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20-2]
【20-2】
【哲理启迪】
《哲思与海》 —— [美] 戴维·法雷尔·克雷尔 David Farrell Krell

感谢陪伴~
【摘 —— 第 3 - 7 章】
(A)
·没有哪个主义能够涵盖万物
·不管世上盛行怎样的二分法,哲学家永远“【像孩子一样,两个都想要得到】”
·很多大学免除了让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选修人文学科的要求,这是值得担忧的
·人类有原始到文明的转变既自然又不自然;它既是【自然关联事件中的一环】,也是【突如其来,莫名强加于人类的镣铐】
·地球历史上每个大规模的巨变,在摧毁旧生物的同时,也促进了新生物的发展(亚历山大·冯·洪堡 Alexander von Humboldt)
(B)
·没有战争也就不会产生安定的需求
·(尼采)存在就是相同事物的永恒轮回
·一切生物都渴望着恢复到早期的生命状态 —— 或者说死亡状态
·如果我们像惧怕死亡一样不愿眺望未来,那么向后看,也不会让我们更加宽慰
·所有关于意义和发展目标的徒劳问题都会自动转化为关于【动机】的问题,而这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过去
(C)
·火的第一次转变,变成了海洋 —— 赫拉克利特
·(尼采)人不但要勉强接受死亡,还要学会庆祝死亡
··世间一切事物都与【火】相互转化,就好像火是万物在【宇宙中的法币】
·曾经我既是男孩又是女孩,是灌木也是小鸟
还是那越过海面,在旅行中的鱼 —— 恩培多克勒
(D)
·大地静浮在水上
·“只要时间存在就会如此”
·神话就是【神圣物化的故事】
·如果哲学思考敢于【为思想的价值设立标尺】,从而决定哪些思想是伟大的,那么平衡将会变得艰难
·科学把握了一切可知的事物,但没有能力整理,也不会细致品鉴,却仍要不惜一切代价盲目地认识所有事物;与之相比,哲学思维总是在寻找最值得认识的事物 —— 那些伟大而重要的知识
(E)
·水能让心不在焉的人陷入最深的遐想 ~ 冥想与水永远相伴相随
·在西方世界的历史中,海洋已经成为西方扩张主义科技入侵和剥削远方文明的必经大道
·如果可能性被实现,那么它就是一种现实;如果可能性只是一种可能,那么永远会有其他情况出现
·爱之海,知道它的只有溺水的人
没有那些横渡它的人 —— 罗伯特·穆斯尔
(F)
·【时间点的刺痛】
·【海浪在岸边破碎】
·时间是在锐化或者钝化存在的本质
·所有人都认为能【从故事中寻求安慰】
·伟大的小说,能像诗歌一样哺育我们,尤其是从不停摆动的摇篮中走出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