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放】工艺流程大题分析方法-第一部分|解题宏观思路+2022全国甲卷

抱歉,让你们久等了!
重难点题型特训
物理工艺流程分析

追踪元素分析法妙解工艺流程题
工艺流程题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相连的工艺流程题。

工艺流程题高频设问点
1.原料预处理阶段
(1)酸浸:将原料与酸溶液作用,使原料中的碱性化合物、两性化合物、能溶于酸的盐和金属转化为溶液,便于过滤分离。
如用硫酸、盐酸等溶解金属氧化物,SiO2、难溶硅酸盐或其他难溶物形成滤渣等(使用硫酸酸浸时需注意会形成难溶的PbSO4、BaSO4,微溶的 CaSO4 ,且Ca2+往往还会用其他方式再进行第二次除杂)。
(2)碱溶:将物料中的酸性化合物、两性化合物、能溶于碱性溶液的盐或金属等溶解,
如除去油污、溶解Al及其化合物、溶解 SiO2等。
(3)提高浸取速率的措施:
粉碎、搅拌、适当升温、适当提高酸(或碱)的浓度等。
(4)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不易转化的物质转为容易提取的物质,
如将硫化物、碳酸盐等转化为氧化物,以利后续酸溶浸取;除去热稳定性差的物质等。


2.核心反应阶段
(1)根据题目信息写出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等。
(2)控制反应温度的思路
{1}加热
[1]提高反应速率。
[2] 使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3]除去热稳定性差的物质。
[4]使沸点低的物质汽化等。
{2}降温
[1]防止温度过高某物质分解、溶解等。
[2]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3]降低晶体的溶解度,减少损失。
[4]使某个沸点较高的物质液化,使其与其他物质分离。

(2)控制反应温度的思路
{3}控制一定温度
[1]温度太低速率较小,温度太高反应物(如NaHCO3、H2O2、 HCIO 、HNO3、 NH3•H2O、KMnO4等)可能分解或挥发。
[2]使催化剂催化效果最佳(常考温度过高催化剂可能失活)。
[3]避免发生副反应,使目标物的转化率、选择性、产率达到最佳。
[4]产率相差不大时,尽可能选择较低温、较低压,降低成本、降低对设备的要求、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等。
(3)在工艺流程中经常会涉及化学反应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沉淀的转化、离子的水解平衡等。


3.分离、提纯阶段
(1)调 pH 除杂
①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②调节 pH 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 H *或 OH 反应,使溶液的 pH 改变;不引入新杂质。
例:若要除去 Cu 2+溶液中混有的 Fe 3+,可加入CuO或
Cu ( OH )2或 Cu2 ( OH )2CO3等来调节溶液的 pH 。
(2) Cu 2+、 Ag +、Pb2+等常用H2S或含S2﹣的化合物来沉淀,形成难溶的硫化物; Mg 2+、Ca2+常用 F -沉淀。
(3)过滤与趁热过滤
①过滤是将固液分离,一定要搞清楚"目标元素"到底是在溶液中还是在固体中,要追踪好元素。
②趁热过滤有两种情况:若目标物是固体,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避免杂质因降温从溶液中析出而降低产物纯度;若目标物在溶液中,则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避免产物因降温从溶液中析出而导致产率降低。


(4)萃取与反萃取:一定要搞清楚"目标元素"到底是在水中还是在萃取剂中,要追踪好元素。
(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如KNO3)、含结晶水化合物
(如CuSO4.5H2O)或受热易分解的溶质(如NH4CI)等所使用的方法。
(6)从溶液中析出 FeClg 、MgCl2等溶质时,应在 HCI 的气流中加热蒸发结晶,以防其水解。


工艺流程做题招法
1.快速审题,明确工艺流程的最终目标,确认目标元素。
2.把握文字信息、图表数据、工艺流程中的有效信息,画出一个"目标元素主干线",把握两个关键点:
(1)目标元素始终在主线,其他元素陆续离开主线(要的留下来,不要的踢出去)。
(2)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取产品而服务。
3.在每一次的分离步骤中,务必追踪好目标元素。遇到"过滤"一定要搞清楚目标元素在固体中还是在溶液中,遇到"萃取与反萃取"一定要搞清楚目标元素在水相中还是在有机相中。
4.若题目没有给信息,可以不用确定元素存在的形式,只要确定对什么元素进行追踪即可。若要明确写出该元素所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往往需要用到所学过的化学反应或利用题目信息写出来。

无机工艺流程例题练习
(2022全国甲)硫酸锌(ZnS04)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的原料,在防腐、电镀、医学上有诸多应用。硫酸锌可由菱锌矿制备,菱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CO3,杂质为SiO2以及 Ca 、 Mg 、 Fe 、 Cu 等的化合物。其制备流程如下(自己找去):
本题中所涉及离子的氢氧化物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离子 Fe3+ Zn2+ Cu2+ Fe2+ Mg2+
Ksp 4.0x10 -38 6.7x10 -17 2.2x10 -20 8.0x10 -16 1.8x10-11
回答下列问题:
(1)菱锌矿焙烧生成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锌的浸取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物质 X 调溶液 pH =5,
最适宜使用的 X 是_(填标号)。
A .NH3•H2O
B . Ca ( OH )2
C . NaOH
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80~90C的滤液①中分批加入适量 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②中有MnO2,
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滤液②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滤渣④与浓H2SO4反应可以释放 HF 并循环利用,同时得到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