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我自己整人设系列】文鸣天下中二时期
上次整了个人设,结果有反应说没啥信息量,于是乎我再整个正经一点的版本吧,讲讲自己中二时期的人设好了,虽然挺羞耻的,但……我这种家伙怎么可能感到羞耻嘛!(理直气壮)主要是感觉这个版本的人设比较有成长空间吧,说不定在其他文章里我就不会是这幅dio样了是不是?好了废话不多说,开始吧

文鸣天下喜欢开点玩笑,但,很多时候表现的笑容只是只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学习得到的伪装罢了,他的表情变化并不多,很少有过多的真实感情流露在外。
文鸣天下是个不太聪明的孩子,并不是指智商,而是总是不懂各种事情“人类,真是一种复杂的生物。”
他不明白,什么是亲情,从幼儿园开始,一直是爷爷奶奶在照看他,爷爷奶奶回到老家时,父母就将他托管在幼儿园,周末才来接他,所以,其实这时爷爷奶奶给他的感觉更像是父母。而上小学之后,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在放学过后,就要去辅导老师那边去写作业,写完作业回家后,基本也就睡了,所以,其实这时小学老师更像是父母。到了初中就更是如此了,到了家,基本就看几分钟电视便倒头就睡。他读过不少的文章都是写亲情的,可他读到现在还是不明白,老师给他布置关于亲情的作文时,他很难下笔。
文鸣天下很少流露出悲伤的感情,为什么呢?明明以前是一个很爱哭的孩子呢……“不能哭,无论如何也不能哭,给我憋回去,我哭了的话会被同学笑话的,不行,我是一个男子汉,我不能哭。”
即使如此,憋久了,心就会难受,他也会憋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样哭就没事了,可……为什么……哭不出来了?”几滴泪珠划过脸颊,然后就渐渐干涸了。再后来,他就基本好好没哭过了。
文鸣天下一开始的学习能力表现还算好,刚进初中的期中考试,进了年级前两百,可之后便一路下滑,因为他开始失去学习的兴趣了,“我以前确实喜欢学习,因为我能学到很多有意思的知识,可……我发现我一直学到现在,解答过许多题目,但发现最难的题目教科书上是没有的,那便是人心,人们为什么要争吵?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为什么尽心尽力为人民带来福祉的科学家不能享福?为什么靠脸吃饭成为了荣誉?”他以前向往过科学家,所以他比较偏科数学,但现在有些迷茫了。“人心,真的是很难懂呢……”
文鸣天下对所有人的所有言论都保持半信半疑的心态,他很愿意去相信别人,但,有些人不值得信赖。他很喜欢把“利益”二字挂在嘴边,这是家庭教育的结果,父母讨论问题时总是离不开利益,“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有利益因素的,名誉、金钱、权利等等。”他得出这种理论。
他喜欢推脱责任,因为不管父母做错什么时了总能推到两个孩子头上,比如打碎个碗,就会说:“看你们干的好事!要不是你们整天不听话,我会操劳到犯这种糊涂吗?”如果锅烧糊了,就会说:“都说了叫你看好锅,不要烧了,这下好喽!”可就算母亲说过,他也完全没有过被叫的印象。而父亲不管孩子发生什么问题,都会怪罪在母亲身上,明明自己根本没有管过孩子的教育,说什么自己要上班,可母亲明明也要上班。“原来如此……只有会推脱责任的人才会活的更轻松,才算是一个成功的大人。”他又得出了一个结论,尽管他并不喜欢推脱责任,因为会有一种罪恶感。
文鸣天下一直被比较着,隔壁家的小孩,同学,表亲,不管如何,在父母嘴里,自己就是个没用的小孩,为了适应环境,他变得很难听进他人的谩骂,不管多么恶毒的语言,也很难让他放在心上,于是乎,就成了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孩了,但其实心里,还是有些自卑,“嘛,反正我就是个废物,怎么着了吧?”
文鸣天下最后一次大哭是在爷爷去世那天,尽管自己并没有真正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死亡。可眼泪却止不住,后来,在回忆爷爷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逻辑BUG,尽管从小母亲教育的是“你外婆可是在你出生的时候第一个抱你的。”可,陪伴他最多的难道不是爷爷奶奶吗?外婆跟着她那一边的亲戚居住这很正常,因为那边的亲戚很多都是在那里的,而且有个亲戚很有钱,外婆可以在那边享清福。可爷爷呢?他当官的大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老家,为什么要跟着小儿子在外打拼且并不成功的一家子呢?“难道……是因为……我是他的孙子?”文鸣天下似乎渐渐明白了些什么,却又似懂非懂,但,即使明白了,他所得到的,也比失去的多得多。
渐渐地,他开始怀疑生命的意义,没有人告诉过他生命的重量,死亡在他眼中便也没有了重量,所以对生命一直是抱有很无所谓的看法。
“上天赐予了我一双失明的眼睛,我只能看见无尽的黑暗,我的世界没有一丝光明……真的希望上天制造一出意外,带走我,也许……这样我就能解脱了……或许这世间存在着光明,但抱歉,我看不见……”
“既然看不见,那么就请聆听吧,属于你的那道光……”如是说着,一个灰发碧瞳绑着八字辫和双马尾的女孩降临在他的生命中……
就这样,文鸣天下原本灰白的世界里,多出了一道天蓝色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