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中篇1—2—来建一个小队吧
一:
“一模……一模考试?啊?”
就这样混了一周,于锦琳突然感到一阵恶寒,掏出记事小本,明天的日期已经被用记号笔圈记出来。
林新已经没什么好害怕了,她和林心这段时间复习得很充分,最近虽然晚上总是跟着于锦琳乱玩,但白天的精神反倒更好了起来。
林新用力擦着自己的头发,头发还在滴水,水滴落在于锦琳已经落灰的学习资料上。
“别怕,你可是学弟学妹们口中的考神,当年考场呼呼大睡的吾辈楷模,一模你都怕的么?”
于锦琳都不知道她有这么大的名气,明明自己做事挺低调的。没错,低调指的是光明正大地把一堆机器和不知名的紫红色沙土堆放在寝室后。
“就算这么说……那点奖学金对我很重要啊…”
她看起来眼泪汪汪的,就像马上要哭出来。
“你要钱干嘛?”
“当然是去买锡合金啰,毕竟我要搞毕业大戏嘛。”
林心把两本高考复习总汇上下册扔到她床上,一转头便去串寝了。
“诺,晚上加油看吧,明天我可要好好露一手,等你的好消息,看看考神能不能归位。”
“又取笑我!”于锦琳用被子把自己一裹,拿手电看着书——可惜,本性复发,没看到半小时便无聊地睡着了,从床上掉下的书籍还吓了偷偷溜回寝室的林心一大跳,她总归是没有复习。
一模只考了一天,学校紧张得都想把24小时掰成两天来用,当然不会给多少喘息的机会。
省考试的卷子是由专门的教育方机构改的,出成绩也很快,基本上,上完晚自习就出了。
令整个学校大跌眼镜,在这次一模中,于锦琳居然拿了一个零分——一分都没有,据说是没填考号。学校紧急组织人员再改了一次她的卷子,结果更让人惊掉大牙:比官方数据最高分875分还高出55分,若是按这个势头参加考试,那是绝对的全国状元提名人。
等晚自习一下课,回寝的林新就看见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于锦琳,不过好像不是伤心,而是在笑,笑得很阴森,令林新毛骨悚然。
从小道消息中,她已经知道了于锦琳的分数,当时引起了她和林心的一阵惊诧——不过想一想,这次她肯定是被什么东西给迷住了,不然不至于不填考号。
“是谁呢?让我猜猜看~”
似乎抓到了于锦琳的把柄,林新觉得可以反过来戏弄戏弄她了:“不会又是个可爱的女生吧?”
于锦琳身体突然一阵颤抖,连忙掀开被子露出头来。
“你是怎么知道的?”
“诶?“林新真的是猜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然后被略带恼怒的于锦琳抓上床铺去。
“这话,我们暗着点说,你可别传扬出去。”
“嗯嗯…唔…”
靠得太近了,林新甚至紧张得听不清她说话。
“这次考试,坐我后面那个,那个女生,她一直在看超高音速动力学的书!”
“……诶?”抓不到她话中的点,林新听懵了。
“肯定是同道中人,果不其然,我中午跟着她来到她寝室,就挂在我们六栋的墙边上观察,她寝室里有七八个航模——虽然室友好像很不待见她的样子。”
林新被她的举动惊到了:“你…你是变态吗?”
“诶,为什么这样说?”
两个拎着早餐筒的高一新生路过门口,看见这俩脸对脸紧紧地靠在一起的样子,不禁一阵唏嘘。
“废话!一路尾随别人,还自顾自地趴在墙上偷看?”
于锦琳想了想:好像确实有道理。
“不过,在考场里和她聊得挺欢的,现在也探明了她的位置,改天去看……”
林心刚进来锁上门,便听到了急促而熟悉的敲门声。
这貌似是17班班主任,全校班主任的敲门于锦琳都挺熟悉,唯独这个听得最多。貌似就是上午看到的那个女孩的班主任——估计有好事要来临了。
“那个…你好。”
林新打开门,果真是那个班主任,手上提着两个大行李箱,身后还有个因为怕生而躲着的女生。
“已经和你们的班主任商量了,让她搬到你们这里。”
“诶?诶~~?”
林心倒是很兴奋,林新只觉得疑惑。
“为什么要搬寝室呢?”
“她的航模太多了,同寝室的人很多次和我说这个问题,现在没办法,必须要让她换个地方住着。听说你们寝室是全校实际面积最大的寝室,就让她被安排过来了。”这班主任虽然体格健硕彪悍,但对学生却却挺温柔的:对他的学生都这样。
果然就是那个女生,于锦琳只觉得自己的运气好到炸裂了,匆忙穿起连裤袜,从床铺位走下来迎接她。
过了几分钟,物件都整理好了,于锦琳就顺便组织了一下寝室小会,打算介绍下对方。
“我叫于锦琳,是于国成将军的养女,这个矮一点的是林新,另一个是林心,都是林志辉中校和林茵超博士的后人。”于锦琳先自我介绍了一下。
“我…我………我………………”
尾音越拖越长,她的脸涨得通红,就像个苹果。连说了几个我,她羞愧地用手捂住自己的脸:“不…不好意思,我不太…擅长和不太认识的人讲话。”
“那就我问你答吧。第一,你是哪儿人?”
“厦,厦门的…?或者珠江?我说不清楚。”
“现在住在哪里?”于锦琳用眼神指使林新开始记录。
“秦岭区分配屋群那里……”
“大致家境?”
“父亲……九年前战死在长江沿岸了,母亲倒还没有被打死,仍好好地活着,在一家玻璃工厂作物流安排人员,一个月有一千七百…左右吧?”
“那还真的不太好呢,难怪你长的这么瘦。”
于锦琳坐近了一点,那人连忙后退了一点,保证和她之间的安全距离。
“那名字呢?”
“赵鼎然…是不是不太像女孩?”
“这倒是个挺中性的名字…那么小赵啊,你可要做好些觉悟,按照惯例,我们明天要磨合磨合感情。”
“磨合…感情?”赵鼎然一脸迷惑。
“咔嚓”一声,等赵鼎然反应过来,手腕已经被一副手铐给铐牢了,怎么扯也扯不开。
“别害怕,我们不会伤害你的,嘿嘿……”
痴汉笑把赵鼎然吓得不轻,她不停退后躲闪,却被堵在了墙角里,只见林新拿出一把软尺——
第二天,一个快递员突破了警卫与门岗冲上学校,给于锦琳送了袋衣服,都是新买的。
中午,于锦琳把正奋力看书的赵鼎然叫了出去,然后把几个神秘包裹给了她。“回去以后穿给我们看。”
“真是少见呢,一副有干劲的样子,最近几周上课都勤快多了?”班主任手里拿着个加长版惊堂木,在手心上拍了几下,盯着正望向窗外的于锦琳。
“那是当然,对了,之前不是说有什么物理竞赛么?”
“是有啊,你要参加?”
真是破天荒,她居然要主动参加比赛了。
“当然,现在,嘿嘿,手头比较紧……”
“我就知道,又买了东西是吧?我去帮你报个名,下星期去把考试考了就行。”
班主任转身离开了教室,心中一阵窃喜——自从她和林新这些人住在一起后,上课也勤快了,惹出的麻烦也越来越少了。
于锦琳倒没什么其他想法,她现在只想着晚上的寝室小活动——定做衣服可是花光了她的零用钱。
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白天并不是于锦琳的主战场,晚上的时间才是;林新和林心则是一直在养精蓄锐,等待赵鼎然的表演。一回到房间,发现厕所灯亮着,林心便知道是赵鼎然在里面换衣服了,识趣地转身离开,不去打扰,但还没等她离开,赵鼎然就已经从卫生间里跑出来了。
“这、这是什么啊!”就如同婚纱的款式一样,只是颜色是黑色,穿在赵鼎然身上分外好看:“我才十七岁啊,穿这种衣服…是不是还早了一点…”
“真好看……于锦琳送给你的吗?”林心想拍张照,但奈何没有手机。
“送不送我倒不知道,看做工…挺贵的吧?”
长裙不长不短,恰好够到鞋旁,膝盖处的中间位还绣了一层发银光的花边,略略透明的白袜和长白手套,还有一个夹在耳朵边头发上的大黄花装饰:肯定是花了不少钱定制,毕竟赵鼎然171厘米的身高和瘦弱的体格不可能完全适应同尺码的衣服。
“嘿嘿,衣服怎样?喜欢吗?”
于锦琳的声音出现在房间门口,她拽着门框直接荡进房中,落在赵鼎然的面前,一把将她抱起来。
“怎样,有高贵范了没?”
于锦琳比赵鼎然要稍微高一些,别说,身高差还挺合适的,有那种小情侣的感觉。
林心“哇”地惊叹一声,然后冲出房门,过了一小会又回到寝室里,手中有一个墨绿色的相机。
“这个必须得拍下来,于姐,动作再有力些,我帮你们拍张双人照。”林心已经等不及了,要用这部相机记录下这有爱的场景。
赵鼎然羞得捂住脸,一句话也说不出;于锦琳倒是一点都不尴尬,托住膝盖的手稍放下些,然后将赵鼎然的头放在她的肩上,
“看不见脸啊,脸呢?”
林新悄悄地回来了,看见林心拍照,便不去打扰,只是在一边安静地做着物理试题。
赵鼎然的双手严实地捂住她的脸,于锦琳看了看她的样子,想出个计划——猛地将她托起,然后把脸凑近赵鼎然,呼出的温气吹在赵鼎然手上,让她不得不把手拿开看看四周。
计划如设想般奏效,只是赵鼎然的脸红透了,一脸要昏过去的样子,恐怕是吓傻了。
“哦耶,照得不错!明天就去洗出来!”
于锦琳比了个“OK”,便抱着赵鼎然走到阳台上去,让她吹吹冷风冷静下。
就这样静静地站了几分钟,不知为何,在于锦琳的眼里,赵鼎然越来越美丽动人,让她有种心动感。赵鼎然已经渐渐恢复过来,将头主动枕在她又大又软的胸脯上——现在要平复心情的已经变成了于锦琳。
“明明是个容易害羞的女生,现在却这么大胆呢。”
为了打破僵局,于锦琳这样说道。
“这身黑礼服,好看吗?”
赵鼎然是这样回答的,一边反问,一边将裙摆向身上收起,防止沾到地面上的水。
“好看,真有看似优雅而内心火热的感觉。”于锦琳直接把实话说出来,还想趁着公主抱的机会,亲一下她的额头,却被林新打断了。
“咳咳,在寝室里这样,不合适吧?”
“哪有,看月球罢了。”
匆忙放下赵鼎然,于锦琳迅速回到了寝室中,赵鼎然把裙带给解开,但想了想,还是系上了——“算了,这就是磨合感情么……心里热热的……”
“于锦琳……很好相处呢……”
二:
“比赛什么时间?”
物理竞赛的来临让临时入队的赵鼎然不知所措,甚至连日期都不太记得了——简直比高考还激动。
“问她班主任去,说不定她能告诉你。”
“那于锦琳一大早哪去了?”
“听说是去充气了,也不知道她搞了些什么,我去上课了,你们继续吧。”林新背起书包就要出门,现在是早上五点十分,五十分钟后早操开始,她得在早操之前把数学作业给写完。
“我也出去看看吧”,她这样想着,拿着本俄语词表就走了出去,一边走,一边背背词。
“嘿,看那个!”迎面走过来的两个男生指了指她,不对,是指了指她的后面。
“我去!大姐好!”先是一声惊叹,然后挥手打了个招呼,赵鼎然实在是忍不住了,就向后看去——还没等她转过身,一双手就深入她的胳肢窝底,将她抬上了什么东西:“怎么样,昨晚睡得好不?”
“诶,”于锦琳刚刚一直跟在自己身后,若有若无的风扇声是她的载具发出的,很显然,这是一艘螺旋桨动力的氦气飞艇,气艇升力球此刻正在七八十米高的高度,于锦琳乘坐的吊舱则用数十根强化铝索在连接后坠下来。赵鼎然直接吓傻了,呆滞地望着于锦琳。
“诶?”
在电动机带动下,载人吊舱慢慢向上拉,用了四五分钟才到顶,这个氦气球十分庞大,升力足够带动两个人,还有排气降高阀门和用大型风扇改装的四台高度调整旋翼引擎——就像从隔壁巢湖基地借了个中型双人侦查飞艇过来一样。
“这、这是怎么回事!”赵鼎然不敢看下面的景象,只能紧紧搂住于锦琳,将头埋在她的胸脯里。
“恐高吗?”于锦琳摸摸她的头:“下午比赛,我们的赛场在合肥——趁机带你来巢湖看看。”
“巢、巢湖?”
“是呀、重点风景名胜区呢,门票150元,我想你母亲应该是不会带你来玩的。”
飞艇的速度并不慢,大约有三十公里每小时,风翼已经拉起了,正为飞艇提供着平稳飞行的升力。
下方的巢湖看起来像是浅绿色的明镜,水面上零星地分布着几条渔船和小港口,打捞着春季鱼和水葫芦,这是当地食品加工业的两大原料。湖岸边,三四排小黄砖房子整齐地列着,夹着几列平整的固质化水泥公路,路上还有几辆卡车,上面满载着水产品,还有鱼苗和植株。有几个闲来无事的人正准备泛舟,看见于锦琳的大飞艇飞过湖面,便向她们打了个招呼。
尽管知道这个距离几乎看不清,于锦琳还是回打了个招呼,阳光照在她的衣服上,闪出银白色的光芒。
“这个飞艇,是你造的吧?什么时候完成的?”
“当然是我造的,可是花了我不少专利费。”
“专、专利费?”赵鼎然坐在一张椅子上,两张相对的椅子中间有一张带凹槽的杉木桌,放着两杯饮料。于锦琳看着窗外的景色,还时不时惊叹两声。
“没听说吗?去年上半年,我高二下学期的时候,拿了全球科学协会的高科技奖——制造了一种能够促进塑料裂化的硅'酶',环保单位给了我上千万的专利费呢,可惜我不愿转让。”
“上千万?”
确实有所听说,1988年有关硅结构工业催化剂的设想似乎也是于锦琳提出的,而1989年的硅'酶'就能让熔融的塑料更高效地断链成燃料——甚至都不需要原来所必须的铱和铼金属。
“恐怖,太恐怖了……”
“顺带一提,我有20项专利呢,都是生化方面的,所以,这飞艇的原价完全就是小意思。”
“……”赵鼎然低着头不说话,她现在只觉得自己像个废人,而于锦琳好像已经成为完美了。
于锦琳突然意识到,从某种意义上她好像打击了赵鼎然,于是也不再说话,只是坐在她的身边。
“别担心,你也可以的,特长各不同嘛。”
“是吗?”
“是的,肯定是的。”
赵鼎然将自己的头靠在了她的肩膀上,衣服金属般的触感此刻让她感到十分安心。
于锦琳本是个能惊动世界的科学界人物,但她没这个兴趣,她只想平常点,做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所以有二十项催化专利的她仍名不见经传——与大多数人相比,她不是不能,只是不想罢了。
若是做了这样的人,或许林新她们就永远不会想和她像现在这样生活下去,或许赵鼎然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亲近她,或许……
“算了吧。”
“嗯?”赵鼎然听她突然说了句话,觉得有些迷惑。
“从现在开始吧,我们,还有林新她们,就建一个四人队伍吧。”
“什么意思?”
“等这次比赛结束后,你们的生涯就归我打理了,我会让你们去到你们想去的地方的。”
既然自己的能力迟早会暴露,不如就付出一下,让她们感受下自己的热心与内在吧。
飞艇穿过了湖面中线,中午的阳光照进舱室,照在她们的午餐上。似乎是放下了某些心理包袱,赵鼎然和于锦琳又谈笑起来,愉悦地度过了路上的时光。
三:
过了两天,等到省赛成绩公布,于锦琳才领着赵鼎然回来。这次的实践项目是飞行器——这个纯个人打造的载人飞艇毫无疑问地以技术含量和实用性拿下了第一,赵鼎然的笔试差了一些,于锦琳的队伍被评了亚军,只拿了五千元。
借着好不容易出趟远门的机会,于锦琳还带着她参观了她的实验室——一间开设在省科学博物馆套间中的实验室,外墙上大大小小的瓶罐共二十个,对应着二十项专利,把赵鼎然给惊呆了。
“光解水装置样品,高压交流电超导体……哇哦!”
赵鼎然就像眼睛发光一样,看着那一堆复杂而有效的催化剂,它们几乎都是现在最先进的。
于锦琳微笑着在后面跟着她,看她的反应。
“这、这个!”她手中拿着贴有“复合高强度硅橡胶工业酶”的瓶子,十分兴奋地说:“能给我吗?还没有正式发布吧?”
“当然能,鉴于你的家境,这项专利就无偿给你了。”
“哇哦,谢……谢?”赵鼎然先是很高兴地将瓶子装入行李包,然后发觉一些不对劲的事情:“给、就这样给我了?这么……随便?”
于锦琳无所谓地摆摆手:“差不多了,回去吧。”她回过头去交代她的助手——助手是常驻在这里的,无论于锦琳是否在工作,他都要留守:“听见没有?”
“听见了,听见了。”
从合肥回到巢湖市,坐的是货运铁路大车,足足两个小时才到。等她们回到巢湖一中的时候,班主任正在门口迎接她们。
于锦琳看到班主任,就感到背上一阵恶寒,连忙躲在赵鼎然的身后,不敢正眼看她。
“好啊,你个于锦琳,不打报告就敢乱出校门了?”
用手捏住她的一边脸颊,班主任把她拽了出来,慢慢地把她拉进大门——动作颇轻,只是于锦琳一脸不情愿的样子让赵鼎然觉得很疼。
“啊呀,鼎姐,快进来。”林新在门口招手,把她唤了进去,赵鼎然望着于锦琳离开的方向望了一会儿,然后跟着林新姐妹进去了。
学校里一片欢呼——来自高二的某支队伍凭借优异的笔试和第三名的实践成绩拿下了省一等,似乎还要去国家级比赛。没办法,谁让这物理笔试占五分之四的总分呢?于锦琳一个人488分没用,赵鼎然拿了满分的实践,但笔试只有及格线,也就是240分,直接把平均分下拉了一大截。
下午的课程几乎就是自习了,一直挨到了晚上,熄灯之后,于锦琳才把她的计划向林新和林心说明。
“知道么,现在在国际上最高等级的五所大学全是中立国联邦的——400分的实践科学,占40%呢。”
赵鼎然早已加入了这个小队,现在的她只好上床去睡觉,但还是把耳朵露出来偷听。
“那又怎样,林新和我的笔试都只有二本水平,那几所大学难道还能让我们只考实践么?况且我的实践并没有你们俩这么强……”林心对高考很悲观,不知是因为自己的成绩太差,还是某种自卑情绪。
一模考试,林心的成绩是600分刚好,差点挨到了估测一本线的边缘——林新560分,稳稳的二本生,看起来,林心还想再拼一把。
“啧啧啧,”于锦琳摇摇手指:“要知道,中立国联邦大学是可以向全世界破格招生的,只要,你们几个有些名气就行。”
林新倒很感兴趣:“所以呢?怎么办?”
“以我为中心,现在起,建立一个独立于高考复习体系之外的'冲刺'组,这样的话,即使上不了中立国联邦大学,也能去澳洲科工大学混个好日子。”
“组?”林新继续问道,而林心则表示没什么兴趣了。
“就是个搞事的小队,接下来几个月,我们几个,把我们的大工程完成,然后去吸引点注意——一切就都能完成了。”于锦琳解释着自己的计划。
赵鼎然的被窝抖动了一下,似乎在考虑这件事。
“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辜负期望的。”她补充了一句。
这个学校的平静日子大抵的确是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