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也说《雷霆战将》

2020-11-20 07:44 作者:春江水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要表现强者不强,一些影视编导至少拥有两种技术。

第一种,让老虎吃掉一只鸭,虎就不显强。把鬼子变得怯、笨、傻,再让抗日军民去痛打,也就看不出胜者之强了。这种影视是闹剧,如《举起手来》等。

第二种,在中国抗日军民身上做文章,文章又分两类:

①把抗日者神化。神而打鬼,易如翻掌,打法又新奇妙绝,于是有了“抗日神剧”。神仙虚幻,神化的抗日者当然也就虚幻。这样虚幻下去,只怕虚无了中国人民十四年的艰苦抗日战争。

②操作比较复杂、微妙。复杂在从剧情整体到细节,务要于史有据,要查用大量资料。而微妙处,则是在抗日英雄鼻尖抹一点白,或脸上沾两根毛。有些可笑也未尝不可,因为人无完人,瑕不掩玉,如此形象才完美。据《雷霆战将》剧组的资料,川、黔、滇的国民党地方军受法国文化影响,尤其是高官将领,还有能讲法语的。这样的将领应当住洋房、坐沙发、叼茄、喝咖啡、胶腊美发、油粉腻脸、奶油鲜肉、风流倜傥。他们也是年轻人,“憧憬情”,对淑女挤眉弄眼的法式浪漫,也是应该的,况且他们还有旧军官习气呢。虽然“八千里路云和月”,一场鏖战汗与血,但军衣不染一尘,也不是没有可能,法国将领就极重衣冠整洁。然而电影里的川军将领王铭章却在台儿庄血战日寇,满脸周身烙战痕。壮烈殉国前,他从容地吸了纸烟。为什么不改成抽雪茄?编导没说。不言而喻的,是编导不让民族英雄的细节好笑,虽然不过一点白、两根毛,很微妙。这类微妙的把戏,鲁迅先生的杂文就拆穿过。当时仅是文字警读者,现在却有影视授观众。

由此又引出一个老话题: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对一些细节,无论有多少文字、照片的史料佐证,怎样取、舍、加工,还是要看影视编导的视界与情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年轻演员适于演八路军将领吗?依我看,不在年龄,而在外表和气质。李幼斌版的《亮剑》,小鲜肉演不好李云龙。

一家之言,个人管见。希望交流见解,切盼更多优秀的抗日影视片。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zawen/vraxbkqf.html

也说《雷霆战将》的评论 (共 1 条)

  • 北斗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