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系老车型录4—丑陋的鲶鱼 福特第二代天蝎座(英版)
文/编译:我 型录图:外网 资料/图片引用:喂鸡,其他网站

94年亮相于巴黎车展,后上市。



Mk2天蝎座依旧沿用了初代的底盘架构改进开发而来,仅保留了轿车和旅行版两种,五门掀背版由于销量不佳而被取消,另外英国和爱尔兰市场的四缸机版摒弃了Granada之名,并统一使用了Scorpio的名称,外观内饰也彻底进行了重新设计,也是福特第一款完全采用CAD/CAM计算机设计的车系,前脸和尾部风格采用了以美式轿车风格作为灵感,前大灯呈纺锤形,尾灯在保险杠上方呈细线排列。
轴距为2,770mm,长宽高分为
轿车:4,825mm×1,760mm×1,388mm
旅行版:4,826mm×1,760mm×1,442mm
内饰大量使用了仿木面板,用料质感也有所被提升,但由于其强烈的“美式风格”之外的设计而备受争议以及风评被害(详细参见结尾),而不同寻常的是福特从未公布该车的设计师的名字,并仍坚称该车的销量超过预期(尽管福特未公布过这些数字的实际真实情况),但还是有人指出这位不知名的设计师对他们的工作表示“非常自豪”。








动力方面,Mk2天蝎座沿用了上代的2.0L直四双凸轮轴自吸,或2.9L科隆V6自吸,以及意大利VM集团的VM425(SCD) 2.5L直四OHV柴油涡增三种动力总成,2.0L直四发动机分8气门(NSD)和16气门(N3A)两种,而2.9L V6分单凸轮轴12气门(BRG)和考斯沃双凸轮轴24气门(BOB)两种,另外VM柴油发动机因涡轮迟滞而导致加速不足而所诟病。
其中考斯沃V6 24v发动机则进行了升级改进,换上了双单形链条和液压张紧器,并新增VIS可变长度进气系统,与初代天蝎座所不同的是,考斯沃V6版初期未悬挂COSWORTH英文铭牌,主要是出于为减少车辆被盗的可能性,96年新增2.3L直四发动机可选。

发动机参数
NSD 2.0L直四8v
排量:1,998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8个(每缸2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EEC电喷
缸径/行程:86.0mm×86.0mm
压缩比:9.8
最大马力:85kW(115ps)/5,500rpm
最大扭矩:167N·m/2,500rpm
0-100km/h加速:12.8-13.2s
N3D 2.0L直四16v
排量:1,998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16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EEC电喷
缸径/行程:86.0mm×86.0mm
压缩比:9.8
最大马力:100kW(136ps)/6,300rpm
最大扭矩:175N·m/4,200rpm
0-100km/h加速:11.1-12.9s
Y5A/Y5B 2.3L直四16v(96-98款)
排量:2,295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16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EEC电喷
缸径/行程:89.6mm×91.0mm
压缩比:9.8
最大马力:108kW(147ps)/5,600rpm
最大扭矩:202N·m/4,500rpm
0-100km/h加速:9.8-11.4s
科隆60°BRG 2.9L V6(95-96款)
排量:2,935cc
配气机构:OHV
气门数:12个(每缸2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博世LE-/LH-Jetronic
缸径/行程:93.0mm×72.0mm
最大马力:110kW(150ps)/5,500rpm
最大扭矩:229N·m/3,500rpm
0-100km/h加速:11.0-11.5s
科隆60°BOB 2.9L考斯沃斯V6 24v
排量:2,935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24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博世LE-/LH-Jetronic
缸径/行程:93.0mm×72.0mm
压缩比:9.7
最大马力:152kW(207ps)/6,000rpm
最大扭矩:281N·m/4,200rpm
0-100km/h加速:9.0-9.2s
VM425 2.5L直四柴油涡增
排量:2,499cc
配气机构:OHV
气门数:8个(每缸2个)
进气形式:涡轮增压(盖瑞特)
供油方式:间接燃油喷射,带博世分配泵
缸径/行程:92.0mm×94.0mm
最大马力
94-96:85kW(115ps)/4,200rpm
96-98:92kW(125ps)/4,200rpm
最大扭矩
94-96:270N·m/2,200rpm
96-98:293N·m/2,000rpm
0-100km/h加速
94-96:11.9-12.2s
96-97:11.1-11.3s

变速箱为5速手动或电控全段4速自动,其中V6版只匹配自动变速箱,但实际上自动挡版被占了大半,悬架也进行了重新改进调校,依旧为前麦弗逊/后半拖臂式,旅行版标配后悬挂自适应调节,遗憾的是四驱版在这一代上被取消,ABS和主驾驶气囊为标配,副驾驶气囊和中央刹车灯需选装,另外考斯沃斯24v版标配TCS牵引力控制。









Mk2天蝎座一经推出由于其外观设计问题而引起了广泛争议和风评被害,由于其前保险杠设计,加上长条且椭圆的前格栅与其类似于蛙眼的头灯组合的造型像是鲶鱼或青蛙,圆润的尾部设计搭配条状尾灯及镀铬边框装饰也使其像似鲸鱼,在发布后立刻受到了主流车媒或和非汽车主流媒体的批评攻击,后者都在攻击其设计美学。
虽然福特欧洲部门在位于德国科隆的工程设计中心成立了一个焦点小组,涉及车媒的大部分内容,将独特的“微笑”设计格栅与捷豹,阿尔法罗密欧和Austin-Healey的设计进行比较,福特承认其他主机厂的设计被好评称赞,但反观Mk2天蝎座的设计却一直受到了风评被害,也未能安抚车媒对该车外观的看法,发布后这些车媒对其进行恶毒批评攻击。
当时TopGear的托尼·梅森(Tony Mason)表示不喜欢其前脸设计,称头灯造型看起来不太合适,并且整车造型设计看起来并不完整,企业家爱德华·斯托巴特(Edward Stobart)形容该车是“英国最丑的汽车”,尤其是特别不喜欢“毫无特色”的尾部设计,并称看起来不像宝马7系那么好。
而皇家艺术学院的肯·格林利(Ken Greenley,曾主导过双龙Musso和路帝的设计)表示不喜欢该车其整个设计理念,被形容为“简直是丑陋”,“就像一辆前面带着一张傻乎乎的面孔的露天游乐场的车”,以及“由一群戴着墨镜坐在黑暗里的人设计的”等描述。
而昆汀·威尔逊(Quentin Willson)在旧版TG中说到“悲伤的大眼睛,天蝎座是如此英勇的丑陋,它显然是由雷·查尔斯与史提夫·汪达(两人均为著名盲人歌手)所设计的”,其他评论则更加严厉,之后争议变得越发激烈了起来,被车媒将其描述为“非常不受欢迎”,“英国最不受欢迎的汽车”,与竞品“关系不佳”,“造型像孔雀鱼”,“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微笑面孔的青蛙”,以及“有史以来最丑的人造车辆”等。
大猩猩(杰里米·克拉克森)在泰晤士报的汽车评论中写到,天蝎座是台“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怕怪物”,并表示该车有着“乡村白痴特征”和“傻乎乎的面孔”,且详细解释说,“该车停止了任何纷争,因为它是道路上最丑的车”,并称这辆车“像是海底总动员里的临时演员”,而且有着“一张无与伦比的可怕面孔”,并且会“吓哭自己孩子”。
而船长(詹姆斯·梅)和鼹鼠(理查德·哈蒙德),对该车将其描述为“丑陋”,船长也表示“不是福特最好的造型设计”,另外理查德·波特(Richard Porter)在04年出版的『垃圾车』(Crap Cars)书中,第二代天蝎座被列入总数50名里的第49名。
尽管其外观造型被广泛争议,但其豪华的内饰,性能和操控却受到评论家的一致称赞,大猩猩曾赞誉该车“与主要竞品欧宝/沃克斯豪尔欧美佳“同样有才华”,而且它“制作工艺精良,配置良好”,考虑其尺寸它有“高性价比”,但还是因丑陋的外观所掩盖了一切。
而在98年4月TG杂志对120辆车的调查中(1995.8-1996.7)被列为英国最差的N类车(N-registered car,是保险公司用来表示对所注销的车辆的损坏程度),另外其可靠性方面得到了特别低的评级,在99年和00年的调查中其表现略好,虽然消费者对该车的正反面评价都有,但大部分都是负面评价,备受争议的丑陋外观,以及发动机数量和配置太少还是影响了销量。
在经历了备受争议后,Mk2天蝎座在97年迎来首改,大灯内部进行了熏黑处理,前中网和保险杠进行了重新设计,同时条状尾灯也进行重新设计,取消了镀铬边框装饰的同时,灯罩颜色从原来的全红改为红黄(转向灯)相间,使“丰满”的尾部设计不那么球状,而V6 24v版尾部新增考斯沃铭牌标识。
在小改款推出没多久后,天蝎座于98年夏停产,结束了其13年的使命,停产后福特品牌就退出了欧洲的中大型车市场,当第二代推出时福特欧洲就已经决定要让天蝎座寿终正寝,另外福特打算计划在99年把林肯LS作为天蝎座的继任者引入到欧洲市场,但出于某些原因,以及避免营销方面与捷豹S-Type造成冲突而计划被搁浅。
无论第二代天蝎座真的是否达到福特的目标销售预期,然而在90年代末的欧洲车市的变化则不同寻常,受其市场趋向出现了高收入人群(或高管)倾向高端行政车,家庭用户倾向多功能车的两极化之下,主流品牌逐渐将“E级”车烘手让给了BBA等这些“高端”品牌。
当时福特所持有的捷豹和沃尔沃的品牌权反映了这一新的现实,意味着并非直接取代天蝎座,而是直接通过旗下品牌全新开发的捷豹S-Type和沃尔沃S80直接参与欧洲行政车市场,从当时福特的角度被认为是间接后继。


另外荷兰王室同样也拥有了数台Mk2天蝎座,有一些被魔改加长,并全部喷上了皇家蓝色,另外在皇家马厩里有一台定制的landaulet版,在天蝎座被停产后,沃尔沃S80渐渐替代了王室里的天蝎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