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以有限喻无限
欣赏要靠“知”与“感”两种心理作用,欣赏是在想象中的“再造”,在再造中“逼近”作者的目的
“言有尽而意无穷”与“言外之意毕竟是言中之意”看似有矛盾。其实从欣赏端来说,都是心理作用。问题在于一个“达”,达分常数还有变数,这是两种表达的内容
陈述(state)与暗示(suggest)也作用在此。所以抒情常是走曲线,低回往复,不能自已,抒情文贵在含蓄,情致愈深处语文也愈缠绵委婉,直率无余味就难免肤浅。
诗都有几分惊奇的意识,感情的流露必有几分称赞的语气,故有“一唱三叹”之说,就像音乐必有回声余韵
有所取即必有所与,所取者诗的言中直意之意,所与者自己的学问胸襟,内外凑合,才成为自己所了解的那首诗,才使诗有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