁都会说的“这段很柔和,那段很雄伟,听起来怎么怎么样”。有了这些“理论支撑”,这些结论才站得住脚,整个解析正如数学等式一般,而不是玄乎的阅读理解。于是观众接收了这些信息并消化了它,想的是“原来是这样”,而非“他说是这样”。这其实还是能归类回我之前说的启蒙与灌输的问题。

       但真正的问题随之而来:我没这个本事。我懂个头的乐理?你拿一堆升降号过来让我看是啥大调啥小调我都分不清!啊不对,C大调肯定行,因为它没有升降号。苏卡,我当年就应该听我钢琴老师和我妈的话初中就直接进音校。要是我儿子这般蠢——我不生,问题解决了。

       音乐我是个废物。我有没有别的特长能帮我克服这一点?

       我马上想到历史。然后我马上发现历史我也是个废物。你看我谈笑风生,能顺溜地玩不少梗,但实际上也只会玩梗。别人知道俩梗就一个劲瞎用,是梗小鬼,我用得没那么贫 ,知道仨梗,是梗老鬼。但梗鬼再怎么进化,不质变成为历史学习者的话,再怎么蹦跶也不过就是玩梗的鬼。而历史干货的要求尤其严格,你搬来的看似干货,却可能是一家之辞;看似客观,但实际是春秋笔法,你若想掷地有声,不但要对自己的领域知根知底,而且必须触类旁通,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我呢?我知道无端辱髪不可取,知道波旁王朝很猛,然后知道路易十四和黎塞留,然后就啥都不知道了。你问我路易十四和黎塞留有啥事迹我还得现查去。这种人出来放话,你能信嘛?

       历史我也是个废物。我又想起美术。直接跳过过场动画,我还是个废物。电影我实际上也不太看,更没有发言权。文字?我说实话,我认真看的书大部分是史书,而且拿高中的QQ空间日志和现在的文章比,我觉得是一点都没有进步,好听里说是半个废物。只有量变,半个废物也是废物。

       只是玩着玩儿,那才叫玩票,现在一个玩票突然想当急先锋跟专业的同台竞技,我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再说外患。有无脑小鬼来砸英德文史的场子,狗蝙蝠能用他的留学生涯和更全面的德国文史知识把小鬼怼死,我不能;有无脑小鬼来砸二战历史的场子,黄河和子弹能直接甩视频和文献把对面怼死,我没有;有无脑小鬼来砸红警的场子,那必被MK怼成孙子,贴吧大佬、MOD元老、语言学博士,混贴吧多的都知道这种人的威信以及这种威信是怎么来的,而我是贴吧屁民。那我什么都不能,当我碰见小鬼,我怎么办呢?再说了,要是不自恃有两下子,小鬼也不会有那胆气来砸场子,结果半瓶子醋晃荡反倒把我给打下去了。

       启蒙免不了要与无知和一知半解论战,而论战需要专业的、重量的论据作武器。而需要这种一般人用不动的武器之时,我这个一般人又能拿得出什么?这种败仗打得多了,小丑就是我自己了。到时候纵然我有点心力,我出来了,还有什么话能作数?且不论一旦无知驳赢了,骑墙派就会加入到无知的队伍中去。

       我当初思路想到这的时候,差点又让我干抑郁了。不过我抵抗力还算强,扛住了。比起抑郁,我感到的是显著的焦虑。之前见到赛博末日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药丸”,但现在比起“我是个废物”,我更强烈感受到的是“出大问题”。(这种心态也蛮有意思的,哪天单挑出来作为论点倒是大有可写,但现在就按下不表了。)

       之前还打算当出头鸟,回头发现我没膀子!这比起现代喜剧段子,更像是默剧里的搞笑把戏了。嗯,高雅!

       可不就说“事物发展是螺旋上升的”,我小时候觉得自己有两下子,然后长大了发现自己是个废物,现在发现自己可真™是个废物。螺旋是真螺旋,上升?可能指的是我这人越来越搞笑了罢。

       现在再想想整篇字儿,想想我这思路一路的发展。我这几天以为找到了道路,但只是绕了一个超大还没用的圈。我这几天天天玩游戏不比在这想着咸的淡的没有用的强?起码更好受吧?结果这几天搞得我又是抑郁又是焦虑啥的,魔怔人自产自销。——“所以说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扯远了。现在的最大症结是“我是个废物”。仅是说说的话,这问题倒不难解决。学不就得了?但这又要多长时间呢?对面都要把这一局拿下了!……

Через день будет поздно, через час будет поздно,

再过一天就来不及了 一小时也来不及了

Через миг будет уже не встать.

再过一秒就要站不起来了                                 

                                                                            ——Мама, мы все тяжело больны

                                                                                           (妈妈,我们都病得很重)

                                                                                                                     维克多·崔

       当我重新考虑这些东西的时候,每一秒都会让我更闹心。我确实可以按部就班地行事,但这会不会让我的进程过慢,错过最后一班车?还是说想一些别的办法?看起来更讨巧,而且也不是不能成功,但计划从何开始呢?第一步都没个头绪!……直到今天,乃至现在我写这些的时候,这也是无头的乱麻。但好在抑郁的阶段早已经过去,现在这些思绪带给我的是窝心的烦闷和隐忧。

       从去年十二月开始,一个看似轻松的人不知受了什么反向天启,突然变得魔怔,跟着过上魔怔的日子,写了魔怔的九千字,也不知道这些魔魔怔怔的东西能把多少人也带魔怔。这就是魔怔的行为艺术嘛?活挺魔怔,就是有点魔怔。

       魔怔得我自己都有点怕了(还是说,我到现在方才反应过来我魔怔了?),我决定先撤离这片凶险的沼泽。放它一段时间,等这些东西的精神污染度没那么强了,我再来慢慢地处理它。

       但虽说离得远了,忘掉或者不把它当一回事是不可能的。敌人的科研胜利尚在倒计时,刑场上的铡刀还在那悬着。那不是摆设,有一天它要放下的。一天天过去,我的精神状态实际上是在缓慢恢复,但这种怪异的魔怔感觉不曾消失。它好像寄生在我的心脏上,随着分秒的流逝跟随着跳动。或者用一个更形象但不一定听得懂的比喻:当你赤脚站在小溪里或者光着身子在河里,你一直会有水流冲刷在身上的感觉。我泡在时间之中,时间冲刷着我,我时刻感受时代的压抑。硬要说感受,好像是焦急、愤怒的燥热和忌惮、厌恶的恶寒交织在一起。冷热中和得差不多不温不火,但这四种难受可是不会抵消的。

       我今天上班,明儿放假,是正常轮休;上海冷得倒是不同寻常,但明天开始要转暖;管我的那个主管大妈家里水管好像冻裂了;我昨天去了那个两千米外的小商圈,它跟我抑郁前一周的那光景一模一样。但我在上个月突然间就魔怔了。上个月啥都不想干,现在是没什么想干的,之前没主意,现在一样没主意。

       就这样今天我继续过着奇怪的日子。

                                                                                                    2021/1/7——2021/1/10

       ♪♪假装片尾曲自动播放STRANGE DAYS (1999)♪♪

Things

事情

I couldn't say

我说不出口

But it's okay

但也无妨

You walked away

你已离开

Years

时间

Before we met

在我们遇见之前

Is time a gift

这是个恩惠

Or punishment

还是惩罚

We can't go back

我们回不去从前

Strange days slowing down

奇怪的日子缓缓慢放

Slowing down

慢放

Slowing down

慢放

Strange days slowing down

奇怪的日子缓缓慢放

You don't worry now worry now

你现在不必担心

Where will you be when they come

他们来时你会在何处

Pain

We take more pills

服更多药

Each moment wounds

每次都疼痛

The last one kills

最后一下死亡

Life a mystery

生命,一个谜

Euphoria 

安乐

and misery

又痛苦

We can't go back

我们回不到过去

Strange days slowing down

奇怪的日子缓缓慢放

Slowing down

慢放

Slow it down

慢放

Strange days slowing down

奇怪的日子缓缓慢放

Slowing down

慢放

Slow it down

慢放

Strange days slowing down

奇怪的日子缓缓慢放

You don't worry now worry now

你现在不必担心

Where will you be when they come

他们来了,你又会在何处



奇怪的日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