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故事集-2-“禁止跳楼”
话说太阳系八大行星,按到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3世纪的课本上写道:“人类已经遍布太阳系各大行星。”然而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人类在太阳系各行星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数十亿人仍生活在舒适的摇篮——地球;火星的赤色荒原是百余万太空开拓者后代的家;四颗气态行星,每个行星系内有数万谋生的人,大多居住在行星的固态卫星表面;而水星金星这两颗被太阳炙烤的近日星球,常住人口加起来也不过数千。
水星不是一颗引人注目的行星。在地球上远观,它是晨光暮色中一颗暗淡的星辰;近观时,它是一颗遍布坑洞的灰色星球,如同一个大号的月球。旧时水星公转轨道的细微偏差曾困扰使用牛顿定律进行计算的科学家们,直到相对论横空出世,问题才得到解决。除了这些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星球荒凉的表面有一座塔,过去是一个科考站,兼有观测水星自身和太阳的功能。但如今那些绕着两颗星球乱转的新型卫星已经逐渐取代了它,它也渐渐变成了一个带景点性质的地方。不远处是一个小镇,包含了星球几乎全部人口,人们闲来无事常到塔下闲逛。
正值日出时分,天边的强光在深色的地面上投出颜色更深的影子。天空始终是黑色的,因为水星稀薄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大气根本没有散射阳光的能力。两个人在塔前走着,都被宇航服裹得严严实实,连头盔都是不透明的,以免被阳光所伤。头盔内壁经过处理的图像向两人呈现出一个光暗对比不那么极端的世界。两人正通过通讯系统边走边聊。
“……那个标语是啥意思啊?”年轻的那个,约莫二十七八岁,指着塔身巨大的“禁止跳楼”标语,向另一人问。
“那个啊……因为这里重力比地球小,总有些懒得下楼的人,直接从较低的楼层跳下去。宇航服本来有减震防摔的功能,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楼层太高或者落地姿势不对也会出事,之前就有……”
老人正说着,就有一个人从三楼翻过栏杆一跃而下,落在不远处。
“啊,那个家伙我认得,总是闲着没事找事——不过这里工作的都挺闲的。”
“呃,这些露台和护栏有存在的必要吗?”年轻人望着那人落下的地方问,“室外又不能摘下面罩透气。”
“为了满足人们‘凭栏远眺’的需求嘛。”老人笑着说。
……
到了塔下,正遇上之前落下的那人。他正从大门旁的一个篮子里抽出某个长方体的,形似旧时磁带的东西。
“这是……”年轻人好像见过这东西,一时却想不起来。
“这里的公共自行车。”老人回答。
那人将长方体向上抛出,后者在空中迅速变换形状,最终以一辆自行车的形态稳稳落在地上。那人跨上车,一蹬踏板,疾驰而去。
年轻人这才想起来。地球也有这种折叠的自行车,只是他不怎么用罢了。
“进去聊吧。”
进了大门是一个过渡仓。大门关闭,气阀打开,内外气压平衡后,第二道门才打开。两人走进观测站内部。
一楼是个大厅,两三人正坐着喝茶。两人径直上了二楼。在楼梯口遇上一个人正在看地球家人发来的全息影像——因为距离的缘故,通讯有延时,星球间无法实时通信,只能靠留言了。
这里的人的确都挺闲的,年纪也都不轻了,看来是个养老的地方。
两人拐进一个房间,在空荡的办公桌边坐下。在低重力环境下走这么一小段路根本不累,但始终缺乏脚踏实地的感觉,让年轻人感到不舒服。
“难得有一次休假啊,01。”
“是啊,一直挺忙的。”
“毕竟是最前沿、最尖端的研究啊。能做到今天这样,你真的很了不起……对了,听说前段时间你们的实验室好像出了点事,没啥大问题吧?”
“呃……你说的是金星的那个吧。我当时不在那里。之前我就调走了,因为级别不够……挺好的,那地方我真不想待。我一直在月球边上的一个太空城里工作。那边的情况我也不清楚。”
“是啊,那里太偏了,出了事一点办法都没有。月球那里安全多了。”
“嗯。我大概在这里待个几天,然后再回地球。这里挺清静的。”年轻人说的当然是地球日,毕竟水星一天抵地球一百多天。日出的过程慢得令人发指,从两人在塔前散步到现在,太阳基本就没动。
“确实清净。”老人说,“听说以前大开发时候这里还是有不少人的,但后来都走了。不过那时留下的东西都还在,比如这个观测站,还有几个矿坑......你想看看那时的矿坑吗?也算是这里的一个景点吧。”
“以前也有听说,正想看看。”
老人一番操作,调出了观测站的水星全景地图。房间的四壁隐去了,两人再度置身荒原之上。老人一挥手,灰色的大地飞速后退,起伏的丘陵与峡谷从两人脚下掠过。猛然地,一片广阔的黑暗出现在眼前,两人已到了一个大型矿坑边缘。
二十一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二世纪初,人类对太阳系各行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彼时世人对星空尚充满热情。水星上的矿坑,火星奥林帕斯山顶的宏伟建筑,木星云海上提炼氢气的云中城市,都是那时的造物。
两人站在矿坑西缘,面朝日出的方向。阳光照亮了脚下一段陡峭的崖壁——少说也有六七十度,径直坠入下方黑暗的深渊。坑沿呈现巨大的弧形,延伸至天边。坑的另一侧与地平线融为一体,已经看不清了。年轻人想起自己曾读过一本书中的话,“仿佛世界在解体一般”①,虽然知道自己身处全息影像中,没有任何危险,仍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确实很壮观。”他望着前方的黑暗,什么也看不清。那是接近真空,没有散射的条件所营造出的最纯粹的黑暗。仿佛宇宙被硬生生截去一半,黑暗中看不出任何形体与细节。
“这只是其中一个,而且还不是最大的。当初在各个星球采矿时,只有在水星最无顾忌,因为这里矿藏丰富又不适合住人,不用担心破坏环境。以前听人说,要不是怕矿石染上辐射,他们能用核弹开矿……”
“不过都过去了……”老人想象着巨型机器凿开岩层,吞噬行星的场景。那个时代犹在他出生之前,他也只是从长辈的描述中了解到了一部分往事。
“说来也挺讽刺的,以前叫‘大开发’,现在叫‘大衰退'。其实我一直不明白所谓衰退体现在哪里。现在虽说不像那时那样一天开发一个星球,但新的研究成果还是不少的。”
“我觉得吧,这个所谓衰退是体现在精神上的。”年轻人回答,“现在的人们把所有事情推给电脑,推给机器,自己在通向虚拟世界的大道上一路狂奔。看看地球,三分之一的人已经彻底把自己送进二次元,在梦里了此一生了。荧惑②人也有步我们后尘的趋势,当初的什么开拓者精神早丢光了。现在做出的一个成果里面,人类出了几分力,电脑又出了几分力?‘大衰退’可并不冤枉了我们。当年大统一理论的提出,已经是人类最后的辉煌了,之后我们连对它的应用都用不明白。”
“也是……”老人叹了口气,关闭了影像,两人仍是并肩站在房间中。
尾号01的年轻人正想发些感慨,身边突然弹出一个窗口,显示为一段全息影像消息。
“抱歉,失陪一下……”年轻人随着窗口
走出房间。
消息并不长。约莫一两分钟后年轻人便回来了,但神色已完全不同于之前了。
“伯伯,恐怕我得离开了。”
“现在就走吗?可是你刚来……是那边又出事了吗?”
年轻人点了点头,算是同时回答了两个问题。“没办法,总是说不清什么时候就有这样那样的事情。也不肯详细说,只让我立刻赶回去,大概是人手不够应付不过来了。”他的情绪相当不好。幸亏在来之前先回了趟地球的家,陪了父母几天。本想着在水星待几天再回地球好好休息一会,这下哪里都去不了了,只有乘最快的航班赶回去——那种全程要承受几倍地球重力的大加速度飞船,只能吃一颗短期休眠的药,一路上躺在棺材般的休眠仓里,醒来必定是头重脚轻浑身无力……
老人也明白他的情况,没再说什么。01轻轻叹了口气,朝窗外的水星荒原望去,脑中又想起了那些大矿坑。
①引自《三体3》对沙瀑的描述。
②荧惑是火星的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