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后天原因造成的精神疾病,患者家属会遗传吗?

2023-08-05 11:17 作者:康宁心理  | 我要投稿

“我母亲是后天原因造成的精神疾病,会不会遗传?我现在很害怕......”

是否会遗传,不能一概而论。


精神疾病的病因极其复杂,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并且症状上的表现各有不同。


一些研究表明,部分精神疾病可以在家族中遗传,临床上遗传概率最高的是精神疾病和抑郁症。

(图源网络丨侵删)


如果你家中有人患有精神疾病,你可能会担心患上同样的疾病。


如果你本身患有精神疾病,又可能会担心孩子或兄弟姐妹,会患上相同或不同的精神疾病。


这样的担心是很正常的。

 

某些遗传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著名的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的液体说说道,人类自身就具有不同的体液,而这种体液又具有相对稳定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与生俱来带有多血质(性格活泼、乐观)或粘液质(性格安静、沉稳),那么这就意味着这些体液是可以通过父母遗传来的


在加上后天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会在这种体液之上产生变化。进而最终决定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


是的,在这里也要强调,


临床上我们发现,心理或者精神问题的疾病是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来遗传的。


所以有家族有心理疾病史,应该格外注意后天成长过程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行为模式。

 

非遗传存在在两个方面:

(图源网络丨侵删)


一是子女由于精子及卵母细胞的发育受到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这与妈妈在孕产期的心理状态有关。所以母亲在孕产期的情绪稳定也十分重要,这需要家人的共同努力。


二是父母如果曾经受过严重创伤,也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发展。如果父母的心理状态一直很紧张,子女也从生理上继承这种焦虑感。


人格是由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共同组成的总和。


人格是高度遗传的,养育也会影响人格的发展,拥有某些人格特点会使心理疾病高发。


比如说:


强迫症患者多具有固执、追求完美、要求严格、严谨、刻板的特点。


抑郁症患者多具有敏感、内向、心思细腻等特点。

这说明,心理疾病的发生,与原生家庭确实有关。


父母人格的遗传,养育过程中的负面人格塑造,都会促成心理问题。

 

研究表明:


父母存在人格缺陷,孩子会更容易患上神经症;


父母如果有酒瘾、赌瘾,则孩子也更易产生物质依赖;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品行障碍(偷窃、说谎、离家出走)和反社会人格。


常常有人询问这个问题,精神疾病是遗传来的,还是刺激来的?其实遗传也好,刺激也好,都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致病原因。

后天原因造成的精神疾病,患者家属会遗传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