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武器】10:“克利夫兰”级“蒙彼利埃”号

1942年2月12日,美国“蒙彼利埃”号轻巡洋舰(CL-57)下水。

“蒙彼利埃”号轻巡洋舰(USS Montpelier,CL-57)是“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的三号舰。和重巡洋舰类似,“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的设计也衍生自“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两者在外观上最大区别在于主炮口径和炮塔数量。“克利夫兰”级摆脱了《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因此比起美国早期巡洋舰,她有更高的航速、更优异的防空武器以及更好的对鱼雷的防护。

“克利夫兰”级比起“巴尔的摩”级受到美国海军的青睐,“克利夫兰”级拥有单炮更快的射速——10发/分,而且吨位较轻(克利夫兰排水量11932吨,巴尔的摩13818吨),能够较快建造与部署,因此“克利夫兰”级得到了优先建造,一共建造了24艘,另外有9条“克利夫兰”级船体被改造成“独立”级轻型航母。“法戈”级轻巡洋舰是“克利夫兰”级的改进型,主要区别是更紧凑的上层和单个烟囱,意在使防空武器的配置呈现弧形。

基本性能

“蒙彼利埃”号长185.95 m,舷宽20m,4台蒸汽锅炉最大可提供100000蒸汽马力,由4部螺旋桨推动,最大速度32.5节(60.2km/h)。她的装甲最厚152mm(6’’,炮塔),指挥塔厚57~127mm,水线装甲厚89~127mm。

“蒙彼利埃”号的主炮为4座三联装152mm 47倍径Mk16舰炮,各两座布置在舰首和舰尾;6座双联装127mm 38倍径Mk12高平两用副炮呈三角形布置在靠中位置。防空武器为4座四联装40mm博福斯、4座双联装40mm博福斯和17门20mm厄利孔机炮。与“克利夫兰”级一样,“蒙彼利埃”配备有火控指挥仪和10吨重的机械计算机,拥有较强的防空能力。此外她还佩有4架水上飞机和2座位于舰尾的水上飞机弹射器。

“蒙彼利埃”的一生

“蒙彼利埃”号于1940年12月2日在新泽西州卡姆登的纽约造船厂奠基。 1942年2月12日由蒙彼利埃市的市长夫人莱斯利·凯里命名并下水,1942年9月9日服役,由莱顿·伍德上校指挥。“蒙彼利埃”的一生中主要战绩在防空和摧毁岸防工事上。

1943年1月18日,她从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出发,进驻位于太平洋西南的努美阿港。在1943年1月29~30日的布莱凯特海峡海战中,她第一个开炮,并协助击沉了日军白露级驱逐舰“村雨”号(存疑)。在1943年11月1~2日的奥古斯塔皇后湾战役中,她协助击沉了日本川内级“川内”号轻巡洋舰,并击落5架敌机,因此她获得了13颗战斗之星。

1944年11月27日,她遭遇了神风敢死队的板载并被撞伤,不过她也创造了2分钟内击落4架敌机的佳绩。二战的其他时间,她大多在摧毁岸防工事、支援地面部队、掩护舰队和打飞机。二战结束后,她帮助撤离了大量的美军战俘,她的部分船员甚至上岸观看广岛的废墟。尽管战绩不错,但随着二战结束,“蒙彼利埃”还是没能逃过退役拆解的命运。1947年1月24日,她在费城退役;1959年3月1日,她被美国海军除籍、出售并被拆成废铁。





↑1944年“蒙彼利埃”号开始使用的迷彩伪装











本专栏到这里结束了,感谢各位的观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创作不易,别忘了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