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抗日县长陈暑木 作者:陈作畅

2022-07-27 05:22 作者:拉失德史  | 我要投稿


    樟林是陈暑木祖居的地方。据陈暑木子女及亲属回忆,陈暑木出生在泰国,却有三次来到这个老家。
    据其子女撰写的《缅怀父亲陈暑木》记述,“父亲陈暑木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泰国土生仔……1901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后查准是阳历1902年2月4日)他出生于泰国春武府程鹿滑镇一个爱国华侨家庭。生父陈积庸(又名绩绵,字映梅)泰国华侨中支持辛亥革命之老人,祖籍广东省澄海县,生母是泰人。八岁时(1908年)祖父把他送回中国,由他的肖氏嫡母抚育至成人。”是时,孙中山于1907年,从越南到泰国组织“同盟会”发动华侨共襄推翻清朝义举,得到了包括陈暑木父亲陈绩绵在内的广大侨胞的热烈支持。陈绩绵约生于光绪初年,“早岁零丁苦,八龄已自失所怙,流离颠沛几经年,斩棘披荆立门户”(引自陈暑木《遥祭先考绩绵公》)他在家乡娶了东陇芒巷肖氏为妻,后因生活所逼,只身离乡别井,到泰国谋生,又娶泰女为妻,生一子,名暑木。1908年,陈绩绵按习俗,为在家乡续香火,将八岁的暑木送回故里,由原配发妻肖氏抚养。
    从1908年至1926年,暑木在家乡生活了18年。他“因家境清贫,只受过5年学校教育,由于学习努力刻苦,当起了正规的小学教师。”十七虚岁时(1917年)与近邻郑厝巷的郑慕昭,后改名郑重燃旧式结婚。“他亦夫亦师,在他的支持帮助下,从来没有进入正规学校学习的妻子,居然会吟诗作对,夫唱妇随,并以此为乐。两人同心合力,相濡以沫,创办反帝反封建的《火山》杂志,荣获诗友们的好评。”(引自《缅怀父亲陈暑木》)是时,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在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来到潮汕,斗争十分激烈,政局很不稳。为避乱,陈暑木于1926年携妻和儿女(子炎创、女炎慧)重返泰国。到泰后,他“先在黄魂学校教书,后创办了著名的抗日喉舌《晨钟日报》,任社长兼总编辑,同时,也是《华暹日报》、《华暹新报》》主笔。‘九·一八’事变后,他用各个笔名撰写和发表多篇很有价值的社论,在报上向华侨宣传抗日救国。”
    1932年初夏,陈暑木带发妻郑氏和小女炎芳从泰国回到了家乡。其时,他生父陈绩绵因年老病弱,先由唐山肖氏母到泰将其接回家乡,同回的有自己子女炎创、炎慧及其他亲属。当暑木踏入家门时,其父绩绵已去世数日,全家正处在哀痛之中。暑木下车伊始,即为亡父料理后事。是年夏,陈暑木抗日救国心切,在深明大义的肖氏母和发妻郑氏的赞同支持下,匆匆离别家乡,“先考入‘中央军校’(也即当年的黄埔军校第八期华侨特别班)学习,同年北上,投身军旅,转战于河北、热河、察哈尔、蒙古等长城一线,参加过长城各对日作战战役,如古北口、喜峰口战役……短短数年,因文武双全,勇敢机智,成绩喜人,而从普通一兵晋升为某师少将政治部主任”。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在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形势下,陈暑木被派回到广东组织民众抗日,于1937年9月被当局委任为潮汕地区抗日统率委员兼潮汕地区抗日游击副司令(总部于今潮州市)1937年10月,在他建议下创办了“梅冈训练所”训练潮汕地区各乡镇长近千人,这就为抗击日寇入侵做好干部储备。1939年春,调任饶平县长至1942年秋。这一时期,他亦军亦政,是他一生中很是重要的阶段,留下了保家卫国的一笔重彩在暑木任职潮汕抗日游击副司令期间,1938年春末,在家乡任教的发妻郑氏,被同事课余玩耍,相拥转圈,眩晕摔倒,头碰石阶,碰断很多牙齿,血流如注,伤势严重,昏迷不醒,后口腔感染,溃疡高热,无能进食,生命垂危。老母肖氏,束手无策,急电潮州,令暑木速回家里,抢救妻子。暑木获讯,立即赶回。见家乡缺医少药,难于救治,遂采取果断措施,急负昏迷中的发妻,一口气跑到东陇,雇了一艘帆船驶往汕头,但因日机正在疯狂袭击市区,帆船不敢靠岸,只好转向潮州,到潮州医院救治。后发妻伤愈康复,重返故里。这是陈暑木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回樟林老家的情形。

    1939年春,陈暑木调任饶平县长后,发妻郑氏、小女炎芳和老母肖氏,相继到县城三饶,与暑木团聚。是时,日寇已占踞南澳,正在图谋扩大侵略,潮汕各地战事告急,陈暑木终日忙于部署抗战大事,顾不得自家私事。是年冬,他不顾自身安危,亲临海疆前线,率领警队和民众,抗击入侵日伪军,竟大获全胜。1941年7月的收复黄冈战役,更是轰轰烈烈。他依靠人民群众,军民一致,保家卫国,奋战10天,全歼入侵的日伪军,把一度陷落的黄冈夺了回来。他的抗日事迹,已在1994年,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华侨与抗日战争展览”中展出。1981年,时已八十一高龄的陈暑木被邀作为泰国华侨代表,回国到北京参加“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大会”。会间,见到了居住京都,年已五十八岁的长子、原铁道兵部队科研所高级工程师陈炎创,还有从未见面的长媳、孙儿孙女。到武汉参观时,又会见了阔别40年的发妻,全家欢聚一堂,共叙衷情。老人回泰后,更加为中泰文化交流和统一大业做出新的贡献。可惜,至1988年4月,陈暑木在泰国逝世,享年八十八岁。 

抗日县长陈暑木 作者:陈作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