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 | 两晋时期之重要历史事件(二)(内含吉大真题)
中国历史文化 | 两晋时期之重要历史事件(二)(内含吉大真题)
原创 初心百科
两晋时期重要历史事件(二)
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公元311年,发生在西晋首都洛阳的一场动乱。
八王之乱后,西晋政权衰弱,胡人趁机起兵,南下侵扰中原。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建立前赵,数度南侵,势力不断扩张。公元310年,其子刘聪继位,继续延续了这一行动。311年,他南下侵略西晋,攻下洛阳,直入南宫,在皇宫中大肆搜掠。不仅俘虏了晋怀帝,杀太子、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多人,还大肆发掘陵墓、焚毁宫殿。
永嘉之乱是异族首次入主中原。其发生后,晋室南渡建立东晋,北方成为了胡族活动的大舞台,彼此混战不休。
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是指西晋时期,晋室政权和文明大规模南迁,世族相随南逃,由黄河流域迁至长江流域的一次历史事件。
该词语出唐朝史学家刘知几的《史通》,因普通人家无力负担搬迁费用,随晋室南迁的尽是名门世族大户,风度翩翩,衣冠楚楚,故而得名。公元311年,永嘉之乱发生,晋元帝司马睿率中原汉族世族臣民从西晋京师洛阳南逃,权臣王导从旁协助,依赖南渡的北方世族,团结江东豪强,帮助晋元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起了东晋政权。世族群臣们也落地生根,居首者有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合称“王、谢、袁、萧”。
衣冠南渡是古代中国正统皇朝第一次由中原迁都至江南的人口迁移事件。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一系列侵略吞并的战役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公元352年,氐族人苻健在关中称帝,建立前秦。随后采用汉人王蒙,使得国力日盛,最终于377年一统中国北方,并决心灭东晋,统一全国。公元383年8月,淝水之战爆发于淝水河畔。前秦大将军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12万大军出战。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经过一番厮杀后,东晋获胜,苻坚被杀,北方重新分裂。
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稳定了东晋王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孙恩卢循之乱
孙恩卢循之乱,简称孙卢之乱,是公元399年至411年,由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反晋斗争。
公元398年,王恭叛乱,孙恩叔父孙泰误以为东晋快要覆亡,故此煽动百姓,招集信众,遭到揭发而被处死。399年,孙恩抓住人民不满东晋朝廷统治的契机,起兵叛晋。晋将刘裕率兵讨伐,多次战斗后大破孙恩军,孙恩投海自杀。随后,孙恩余部推举其妹夫卢循为主。卢循掌权后,率军占据广州,后又率军北上,进攻寻阳,并自此取道入长江,进攻建康,遭刘裕率军被击败,随后一退再退。后交州刺史杜慧度再次率军击败卢循军,最终卢循亦投海自杀。
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对东晋门阀世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也为刘裕日后篡晋立宋奠定了基础。
相关真题
淝水之战,东晋的决策者是____。
(2021·吉林大学)

文章来源 | 初心百科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