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风效应,相信我,点进来就能懂得透透的【羊羊地理|手绘动画13】

【焚风效应】

一.气温垂直递减率
1.分类:干绝热递减率,湿绝热递减率

2.结论:空气在不同湿度状态下,气温随海拔变化幅度不一样
(1)干绝热递减率:较干燥空气与未达到饱和状态的湿空气

(2)湿绝热递减率:相对湿度达到饱和状态下的空气

3.湿绝热递减率更小的原因: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后,多余水汽凝结成水滴,冷凝过程中释放能量

00:54
二.焚风效应
1.定义:焚风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
焚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在高压区,空气下沉也可产生焚风。
2.现象/过程

(1)温度约20℃气流沿着迎风坡从山麓开始爬升(此时为相对湿度尚未饱和的空气)

(2)爬到1000m处,气温降到10℃。由于温度下降,空气含水能力降低,超出现有能力的水汽需要液化。液化小水滴飘在空中形成云

空气给云的浮力小于其自身重力,水滴下落,发生降水。(空气湿度相对饱和)

爬到山顶气温大约降低至4℃

(3)由于迎风坡发生过降水,气流中水汽损失很大,变得很干燥。从背风坡下降过程中温度变化遵循干绝热递减率的规律

到达背风坡山麓气温越24℃,很明显温度高于同海拔迎风坡。此时气流性质偏干热
Tips: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相对高差越大,气流经历起伏越大。同海拔地区迎风坡背风坡两侧温差可能会更大

01:52
3.分布


04:07
4.小结

它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的不同,带来的后果就可能有差异。
04:15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