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之所以到处寻找突破,不是为了回升,而是为了起死
2019年格力疲态出现,面临关键性转型
亿欧网评论,以空调业务为锚点,对比海尔智家、美的集团以及格力电器的营收和净利润,格力下降幅度最大,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可以说格力作为中国白电第一品牌失速明显。
*过于依赖空调反而是劣势
2019年,空调销售贡献了格力近70%营收。但空调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市场库存难以消化。美的不断逼近格力,两者差距缩小,格力市场地位受到挑战。除了美的,发力电商的奥克斯也在蚕食格力市场份额,冲击原有市场格局。曾经坚持“从不打价格战”的格力,出人意料地打响了价格战,去年11月连续两场极大力度的促销,让利好几个亿。
*线下优势瓦解
格力的经销商体系在实体店时代扮演了重要角色,2018年末,格力在全国拥有26家区域性销售公司、四万多家网点专卖店,销量占集团总销量80%左右。2007年,格力电器大股东格力集团在资本层面引入格力经销商,股权关系将经销商与格力电器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忠诚的经销商队伍和畅通可控的销售渠道是格力电器开疆拓土的利器。
但电商冲击,线下市场额不断缩减,格力依靠线下经销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行业变化。尽管尝试了几次线上带货,能否顺利建立强大的线上渠道尤为关键,格力渠道改革仍面临阻力。董明珠在2019业绩交流会上对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融合表示谨慎。
*多元创新缓慢
2014年,格力电器明确提出“将格力电器从一个专业生产空调的企业发展成一个多元化的集团性企业”,格力开启手机、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芯片等多元尝试。但手机业务没起色,“造车”之梦遥不可及,芯片还远不能支撑企业。
有业内人士指出格力多元化布局缺乏逻辑,布局是受到热点事件影响的结果,而不是审慎论证的结果。格力涉足领域都是重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行业,多元化发展难有起色。
*保持自身优势下,更加灵活
2019年格力初现疲态,新的对手频出,寻找新的增长点尤为迫切,进一步打开多元化局面是关键。回归高端制造,或许是白电巨头最好的选择。要在战略性业务层面积极探索,保持战略定力;发挥灵活决策优势,与战略合作伙伴在新技术、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