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选股票,而是在选商业模式和企业!巴菲特: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2022年的股东信里,“股神”沃伦·巴菲特表示,他57年来的首要职责就是“提高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从数据来看,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2021年的运营利润是274.55亿美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5%。这说明巴菲特、查理·芒格和他们团队的工作做得很好。
另外,巴菲特还盛赞了苹果公司和蒂姆·库克的卓越表现,伯克希尔对苹果的投资可谓大获成功。
而且苹果公司也可以说是巴菲特投资哲学的印证:
“这一点至关重要:查理和我不是在选股票,我们是在选商业模式和企业。”
迄今为止,苹果可能是商业领域里模式最好的公司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它是真正的超一流企业。
做企业,或者是做投资,一定要对股票、股价这些概念有正确的认知才行。
巴菲特说他在选择商业模式和企业,其实是在告诉人们他对“股票、股价”本质的理解,他的逻辑很简单,简单说就是一个企业如果有好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管理,那它必然会带来好的收益。
所以本杰明·格雷厄姆会说,“在短期内,股市是一个投票机;从长远来看,它是一台称重机。”
如果一个投资者主要关注股票、股价这些东西,那他就是投机主义者,他的投资理念、方法和结果也就跟巴菲特截然不同。

这就像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那光去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是不对的。你最靠谱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以适配“成功”的需求。
比如员工要想升职加薪,不应该去讨好老板,而是做出业绩。企业要想赚钱,不是投机取巧,而是靠价值贡献——只要服务好客户,为客户创造了价值,利润不过是附带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芒格曾给年轻人分享过一个道理:让自己配得上想要的东西,这是最可靠的方法。
大道至简,但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大家都在想着走捷径,都认为自己足够聪明和好运气。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满世界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平庸之辈。
段永平是巴菲特投资哲学的信徒,他曾提到彼得·林奇的一句话——投资要投蠢人都能管好的企业,因为早晚都会有个蠢人来管理。
彼得·林奇的意思是强调商业模式的重要性。但就如巴菲特所说,即便是有了好的生意模式,投资者还是希望企业能有个好的管理层。
“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正确的商业模式,正确的企业文化,正确合理的价钱)”。巴菲特认为,这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三点。
相比前两点,“价格”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重要。比如,你以最低的价格买一个糟糕企业的股票,那是不对的。这就像你用一毛钱去买了一筐烂水果,有什么价值呢?
因此,好的企业自然要有一个匹配价值的价格,而“价格”往往有延迟,或者说价格会浮动,当价格处于一个“合理区间”的时候,你应该果断下手,而不应该说“太贵了”。当年巴菲特买苹果公司的股票也不便宜,但事实证明他是买对了。

所谓股价,它是对“未来现金流折回到现在”的预测。这是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说法,他还说,“我是我,股价是股价。”嗯,所以亚马逊也是非常好的企业,它也有非常好的商业模式。
巴菲特在股东信里也强调股市自有预期,“我们持有股票是基于我们对企业长期业务表现的预期……”
段永平也说过,“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他指出,这个折现没有什么公式,也不需要认真计算,其实只要保持理性,这个公司大体什么样是一目了然的事。
因此,还是要关注商业本身,看企业的生意模式,看企业的管理团队。
巴菲特和普通投资者之间的差距就在于,他们的关注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