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致意 | 贵阳交响乐团第13音乐季闭幕音乐会


演出时间 | 7/29
周五 20: 00
指 挥 | 张国勇
大提琴 | 秦立巍
曲目 | 爱德华·埃尔加
爱的致意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谜语”变奏曲
购票二维码

01
PART ONE
英国音乐史中的璀璨明星

1857年,埃尔加出生在英国伍斯特郡乡间的一个天主教徒家庭,父亲经营着一家兼营乐器修理的音乐书店,这成为他青少年时代获得音乐与文化修养的主要途径。
1878-1888十年间,埃尔加一直在伍斯特与邻近的业余音乐团体从事指挥、演奏与创作的活动(其中包括担任一所精神病院的管乐队指导),这种看似毫无前途的工作却为一位技巧圆熟的乐队作曲家的成长奠定了重要基石。
1899年,42岁的埃尔加第一部交响乐作品《“谜语”变奏曲》出版,在伦敦的首演也大获成功。此后他又创作了清唱剧《杰龙修斯之梦》、序曲《在伦敦城中》等经典作品,并在1904年因国定颂歌《加冕颂》(1902年作)受封为爵士。
02
PART TWO
聆听他的浪漫与深情
爱的致意
Salut d'Amour
1889年,埃尔加与驻印英军少将的女儿卡罗琳·爱丽丝·罗伯茨结婚。这位不顾家族反对嫁给埃尔加的贵族女士,成为埃尔加音乐创作上的缪斯,给予他无限的启发与灵感。
而这首《爱的致意》正是二人婚前的定情之作。1888年夏,埃尔加出发度假前,爱丽丝作了一首小诗《Love's Grace》赠他。埃尔加为小诗谱曲,在回来后将其作为生日礼物献给了爱丽丝,并向她求了婚。

e小调
大提琴协奏曲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85
1914年一战爆发,战争的死伤与破坏给花甲之年的作曲家造成了内心的阴影;战争结束后,大英帝国实力的衰落与浪漫主义主流的谢幕也使埃尔加萌生了凄凉的哀叹,他在1919年写成的《大提琴协奏曲》堪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染上了作曲家暮年的冷峻与枯瘦,显得分外动人与伤感。
隔年,妻子的过世给埃尔加精神上造成巨大打击,他此后少有重要作品问世。作为作曲家毕一生之力创作的最后一部大型管弦乐作品,《大提琴协奏曲》被称为埃尔加献给妻子的安魂曲和自己的“天鹅之歌”。

“谜语”变奏曲
Enigma Variations, Op.36
诞生于1899年的《“谜语”变奏曲》是埃尔加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神秘的作品。
正如埃尔加在总谱上写着的“献给乐曲所描绘的我的14位朋友”,作品14段变奏曲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神秘的小标题,对应了埃尔加生命中一个特别的人(或动物),包括他的妻子、他的出版商,以及各种各样的朋友和学生。
据说其中第11段变奏曲是为了纪念“丹”——乔治-辛克莱(当时赫里福德教堂的管风琴手)掉入怀尔河的斗牛犬。
埃尔加的作品虽然没有引用任何民歌,但却被认为“一听就是英国的”,因为其中包含着高贵、典雅而含蓄稳健的气质,以及将深沉真挚的表达与喜闻乐见的要素相结合的特质。他的风格亲切平易,从不故作惊人之态,将极为敏感的情怀不动声色地融于圆熟而瑰丽的技巧之间。
7月29日,音乐总监张国勇将携手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与贵阳交响乐团一同,以最诚挚的心意为大家献上2021-2022乐季闭幕音乐会【爱的致意】,致每一个陪伴贵交至今的乐迷朋友。
本场音乐家
Musicians
指挥/音乐总监
张 国 勇

中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2017年6月,张国勇正式接任贵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198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1997年被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授予音乐博士学位。先后师从中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黄晓同教授和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现任贵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上海歌剧院首席指挥、青岛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与国内外著名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指挥演出了一系列歌剧、芭蕾舞剧、交响合唱等经典作品,尤其擅长指挥俄罗斯作品,是目前国内公认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的最佳诠释者。
他的指挥风格简明自然富有灵性,如火的激情与深刻的理性浑然天成,极具艺术张力和现场感染力。敏锐的听觉、扎实的基本功、行之有效的排练方法和对作品结构的完整把握,所到之处无不给乐团和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多次在重大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担任中国的文化使者,代表国家参与了与美、俄、德、意、法、拉美等国共同举办的文化年活动。
2014年在由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广受好评的歌剧高清电影《卡门》、《骆驼祥子》中担任指挥。2015年,应国家大剧院之邀参加了中国歌剧意大利巡演。2016年指挥中国爱乐乐团成功地完成了乐团在俄罗斯的首次亮相,获得广泛好评。2006年应邀担任第八届西班牙卡达喀斯国际指挥大赛评委。
他的导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曾兴奋地对音乐评论家们说:“我给了张国勇莫斯科音乐学院指挥系有史以来的最高分,他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乐团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提琴
秦 立 巍

“秦立巍先生的演奏拥有柔美至极的音色、完美无瑕的音准和钢铁般的技巧。”——《纽约时报》
作为一名杰出的世界级艺术家,秦立巍以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身份与许多国际知名乐团及指挥家均有过成功合作。在获得第十一届柴科夫斯基大赛的银奖后,秦立巍于2001年在纽约赢得著名的瑙姆堡国际大提琴比赛的金奖。“一个时尚且敏感的表演者,对音乐投以无与伦比的专注”这是《留声机》杂志对秦立巍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的“埃尔加/布里顿/沃尔顿协奏曲”专辑的描述。
秦立巍在2017-2018音乐季首次与享誉世界的伦敦交响乐团和俄罗斯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之后与捷克室内乐团、布鲁塞尔室内乐团合作演出。除此之外,他还将受邀与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和墨尔本交响乐团再次合作演出。
秦立巍曾两次以独奏家的身份在伦敦皇家艾尔伯特音乐厅为大名鼎鼎的“伦敦逍遥音乐会”表演。秦立巍还与世界上很多交响乐团都有过成功的艺术合作,包括英国BBC机构下所有交响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柏林音乐厅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芬兰广播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大阪爱乐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中国爱乐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和墨尔本交响乐团等。与他合作的著名指挥家包括:余隆、俞峰、谭盾、吕嘉、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马立克·雅诺夫斯基、梵志登、贝洛拉维克、J·帕斯卡·托尔特利耶、汉斯·格拉夫、安德鲁戴维斯爵士、马塞洛·维奥蒂(已故)、梅纽因勋爵(已故);与他合作的室内乐团包括:波罗的海室内乐团、瓦索维亚交响乐团室内乐团、慕尼黑室内乐团、苏黎世室内乐团、澳大利亚室内乐团。
秦立巍为环球音乐旗下的DECCA品牌录制发行了多张唱片,包括:与钢琴家张小惠合作的全套贝多芬奏鸣曲专辑、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专辑,与指挥家水蓝和新加坡交响乐团合作的德沃夏克协奏曲专辑,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录制的“埃尔加/布里顿/沃尔顿协奏曲”专辑。最近,索尼音乐(古典)发行了秦立巍与指挥大师余隆及上海交响乐团的现场音乐会专辑。
秦立巍出生在上海的一个音乐世家,13岁时随父母移居澳大利亚。之后他获得英国曼彻斯特的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奖学金,入读该校并师从著名大提琴家拉夫•柯西勃姆,又在伦敦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跟随著名音乐教育家竹野大卫学习。2001年受邀加入“BBC新一代计划”;2001年获得“年度澳大利亚青年奖”。2008年受邀在北京奥运会(与新西兰交响乐团),2012年伦敦奥运会以及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与巴塞尔交响乐团)表演。最近,秦立巍还在2017年广州举办的世界财富论坛开幕式成功演出。
秦立巍现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在此之前,他在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担任大提琴教授,同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秦立巍目前使用的是一把由吴毓逊博士夫妇特别赞助的1780年约瑟夫•瓜达尼尼大提琴。
敬请期待
Next Wonderful Music Season

关注我们|Follow us
微信公众号|贵阳交响乐团
新浪微博|贵阳交响乐团
Facebook|贵阳交响乐团
Bilibili|贵阳交响乐团
贵阳交响乐团官方网站|http://www.gys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