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3.2.2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仅供学习参考】
2、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既然有着上述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资产阶级和一切社会主义制度的敌人,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动摇、瓦解和破坏集体所有制,而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则要求巩固集体所有制,发展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时期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环绕着集体所有制展开的。
集体所有制是一种低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上,都带有较多的旧社会的残余和痕迹。对集体所有制来说,公和私的矛盾,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大集体和小集体的矛盾以及各个小集体之间的矛盾,都比国家所有制来得复杂。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习惯势力,总是力图扩大集体所有制中的这种旧社会的残余和痕迹,力图用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大集体和其他兄弟集体经济单位的办法,来增加自己小集体的利益;力图利用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招牌,来搞资本主义经营,把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蜕变为列宁指出过的那种“集体的资本主义组织”。为着巩固和发展集体所有制,为着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作斗争,必须正确处理国家和集体、大集体和小集体以及各个集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看到各个集体所有制经济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上存在的差别,这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群众觉悟水平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企图过早地取消这种差别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又必须认识集体所有制及其所包含的那些旧社会的残余和痕迹,决不能彻底巩固、永恒不变,而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消除这种残余和痕迹,使集体所有制向着公有化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并同那种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大集体利益和损害其他集体经济利益的资产阶级本位主义作坚决的斗争。
为着巩固集体所有制,坚持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划清集体所有制同个体所有制的界限,是非常必要的。各个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和产品,是各个集体经济范围内的劳动群众共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对这些公有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必须具有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所有权和支配权,而不能化整为零归一个作业组或个人所有。集体经济的生产,必须遵照国家计划,由集体作统一的安排,并组织集体劳动来实现生产计划,而不能让各家各户或各个作业组各自为政,爱怎么干就则在集体经济内部统一分配,而不能由个人或作业组将所得的劳动成果据为已有,自行分配。如果离开上述原则,就是破坏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背离社会主义道路。
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当我国国民经济由于苏修叛徒集团的背信弃义和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遇到暂时困难的时候,[-]一伙跳了出来,同苏修叛徒集团里应外合,从右的方面来攻击农村人民公社,拼命鼓吹“三自一包”[1],大刮单干风,公然叫嚣:“不要怕资本主义泛滥”,“农业也要退够,包括包产到户,单干!”妄图从根本上破坏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在这个关键时刻,毛主席领导全党同[-]一伙进行坚决的斗争,并在农村中掀起一个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打击了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教育了广大的干部和群众,进一步巩固了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
为着巩固集体所有制,还必须划清集体所有制同国家所有制的界限,严格按照它们各自的特点来正确对待,不能像对国营经济那样统一调拨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产品和劳动力。否则就是侵犯了集体所有制,就会犯剥夺农民的错误,损害工农联盟。
当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正在轰轰烈烈展开之际,[-]及其一类骗子曾刮起一股“共产风”。他们蓄意混淆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区别,否定商品生产,否定价值规律,无偿调用农村人民公社的劳动力和产品,妄图用这种办法来破坏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工农联盟,瓦解无产阶级专政。毛主席亲自主持召开了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批判了[-]及其一类骗子形“左”实右的谬论,进一步阐明了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划清了集体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保护和巩固了新生的农村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
巩固集体所有制和发展集体所有制的最根本的条件,是必须使集体经济的领导权牢固地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贫下中农的手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农村中坚决贯彻马克思主义的路线,从而使集体所有制得到巩固和进一步的发展。如果农村集体经济的领导权被阶级敌人所篡夺,他们就会利用所窃取的权力,推行修正主义的路线和政策,使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蜕变为走资派所有制。
毛主席早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时就教导说:“合作社的领导机关必须建立现有贫农和新下中农在领导机关中的优势,而以老下中农和新老两部分上中农作为辅助力量,才能按照党的政策实现贫农和中农的团结,巩固合作社,发展生产,正确地完成整个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2]毛主席的这一指示,预见到在集体所有制建立以后农村中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仍将长期存在,预见到此后的阶级斗争将以争夺集体所有制经济的领导权为中心来展开。坚决贯彻毛主席的这一指示,使集体经济的领导权牢固地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贫下中农的手里,才能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办好集体经济,有效地镇压和改造一切敌对分子,逐步削弱以至最终消灭资本主义自发势力。
为着巩固和发展集体所有制,还必须不断地批判剥削阶级的旧思想,不断地提高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由于千百年来私有制对农村的长期统治,在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私有观念,不可能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而自行消失。阶级敌人总是要利用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来腐蚀群众,达到复辟资本主义的目的。因此,必须“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3],在农村中不断地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批判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用社会主义思想去占领农村的一切阵地。“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4]特别是富裕中农,他们的私有观念比较浓厚,受资产阶级的影响较深,往往在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摇摆不定。这种思想战线上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集体所有制建立以后,必须经过许多的斗争,才能使自己巩固起来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为着巩固和发展集体所有制,还必须加速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不断地发展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增强集体经济的力量,增加社员收入,使社员更加热爱集体经济,从而使集体所有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注:
[1] “三自一包”,指扩大自留地、发展自由市场、多搞自负盈亏企业和包产到户。
[2] 毛主席:《<长沙县高山乡武塘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怎样从中农占优势转变为贫农占优势的>一文按语》。《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册,第857页。
[3] 毛主席:《<张郭庄合作社的政治工作>一文按语》。《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册,第321页。
[4] 《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8年横排本,第13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