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精彩”——《活着》

2020-09-03 20:58 作者:北极NorthernLight  | 我要投稿

    余华先生的作品《活着》被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出版到各个国家,每个版本余华先生都又不同的自序,但都能从中感受到他的用心之深,在英文版中写到了《老黑奴》这首民歌,也许是让其他国家观看这本书的人能更好的理解和体会吧。

    读了《活着》感触颇深,不禁让人思考,人来这世走一遭到底是为了何物。在中文的自序中余华先生说道:“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放眼古今,夺权夺财而丧命,数不胜数,那他们为了是什么,为了活着还是为了财权。我们不能定夺别人的抉择,名誉或仅仅为了活的更好更舒服。“好死不如赖活着”,福贵就是如此,在经历过那么多次死亡与离别,他早已明白与知晓,为了活着而活着,带着笑容与乐观,还有一只和他一样叫福贵的老牛一起活着。

    余华先生我早已听闻,但一直没有看过他的作品,但知道他手下的作品大多充满的悲惨与批判。《活着》开头由“我”与一位叫福贵的老人交谈中开始,以福贵的视角来开始故事,时不时的切换到现在福贵与老牛的交谈和“我”的交谈。父亲因气怒而去世,母亲在被抓去拉大炮去世,被枪杀的老全,被医生抽血抽死的有庆,因批判而上吊的春生,难产死的凤霞,家珍的离世,被水泥板夹死的二喜,豆子噎死的苦根。在福贵身旁的亲人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去,而在这过程中并不完全的悲情。福贵的生活也有对他来说幸福与快乐,一家四口不富裕但温馨的生活,在这时,有庆的离世像一道闪电打破了宁静。再说到后来,二喜娶了凤霞,女婿对福贵和家珍还有凤霞都很好。我看到这时候觉得满怀欣喜又有丝畏惧,作者“冷酷”的笔锋指向了这个命运多舛的小家庭,将一个个亲人从福贵的身旁划去,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与离别,福贵仍然乐观着活着,也许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吧。活着,仅仅只是为了活着本身。在故事的最后,福贵买了一只将要被宰的老牛,想着自己也活不了多久了,它也一样就一起活着和死去,在我的眼里老牛不仅仅只是名字叫福贵,也许它也正是福贵的写照。

    从地主家的少爷到下地干活的农民,福贵经历了太多太多,将牛变为无,是坏事也能是好事,成为普通老百姓而不是地主阶级没有遭到枪杀而龙二当上了地主就难逃劫难。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福贵失去了财富但保存了性命,这就是活着吧。《活着》这部佳作也被张艺谋导演翻拍成了电影,电影中融汇了他自己的想法在原著上加入自己的元素,将皮影戏与福贵联系在一起,去掉原作的双重叙述,都能表达出当时的时代的变化。张艺谋导演看过余华的原作后发现结局过于悲惨,设置了一个较为幸福的好结局,电影的结尾是福贵,家珍,二喜,还有馒头(原作中名为苦根)一起吃饭的画面落下帷幕。

    在《活着》书本的结尾,老人福贵的故事也讲述完了,老人和牛渐渐远去,老人唱到:少年去游荡,中年想倔藏,老年做和尚。年少时去奔波闯荡,中年时赚钱养家,到老年时,心静如水。这本好书该用更绮丽的词藻来讲述,而我见识浅薄,只能用这些平淡的话来表达我对它的理解。

    对于活在这世上为了什么,难以定夺,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能独立思考,有着自己的想法,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自然而然结果也不尽相同。要问怎样的人生才能称为精彩,“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精彩”。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精彩”——《活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