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疫情期间,这三种中小型企业都发财了!

2021-06-21 11:13 作者:企知道  | 我要投稿


在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东南亚、南亚诸国大面积停工停产,韩国、日本、欧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也不同程度减产,全球手机、汽车、纺织、半导体等多个产业遭到重击,世界供应链面临中断。

海外疫情失控,供给缺口扩大;国内疫情控制有效,市场环境有序,这为国内中小企业打开市场、销往海外带来良机。2020年,在全球GDP萎缩的前提下,中国全年GDP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3%;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增长4%,国产芯片、小家电、纺织品、原料药、车厢、轮船等行业均迎来订单爆发。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公司,有三种中小型企业在这两年抓住了机会,成功出海或实现国产替代:

第一种,聚焦低集中度和技术更新速度较慢市场的企业

疫情期间,国内生产体温计的企业有很多,但掌握了红外体温计核心部件研发成果并且实现批量生产的公司寥寥无几。上海的烨映电子通过自主研发,率先推动国产红外传感器批量生产和销售,成功打破国外垄断。疫情期间,烨映电子销量剧增,2020年营收超过6.6亿,比2018年翻了44倍,目前正在筹备上市。

第二种,聚焦高性价比市场区间的企业

去年以来,宅经济兴起,生产厨房小家电、生活小家电依赖的进口芯片价格暴涨三四倍,寻找国产替代成了不少企业应对成本上升的办法。深圳一家实缴资本仅55万的半导体企业爱普特,因其自主研发的微控制芯片价格低、性能好,正好满足了市场需求,被下游家电企业大量采购,订单暴增10倍;2020年年底,公司拿到上亿元融资。

第三种,聚焦差异化细分领域的企业

疫情让不少企业意识到生产自动化的重要性,复工复产后多个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长,成都的卡诺普避开传统工业机器人应用普及的汽车、3C电子领域,聚焦厨具、自行车、五金件等细分领域的弧焊应用,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不仅拓展了国内市场,还成功出海,实现年营收翻番。

在贸易战与疫情的双重变量之下,国际政治经济局势风云变幻,对企业来说目前是风险期,也是逆势赶超的绝佳窗口期。中小企业想在复杂的竞争格局中弯道超车,可以借助产学研合作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发展水平。


疫情期间,这三种中小型企业都发财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