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历史调研室(一):历史区up的通病。
你没看错,历史调研室的第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历史区up的通病——主观性过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原本,我只是单单想要批判历史调研是将自己的主观立场带入客观事实这一点不满,但是我的一位朋友见了我写的文章以及跟我交谈过后,我理解了一件事情——历史是回溯性的。 为什么这么说?我可以举个例子:你困了,你睡觉,然后醒来——这简简单单的流程,有一个特点:起因→过程→过程之后。 历史的发生也总是那么如此,起因往往是最简单的某个东西的匮乏,过程又往往像睡觉一样满足自己的同时却又无法被察觉,得到结果之后对比前面的起因,才能察觉得到意识。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时间段,分别是过去,现在和未来。 同样的,当我们将这些概念用于历史的观测上时,我们就能发现,历史总是睡完觉之后才能意识到那是一个历史,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历史就是现在,过去就是起因,未来就是结果。 虽说世界是先有物质再有感知,但是人类的活动却恰恰相反,人类的活动反而是先感知到世界,而被感知到的才能在语言体系上被设定成“有”,那么,如果历史的过程就是一场梦的话,如果历史的进程是通过梦醒后的语言塑造出来的未知形象,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呢?——历史就跟梦一样,本质上是不存在的,靠人们经历过各自片段式的过程之后想象出来的,然后用语言设定成描述世界的一种手段。 有了上面那些结论,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论证我们的观点了。 这之所以是每个历史区up的通病,那就是因为历史本质的不存在,使每个人都活在了自己塑造出来的历史观念当中,然后将各自的语言作为权威,以自己为中心,将主观演变为自己眼中的绝对中立客观。 这就导致了历史区产生了一个现象——各自的权威不满于其他语言塑造出来的权威,最后产生派系论战,而历史本就不存在的中立客观又变成了各up攻击对方的工具。 因此“主观性过强”这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可是,如果有些历史区新人想要了解历史,却又知道了上面那些观点产生了对科普视频的反感,怎么办呢? 那就要扯本论文的第二个论点了——认知历史与了解历史。 这又是什么?我可以这么说:了解历史,只要随便找一个有所谓文献支撑的up,那就足够了,认知历史?没那个必要!认知历史本质上就是认知现在。 当你看到第二个论点的时候,你可以去看上文关于我对历史的虚无论,简单来讲,了解的概念就是知道事情表面的发生情况就行了。 了解的概念就是,今天我经历了起床、刷牙、吃饭、学习,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刚好发生了,然后是因为我需要所以才能发生。 认知?我发生这些的原因是因为我自愿去做那些或者我不得不做那些。 我们于是就能察觉到,翻史料属于了解,而判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属于认知,所以我们学习历史需要分开来。 得出结论:用不同的权威冲击不同的权威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要做的是了解过去,认知现在。 而我的批判,我发现在我开写的时候,已经不能单单成为我对历史调研室的批判了,而是对现今叙事观点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