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讲述一下20多年老kop今日为何如此愤慨
我是小学三四年级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看球的,那时候基本上周末的晚上都是父亲带着球迷同事来家看球,我也就跟着看,然后爱上了足球这项运动。当年是在CCTV5看的意甲和德甲,还没有看过英超。后来家里装了卫星电视(阳台挂一根小天线,那个年代的人应该都懂2333),能搜到上海体育,才第一次看到英超比赛直播,之前只在报纸和新闻上了解过英超。说来也奇怪,那时候的英超是曼联和阿森纳双龙会、教授和老爵爷互相斗法的年代,按照常理英超新球迷都应该会喜欢争冠的队伍,但我却莫名喜欢上了拥有杰拉德和欧文的利物浦(笑),一段孽缘就持续到现在。
有人会说,经历过狗血双雄的时代,这几年也一直了解芬威年年画大饼,为什么还会对这个夏窗充满信心?下面我就讲一下我的理解:
1、赛季结束直接一开始就弄来了小麦和索伯,而且索伯还是最后一天违约金硬砸,在我看来说明芬威确实想速战速决,让新援能早点跟随渣叔进行季前赛训练,尽快融入球队整体打法,不能在英超前半段就掉队;
2、今年在买完小麦和索伯之后,意外(我理解的)被沙特出价脱手了高薪高龄的亨法二将,收回来5200万,那我在芬威“球队自负盈亏”的宗旨下,花5000万吃进19岁的低薪高潜力拉维亚,无论是在未来的经济上还是竞技上都是一笔我认为符合芬威建队思路的一笔交易;
3、这赛季目前中前场已经走了7、8个人,却只进补2人,哪怕加上梯队的81、本多克、宽萨等等阵容厚度在我看来也是远远不够争4的;
4、芬威的宗旨是赚钱,这从芬威这几年搞基建就能看出来,因为球员会因为年龄、竞技状态、意外受伤等问题贬值,而基建是最稳妥的几乎不会亏本的投资。
之前几年转会扣扣缩缩,可以说是因为芬威知道能够靠着渣叔和这群当打之年的球员,在每个赛季保持欧冠这个“低保”可以吃收入。但是随着上赛季纽卡崛起,我们掉队,我觉得从一个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必须适当加大投入来保证球队起码下赛季能成功进欧冠吃低保维持高营收这个底线不变。这从芬威22年底想出售利物浦这个行为也能看出,他是想高位套现,但是结果因为曼联进场,导致潜在买家会被曼联吸过去一大部分。最终的结果也确实是没人出价,而我们也没能进欧冠。
5、在芬威后续表示也可接受注资的背景下,如果我作为一个潜在利物浦投资者,我在看到芬威在球队丢掉前四,导致球队价值下降、下赛季营收下降的情况下,仍然不对球队进行“输血”,那么我也会觉得球队下赛季大概率还是进不了前四,那么球队价值和营收会继续下降,这种稳赔不赚的注资,谁来?
好了,随便讲了讲,也不懂有没有人看,纯当自己发泄了,哈哈。最后放一张衣柜的球衣和今年收到的官方会员礼包吧,没什么能证明自己看了20多年利村,但是起码证明一下确实不是纯口嗨的云球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