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有雷同02:新海诚——追不上繁星的好孩子。

2023-04-01 20:44 作者:雷泽利斯  | 我要投稿

       有缘相遇的B友大家好,我是小雷,一个浓度不太高的ACG文化爱好者。

大家好,我叫半瓶水 ̄ω ̄

       上一篇的评分体系里没有美术和音乐,原因一方面评分会破坏主观感受,而美术和音乐恰恰最需要主观甚至只需要主观;二方面毕竟最终载体是游戏,不是美术或音乐作品,作为一名普通玩家,我最关心的是最终表现,也就是正式服人物、演出和故事的表现,不太关心半成品和素材,也就是测试服、声乐、美工等内部制作过程的表现。行业内部有自己的评分体系,并不需要消费端多此一举。(其实是不会画画不会唱歌这种事我会说吗?)额咳,那么进入正题,如有雷同第2期。


新海诚——追不上繁星的好孩子

       说实话,新海诚是我留意过的日本动画电影导演里最没有天赋的,却是少有的我不想评分的导演,他是一个感性压倒理性的典型,我可以轻易的拉一个评分体系证明他得分真的不高,但别人问我认不认同他时,我会明确的说认同。


不想和分奴说话.jpg


       当然了,虽然新海诚的天赋不及他的日本前辈或同行,但他也是有天赋的,只不过他的天赋不在思想性和戏剧性上,在我看来,他的天赋不只有细腻的情感描写,还有一种巧妙绑定大主题的表达设计。这是我在其它动画电影导演那没看到的,应该就是他自己想找的独有性,不过我并不是那种只看动画电影的观众,也有可能看错就是了。

意识系正统系机械系天花板


       举例环节,早期作品一高三低,估计是在找方向疯狂试错,什么莫名其妙小情侣女方开高达去火星对轰呀,什么摁抄宫崎骏风格呀,我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但是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迷惑,通俗点来说就是不得劲。猫那个还可以,处女作还没被业界主流影响,不过略显寡淡。


破案了,新海诚也是女拳◑ω◐


       那么从秒五开始,我没有第一时间看秒五,大概在五年后看的,当时听说风评不错,特别感人的爱情故事之类的,于是休闲时看了下,第一感觉是哦发小,哦升学,哦写信,哦分了,全程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就这?”的心理状态里,甚至中途出戏,表示这不是45度角仰望窗外伤痛文学动漫版?节奏还忒慢,这男主还空发短信,怕不是精神出了问题,要急死了。

大哥,你写文章不发表?草稿修改了一万年是吧ˋˍˊ


        直到出现了一句轻描淡写的描述,樱花飘落的速度是秒速五厘米,政府运送火箭的速度也是秒速五厘米,具体忘了,大概这个意思。我当时沉默想了数秒,然后表示:“啊?这也行?这是什么清奇的角度?”。总之这之后我稍微严肃的看完了全片,当时看完还是挺迷惑的,“这哥们不会是想说国家给了他成长的勇气吧?不能吧?”,“青春伤痛文学主题是这哪个青春人士会看?”,这个疑惑在我看完言叶之后得到了答案,这哥们真的想说国家给了他成长的勇气。

正倒是挺正,就是给我干沉默了(* ̄∇ ̄*)


       然后是言叶,有了秒五的经验,我这次一开始就没打算当爱情片看,我打算看看师生恋主题新海诚能玩出什么花来,结果惊喜却不意外,情感描写很流畅,也没有被标准时长束缚,并且抛出了一个在当时来说非常难得且非常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是老师在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老师。当然了,我觉得难得的原因可能是我当时也没见识过什么高水平的教育家。

新海诚唯一神作不接受反驳✪ ω ✪ 

        这个故事里的女教师设定是味觉失灵,怎么失灵的我忘了,懒得找了,于是很明显出现了心理亚健康,包括甘愿当别人小三呀,和女学生闹矛盾呀,故意挑逗男学生(也就是主角)呀,只是新海诚巧妙的略过了负面描写,至于为什么略过,我猜是新海诚想表达女教师也只是被社会扭曲的牺牲品,她无法改变环境,同时又渴望爱与被爱,于是造成了这种严肃与轻浮时隐时现的扭曲心理状态。直到男主,一名学生,明确的指出了教师的错误,明确的逼迫她走出了灭亡的漩涡。

老师别这样,他把持不住,有什么冲我来●ω●

       不出意外,结局师生恋没成,成了笔友,真成恋人了才是大败笔,这是我看到的对教育理念最好的理解,现代学校里教师和学生是互相教育的,并且很多时候学生才是教育者。自此言叶也成了我个人评分体系里新海诚唯一一个95分以上。

有一说一,百香里这名字听起来年纪就不小╰( ̄▽ ̄)╭

       接下来是君名,君名是新海诚真正的成名作,是新海诚从动漫跃迁到电影的作品。性别转换在动漫圈里不是新鲜设定,但是新海诚的性转却玩出了新高度,他直接消解掉了性转的下三流专属,巧妙的把性转结合了时空穿越、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达到了一种阴阳合一、新旧合一、城乡合一的怪异效果,没错我的感觉就是怪异,这三件事单独来看都好理解,三条平行就完了,新海诚的却是和他片中提到的绳结一样是缠绕的,这样说有点抽象,就是说新海诚的效果是这样的,过去的女孩是未来的男孩,未来的城市是过去的乡村,未来的先进是过去的传统。真要较真也不是不对,就是感觉很怪异。不过也可能是我怪异,所以看谁都怪异。

这结还不够绕,还是中国结更绕 ̄ω ̄

       总之,新海诚这里的乡村不是城市的附庸,也不是城市的养料,而是另一种城市,这也个大主题,新颖不新颖另说。所以君名也是假装青春爱情和传统现代关系探讨片,还是一种巧妙绑定大主题的表达设计。

战国村长打架现代版╮(╯▽╰)╭

       再来是晴女,晴女在我看来主要败笔是把青春改没了,高中生改成了初中生,这样改的好处是他终于不用假装青春爱情了,坏处是新海诚似乎只会描写青春爱情,不过考虑到日本对青春的理解好像是低于国内的,还是把晴女当作青春爱情看待,晴女里的小男孩主角对晴女的情感也确实和爱情一样。

日本对这个年龄段有特殊爱好?(~ ̄▽ ̄~)

       有了前面的分析框架,我想晴女的主题一目了然,就是牺牲与拯救,大气生物水淹东京,只有晴女能阻止,但是需要晴女牺牲自己,怎么办?这也是一个古董主题,舍一人救天下,救不救?别人帮你舍还是你自己舍?你不舍会不会被审判?你如果舍了有没有资格要求感谢?新海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想救的是晴女,我不想知道天下和晴女有什么关系,而结果是我救了晴女,天下也并没有毁灭。这个答案在我这基本上是满分,因为天下如果有盲点,那还叫天下吗?

我拯救了能拯救世界的人,那不就是约等于我拯救了世界?<( ̄︶ ̄)>


        不过跳出分析框架的话,比起如此严肃沉重的古董主题,我更倾向于新海诚只是拓展了一下日本的民间习俗——晴天娃娃。容我过度揣测一下,他只是觉得晴天娃娃就应该是阳莱这样可爱的初中生,民间传统习俗就应该像阳莱一样可爱且关键。

天野阳莱!速速现出原型! (๑•̀ㅂ•́)و✧

       最后是铃芽,也许是晴女的票房表现不尽如人意,新海诚这次的铃芽又改回了高中生,又改回了青春爱情,不过在我看来他很明显的装不下去了,情感的处理不够流畅,需要理性分析才能打通,也就是要盘逻辑了,当情感戏需要盘逻辑的时候,分数就不会太高了,不过也无伤大雅,毕竟新海诚从来都是假装爱情实际在探讨大主题,一不留神字数超得有点多,给结论好了,这次新海诚的主题是别人永远救赎不了你,能救赎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小铃芽是新海诚,破损的凳子是动漫行业?o(* ̄▽ ̄*)o

        说实话,我总觉得有人想说新海诚没有改变,依然是那个热爱动漫,热爱自己事业的新海诚,但我太不满意这个答案。我给出的答案是——过去的新海诚不在现在,现在的新海诚不在未来,未来的新海诚也不在过去。


论摄影的重要性╮(╯▽╰)╭

       B站和米哈游都喜欢把自己类比餐饮,其实不那么贴切,不过也无伤要义,就沿用这个比喻吧。如果说B站像个小吃街,什么都给你来点,米哈游自称万民堂,靠大众口味和星级酒店竞争,那么新海诚就更像个粥铺,他就不是像什么菜的问题,他就是粥,相比他五彩斑斓的画面,他的内核主食一般的单纯。

就不能类比零食铺吗(* ̄︿ ̄)


        秒五是小米粥,主题非常古老,技法非常青涩;言叶是白米粥,能当主食能当灾粮,普通而重要;君名是八宝粥,要素齐全,不过天天吃会腻;晴女是绿豆粥,清爽干净,但一般当不了主食;铃芽是红豆粥,食医一体,有创伤的很需要,没创伤的尝尝鲜。

皮蛋粥表示不服o( ̄ヘ ̄o#)

       初见新海诚, "这傻小子在干什么?";二见新海诚,"这不全是别人玩剩下的?啊?还玩出新活了?";又见新海诚,"噢,原来不是傻小子,只是个日本祖传一根筋。"。

你先别急,我知道你是水浒角色(。・∀・)ノ゙


        是时候点题了,新海诚——永远追不上繁星的好孩子,永远追逐的孩子。

好亮眼!快带护目镜!✪ ω ✪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有不同,以你为准。

如有雷同02:新海诚——追不上繁星的好孩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