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央视版孔明、85版诸葛亮的一些对比及个人感想

2023-05-28 09:45 作者:黑暗de空间  | 我要投稿

发现央三孔明粉(唐粉)真的很爱拉踩李法曾版孔明,而且言论轻浮,我从几个月前正正经经看剧,到后来爱上李法曾版丞相后,逐渐反感某些唐孔明粉,这种心情简直不可逆,真是令人遗憾! 我觉得大家都不过是扮演诸葛亮的演员。唐老师的演技水平和对于人物精神的诠释,真好意思强行碾压拿了飞天奖的李老师吗?我看某些人一本正经给李版丞相按“太稳重”人设,邬思道都来了,唐片看多了吧,实际上怕是连85版都没好好看过就开始发表高论。更让我讨厌的是,他们有人还放言“历史孔明不等于唐老师那样就是个错误”,还有吹历史孔明靠唐吸粉的,为了鼓吹唐的风格,动不动给历史孔明戴上一顶又一顶“狂人”“霸气”的高帽。起初还以为是有些人说话随便,后来觉得这不是大型洗脑包么? 也许是因为看央三和85版的关系,有阵子上知乎虎扑都会被大数据推荐某类文章,说诸葛亮“英霸之气”,我还以为是指有文化气质,结果他们只是要证明演员应该多么体现霸气侧漏的观感,然后开始夸唐老师,画风逐渐浮夸。我心里憋了一堆问号。这些人直接抠出《三国志》“龙骧虎视”等字眼出来强调诸葛亮多么“霸气”,看多了我心想:我的孔明先生是谢逊还是鳌拜? 《三国志》原文这一段话,难道不是作者由诸葛亮生平完成统一的大志向起头,分析他面临的状况及个人能力优缺吗,却是强调他“霸气”[笑哭]? 动不动就喊孔明“霸气”而不屑其他品质,看孔明一篇正儿八经有条有理有策略的议事论文都能先夸他“霸气”,我感觉我的孔明先生是暴发户呢?(开玩笑) 进一步讲,既然说了“霸气”,我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心中的武侯该有怎样的“霸气”,他作为军师政治家的霸气,应该是能够驾驭不同对象,能平稳局面,能叫身边人信服等等,他关注细节,稳重办事,赏罚严明,以身作则。在此我真心欣赏李法曾老师,孔明出山时,他就知道向身后的关羽张飞招手,人物情商就这样通过细节体现出来。他的孔明出使东吴时,不仅考虑个人胜负欲,更考虑整体局面和自己身份责任。既然三国演义作者那么想叫诸葛亮去东吴挖人,诸葛亮当然要靠个人魅力去结交有识之士。看了李版孔明心想我真愿意跟他交朋友,他不仅有幽默感,还够真诚大气。相比之下,央三孔明体现了他啥品质,动不动“老子就是比你强”“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的表情,诸葛亮会把这些表情直接po自己脸上吗,我假如没有童年滤镜,只会越看越觉得离谱,很像油腻大叔。《三国演义》真没这样刻画过孔明,演义孔明是“智谋多端”,而不是“斜眼看人”动不动一脸傲慢甚至诡诈。这种类型的“霸气”,没编剧导演疯狂开绿灯,放在真实空间里怕先被周围人一顿暴踹吧。 我后来在b站看了几段申凤梅的戏曲诸葛亮,那种演义里年轻孔明“灵动”的感觉才清爽对味。唐那些表情,真的无力吐槽,我滤镜不厚厚。 至于后期丞相,现在央三还能让我惦记的就“骂死王朗”了。这里替唐老师说话,我觉得声临其境徐涛老师配音,细节处理太糙了,还真不如唐自己的配音。😂 可我实在不喜欢央视孔明后期动不动哭唧唧的样子,哪怕对比什么扭三您是真坚强,可我依然受不了这种拧巴。原著刘禅撑死是个昏君,央视刘禅直接是智障,用智障衬托一个孔明多么惨,变相黑刘备吗。还有央视白帝城托孤,唐老师怕是真不理解孔明的内心吧,跟孙老师不在一个频道,他自己采访里还怪我刘备不信任他。可其实罗贯中都不是那个意思。 没错,看了85版晚年丞相,才觉得相见恨晚。这样有信念感和力量的人才像我心中的孔明先生,越看越喜欢。感叹自己小时候在接受什么pua呢,真想把张s林导演吐槽一顿,您老好狭隘。 央视孔明结局真的太low了,临死前神经兮兮的一场幻灭大梦已经够醉了,就为骗眼泪吧,眼泪被骗后我却想吐一吐。后面送葬排场浩浩荡荡还弄个阿斗在灵车前哭,体现智障儿子给老豆送终呢,画面太美,配上“一生最纯洁”的灵魂bgm我感觉自己都要快乐起飞。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是什么白痴改编啊。不是按毛宗岗版编吗,平时古白话夹带现代句式装有文化,最后说四个字“曷此其极”还怕观众看不懂了? “薄”你大爷啊,苍天啊,为什么让公瑾三十六岁就死了,公瑾不喊“何薄于我”,孔明却喊起来了,原来公瑾比孔明有格局。😂😂😂 牺牲人物品质去换表面上的爽感,确实很爽,爽完也真叫人没什么感觉了。 —————————————————— 以下内容是前阵子看剧时写的: 跟一位朋友想法一致,老三国其实搞偏了演义孔明的人格,让他成了一个前期装逼后期卖惨,靠大量冲突煽情来完成前后对比的精分式人物,小时候带着滤镜看以为他很秀,如今重看却发现各种细节都做作,甚至人物逻辑都不自洽。说唐版=演义孔明的,可能没几个认真分析过原著孔明的。原著孔明其文学形象的塑造还是具有古代人认知局限的,但他有特色并且有前后对应的逻辑,但唐版,虽有个性,可改编和诠释原作的片面之处直接降低了人物素质,缺逻辑,削弱人物力量。举几个例子:唐版孔明智激周瑜,把侮辱周瑜的态度刻进表情动作;给周瑜看病,去掉原著敬辞,上来就拿起对方手把脉;给周瑜吊孝,猛到撞人家棺材;白帝城托孤,一脸觉得刘备不信任他;空城计上方谷,全都卖惨;去世,葬礼全片最浩荡。以上可算导演编剧对于人物剧情的误读。而表演方面,唐喜欢用斜眼看人来体现反派化的“狡诈”,唐粉丝吃了这套后反去嫌李法曾不够狡诈,简直一言难尽。😅其实李法曾版孔明,只是有一点跟唐恰恰相反,李愿意体现孔明的素质和格局。假如告诉罗贯中,他笔下的诸葛亮行为轻浮,不令人尊重,罗贯中怕是要丛坟里跳出来。😂 粉丝一天到晚怪别人太稳重时能不能睁眼看看自己拿的是啥标准,就这样的吗?我如今重看央三时都快以为大唐情史的李世民夺舍孔明了。😂😭

关于央视版孔明、85版诸葛亮的一些对比及个人感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