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 | 202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总排第一名一战上岸经验帖
考研经验 | 202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总排第一名一战上岸经验帖
原创 壮壮 初心百科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备考经验
202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MTI
个人情况
东北地区某外语院校日语专业口译方向
N1大二下一次过,161分
专四优秀
大四上考catti一次过
二笔综合71,实务61
三口综合89,实务85
贸大专硕初试第二,复试第一,总排名第一
百科448备考经验:118/150
分数:118
百科分为三部分,选择题、小作文和大作文。
用到的书有:贸大金皮书、《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淘宝上随便买的一本高考作文书
个人认为贸大金皮书很有价值,尽管它很贵,但是确实编得很有针对性,里面百科和作文都有,推荐大家都去买。金皮书上把知识点整合得很有逻辑,建议买一本其他的百科书再过一遍,这样再见到同一个知识的时候印象会比较深。因为我只重点看了金皮书,其他书不做推荐了。贸大往年爱考英美那边的,现在比例降下来了一点但还是考得比较多,可以参考隔壁备考英语的小伙伴们的经验。
《中国文化概论》比较有意思一点,虽然最后没有看完,但是可读性比较高,比条条框框整理好的百科书好看。想背住知识还是要靠整理,看过之后自己在笔记本上理个框架。
作文基本上决定了这科能拿多少分,同样是看精不看多原则,能把金皮书好好多啃两遍没必要去买很多书。金皮书的作文版块编得也很不错,所以我买了夏晓鸣的应用文写作也没看,最后闲置了。还可以随便买一本高考作文看,有人说考研还参考高考的,老师肯定看不上,我个人觉得吧…文盲如我能写到那个水平已经全家给我烧高香了。
主要是参考佳句、热点主题、素材,准备点考场上能写的内容。备考期间也多看点央视的微博之类的,言之有物总比空谈来得好。今年的小作文是商业策划,大作文是人工智能。押题有风险!近几年从来没考过策划,我和我另一个小伙伴自信满满地押了今年一定考致辞,看了好几篇,最后拿到卷子人都傻了。总之不要有侥幸心理,可以有针对性地看,但是模板都要心里有数。
考研怪味鸡汤之选择
——考研,考公,留学,还是工作?
比不上专业的职业规划师,只说说我自己的见解。我最初是想留学的,经济条件有限留学断念了,留给我的只剩下了考研考公和工作。考公大概了解了一下,前期投入大,竞争激烈成功率飘渺,岗位安稳但上升缓慢,所以考公也不考虑了。但是这么多人你死我活地抢得头破血流,证明其中待遇还是诱人,大家自己再做功课。
最后我一边参加秋招一边准备考研,9月拿了一家大厂offer以后就不再继续找工作了,建议想跟我一样的不管秋招上没上岸,只要还想考研,9月一过立刻收心,安心准备考研,双线并行忙不过来还容易一起失败。拿着offer准备考研其实也是有利有弊的,安心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安逸,总想着“反正我不行就去工作”容易提不起考研的斗志和毅力,但是手里空空又会想万一我考研失败了怎么办,我是不是没有去处了?考研的心态也很重要,下面再讲。
但不管选哪条路,都会影响你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的人生,不要让父母/恋人或其他任何影响你的选择。且不一定“哎呀我学习不好我只好去工作了“或”我学习这么好不考研可惜了“,没有这回事,一切都有可能,没有哪条路是好或者不好的,都只是个人选择而已。
考研怪味鸡汤之择校
——我要什么?我有什么?
第一 我要什么。
考研的最终目的一定是为了工作,大家可以在大三阶段就留意校招、实习,来有针对性地准备考研,甚至决定跨考。比如我想以后进编,但是我本科期间没入党,且岗位一般都要求研究生,那我要考研;比如我发现我的学历让我根本从一开始就跨不进大企业的门槛,那我就要奔着学校的招牌去;比如我发现好工作全都云集在北上广,我可以考上研以后去实习…总而言之,有目标、有规划,考研才有意义,这类人也往往容易上岸。多在学校里蹉跎两三年时光拿到的毕业证,不一定比两三年的从业经历含金量更高。
第二 我有什么。
一定要客观认识自己的水平,客观,客观,客观,考研一定是选择大于努力的。想清楚想要什么以后,就要估摸清自己的实力,有把握冲的就冲,没把握冲的就保。自我感动式努力有时候不能换来一张真金白银的入学通知书,只能换来一篇乃至数篇朋友圈小作文。建议择校的时候多看看经验贴里大家的水平,和自己的水平客观地对比,看看大家的本科学校,成绩排名,考N1的时间和分数,来估计自己准备考试的难度和成功率。
一线地区的985/211难考,那就退而求其次想想我现在先就地区还是先就学历;如果一个也沾不上,那我就去二线的双非,反正出来大家都是研究生;如果我觉得二线双非也没有意义,那就再想别的路子。考研一定是非常辛苦的,学校报低了考上也不甘心,报高了考不上抑郁,客观,客观,有计划地努力。不要太寄希望于调剂,我虽然没有参与但是周围参与的小伙伴都很痛苦的样子,劳神又费力,身心双打击,能一次上岸就不要给自己找心操了。
考研怪味鸡汤之心态
——考研没有容易的。
我基础不错,没有跨考,专业对口得不能再对口了,依然准备得非常痛苦。决定考研了就要做好觉悟,不仅是接下来几个月早出晚归泡图书馆不能出去玩的觉悟,还有尽管付出了这样那样的努力也可能最终失败的觉悟——既要有目标又不能太功利。考研的一定是很辛苦的,没有边学边玩也能考上的道理。但是也不要那么如临大敌,考研的目的只是择优不是为难人,每年也有这么多人上岸就证明它本质不是反人类。
考研的学习强度是很容易让人产生放弃的念头的,但痛苦正证明了你和嘴上说要考研实际上只是浪费妈妈的钱并逃避现实的人已经不一样了;感觉书看不完了开始慌了也是正常的,证明你已经对学习有了规划,你的备考正在进入正轨。一旦想好了考研的收获和风险,决定开始了,就不要轻易言败。每年报名的时候几百万,确认的时候少了一点,每考完一科又会少一点,能把整个过程坚持下来,就已经赢了很多人。
考研路上不要当一匹オオカミ。不一定非得找个研友来连体婴式学习,呜呜没人陪我我不能去图书馆了,考研是自己的事,但是不要准备得太孤单。不要把自己的情报藏着掖着,多分享,多鼓励,可以有效减轻考研带来的痛苦,考研结束后也会多一个“过命的“真朋友,上岸了真诚高兴,没上岸还能一起努力下一步规划。
找个上岸的学姐/学长,最好是目标学校的,不是也可以。有什么多查、多问,能查到的就不要当伸手党,不确定的可以问一问,问的时候注意礼貌。
最后谢谢一路上支持我的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祝大家心想事成,冲就完事!

文章来源 | 初心百科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